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集體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集教育、教學和個性發展于一身的有機集合體。而班主任不僅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更重要的是給予學生心智的啟迪,融入教師的人格力量和生活信仰,從而營造出一種情感氛圍,師生共同享受這種氛圍,并在這種氛圍中領悟真諦,提升各方面的素質。作為班主任,都非常向往帶出一個“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精神支柱、共同的心理依托,同學之間相互友愛、相互幫助、榮辱與共,每個人都會為集體的挫折而難過、憂慮;集體為每個人的進步而欣喜、自豪。”這樣一個有強烈群體意識的優良班集體。
創建優良班集體不僅是每位班主任的美好愿望,而且是每位班主任的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所以,如何創建優良班集體,成功的班主任有著各種各樣豐富的經驗。經過多年的教學生涯,我也總結出一些經驗,在此歸納如下:
一、建設一支過硬的、有特色的學生干部隊伍
要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支威信高、能力強的學生骨干隊伍。因為,班干部是架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一座橋梁,在班集體的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許多班級的班委是班主任直接提名,學生民主選舉產生。這樣的領導班子只能發揮少數學生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將無緣參與班級管理,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組建班委時選拔兩套班子:
1.班級干部。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一支品學兼優的、能力強的干部隊伍,主要分管班級各項日常工作。
2.學生干部。凡是在班級中表現有進步的學生都能成為學生干部,擔任值日班長工作,負責全班常規管理,每星期輪值一次。班級干部和學生干部每一月全班民主評議一次,不合格者被淘汰,
由表現進步的同學取代。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班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時也使大多數同學參與班級管理,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班級工作大家做,集體事情人人管,個個都能為集體作貢獻,有榮譽感,調動了全班的熱情,強化了群體意識,樹立了良好的班風。而且還大大鍛煉了同學們各方面的能力。
二、明確班集體共同的奮斗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目標是我們行動所追求的預期結果。而確定共同的奮斗目標,是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的前提條件。班級目標既要符合班級的共同追求,又要符合學生個體的心理需要,這樣的目標才能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發揮積極導向和激勵功能。
例如,在新生入學初,在系統地進行了入學教育和全面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前提下,向全班提出26字總目標:“為集體的榮譽,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團結友愛,積極向上,共同進步。”針對學校對各班評分的總則,使全班學生都為班級能取得高分而共同努力、共同奮斗。
接著,在不同的學習時期,不斷地在班級中提出富有鼓勵性的前進目標,激勵學生為實現一個個共同目標而克服困難,共同奮斗。例如,第一年提出:“愛集體,創最佳。”要求每位學生時時問自己:“我為集體做了什么?”第二年提出:“求團結,共進步。”在全班開展一些經常性的競賽活動,樹立如“學習明星、進步明星、遵紀明星、勞動明星、文明明星等”榜樣,并在班中及時進行表揚和獎勵。第三年提出:“樹理想,共拼搏。”在全班掀起為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而刻苦學習、奮力拼搏的高潮。
針對所制定出的這些目標,除了采取表面性地工作,如:張貼等措施外,還可以通過諸如主題班會、辯論會、演講比賽、班級征文、小品表演等各種各樣的活動來不斷地深化。
通過共同目標的制定和為了達到這些目標而實施的一系列活動,極大地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形成了行動一致、健康向上的有機整體。
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后進生通常指的是那些思想品德差、學習差、有較多缺點和錯誤的學生,其行為特征是自暴自棄、是非不明、自控能力差,對教師的教育持懷疑、不合作、甚至反抗的態度。近年來,后進生對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不良影響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后進生在班級中往往惹是生非、破壞紀律,嚴重干擾優良班集體的建設。所以,幾乎可以這么說,創建優良班集體的成功與否,就是看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成功與否。而且,作為一名班主任,更應該樹立“轉化一個后進生與輸送一個優等生同樣重要”的思想。認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對后進生的幫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分析成因,耐心、細致地分別指導、教育。
2.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努力發現閃光點,盡力培養自信心。
4.因勢利導,培養后進生對學習的興趣。
5.持之以恒,反復抓,抓反復。
6.盡量把工作做在后進生未形成之前,防患于未然。
四、班主任要具備良好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建設者,在班集體中起主導作用。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班主任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健全的人格魅力、嫻熟的班級管理技藝,這樣才能在學生中產生“眾所共仰”的聲望。整個班級像被擰起來的一股緊緊的繩,思想統一、步伐一致、積極向上。要達到這樣的境界,班主任要時刻注意以下幾點:
1.要處處為人師表,凡事嚴于律己、言行一致、身先士卒。
2.平時要不斷學習,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3.對待班級工作要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滿腔熱情、富有創
造性。
4.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
5.要具有穩定成熟的心態,能及時調節自我,不感情用事。要注意自己良好的風度、儀表。
6.熱愛學生、關愛學生,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
總之,一個優良班集體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付出長期的、大量的、艱辛的、智慧的勞動,需要班主任細心、耐心、恒心。在班級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眼勤、嘴勤、腳勤、筆勤、腦勤。也就是說,要多跑教室,注意觀察學生的細微變化,經常和學生交流、談心,及時記錄班主任日記,多動腦筋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個團結向上的優良班集體的產生,將是對班主任最大的回報和安慰。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醫藥科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