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是中學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主要成員之一,高中政治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適應新時代、新課改的需要。教師必須強化自身的政治素養,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學會在反思中進行科研,努力改進職業生存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深化課程改革。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是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沒有教師就沒有教育改革,教師是教育過程的基石。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最終都要通過教師的實踐得以實現。然而,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逐漸步入深水區,我們卻也發現:由于受原有的教育理念、知識構成、教育教學模式、教育體系結構以及教育管理體制、教育評價和考試制度、教育技術手段等內外在因素的影響,不少高中政治教師在新的“游戲規則”“洗牌”下出現諸多的不適應,少數淪為貶低、排斥、指責以至反對教育改革的“急先鋒”,面臨著“廠家”(師范院校)“召回”,個別的甚至需要做“退市”淘汰處理。
一、強化思想政治素養,增強政治責任感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性質”中明確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教育,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
首先,要求政治教師政治上一定要過硬。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政治立場,要有較高的政治鑒別力和較強的政治敏銳性,遵守政治紀律,時刻保持與黨中央的高度一致性,能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不為了迎合學生興趣而違反政治原則搞所謂的標新立異。
其次,解決好對馬克思主義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問題,應該帶頭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養成注重讀馬克思主義原著的習慣,真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弄懂,真正具有從政治上教育好、思想上凈化好我們的年輕一代的素質和能力。
最后,政治教師要努力培養自己敏銳的政治嗅覺。
二、重建知識體系,優化知識結構
高中政治課作為學校德育的主導渠道,承載著極其艱巨的教育和教學任務。在現行課程的框架之下,它是基礎教育綜合程度最高的一門課程,涵蓋著心理健康、道德品質、法律常識、社會主義建設常識、經濟常識、政治常識、文化常識、哲學常識教育等教學內容,完成這門學科的教育有其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的知識不能局限于“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而是具有多層復合的結構特征。教師應有與時俱進的思想,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具備扎實的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門知識和教育學科知識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努力汲取各個方面的文化知識,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和知識涵養,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更高層次的主體知識和本學科的前沿知識以及廣博的文化科技知識和教育科學理論,既要關注知識的縱深發展,也要開拓、提高自身知識構成的廣度和綜合度。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讓學生對多門學科知識進行有效的遷移和綜合,也才能使教師的教育行為具有科學性、藝術性和個人獨特性。
三、在反思中科研,改進職業生存方式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具有反思意識和能力至關重要。一個成功的教師,總是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并將這些問題作為分析與反思的對象,通過反思,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客觀的、理性的認識、判斷、評價,進行有效的調節,并最終形成教師個人化的、獨特的、帶有新質特點的教育觀念。通過反思意識和能力的發展,教師的自主能力逐漸地得到增強。高中政治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反思型教育實踐專家,通過自己自覺不斷地“反思”和“審察”,與時俱進地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學生活及經驗進行反思和更新;通過研究體現出教師作為人、作為研究者所擁有的本性,在研究過程中體會自己的責任,體會自己專業和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從而把自己和自己服務的對象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并與服務對象共同構成自己的生活世界,不斷發展自己的理性,通過理性創造出自己專業發展的新火花,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位,在研究中獲得尊嚴和生命力,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總之,政治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新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自身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需要。讓我們走在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前面,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政治教師,真正擔負起思想政治品德知識的傳播者和學生觀念人格成長的引導者的使命。
(作者單位 福建省安溪龍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