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五年專班主任工作,既要講究科學性,也要講究藝術性。
關鍵詞:五年專;班主任;成效
一、采取的措施
初臨仙游師范,肩負2011級(6)班五年制大專學前教育專業班的班主任組織與管理工作。“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在初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因材施教——了解中職生身心發展規律,注重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管理方式
首先,了解五年制大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才能有針對性地組織和管理班級工作。五年制大專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單純地說教和嚴格地管教是沒有用的,應講究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科學性體現在民主的管理方法,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使學生成為班級的真正主人;藝術性則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管理學生,或嚴或松,或師或友,或罰或獎,正面教育或反面教育,以言動心,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2.角色定位——以學生為主體,班主任是組織者和引導者
以學生為主體,讓每位學生都參與班集體的管理,從不會做到會做,從被動到主動,在實踐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班主任是班級前期管理的組織者和后期管理的引導者,可制定由學生同意并簽名的班級公約。制定班級公約前先征求學生的意見,每擬定一條公約,就和學生討論是否可行。預公布的班級公約學生如無疑議,則主動簽名。在日后的執行過程中,學生若犯錯,受罰了也無話可說,讓其明白受罰是自己不遵守公約的后果,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比如,規定上課不能玩手機,若玩手機者,罰款人民幣2元充當班費。有幾位學生被罰款后,再也不敢上課玩手
機了。
3.大膽放權——對特殊學生賦予重任,讓其肩負班干部職責
大膽放權,建立分工明確、互相配合、特殊學生也當班干部的學生干部隊伍。對于重要的職位,比如:班長、勞動委員、宣傳委員、生活委員等分配給工作能力強的學生,以此保證班級工作的正常運轉。而如團委、學習委員、科代表等職位可以分配給平時膽小或者較自卑的學生擔任,以此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一些相當頑皮的學生,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有實際任務的職位,如督修負責人、勞動委員、點名負責人等,以此約束他們的行為,并在日后的工作中樹立自我約束意識和責任意識。
4.嚴愛結合——經常與學生談心聊天,促進師生友誼
班主任應抓住一切有利機會,通過QQ、班會課、晚自習,甚至是經過教室門口的短暫時間勤下班,與學生同齡的心態,經常與學生談心,走進學生心理,以此了解學生實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談心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引導她們在班集體中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5.家校合作——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追求教育合力最大化
班主任工作要取得家長的支持與合作。一方面,班主任要先征得家長的確認才能同意學生請假。另一方面,班主任可通過溝通性家訪,與家長交換信息、溝通情感,以取得家長的良好配合,爭取家校教育的一致性,追求教育合力的最大化。下學期可以考慮使用家長會的形式,如:舉行班級文娛表演以促進親子關系,或邀請有關家長參加會議,就某些學生的專門問題進行協調討論,統一認識,尋求教育良方。
二、存在的問題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班主任更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
1.班干部作用沒有發揮到位
通過和學生談心,班干部普遍都有一個難題,怕得罪同學,尤其是督修負責人,不敢管那些晚自習不專心的同學。這實際上是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班級管理能力的問題,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解決的。另外,班干部作用沒有發揮到位,僅限于服從班主任和學校交代的工作,沒有自己的管理創新。
2.班級新舉措容易半途而廢
有些新舉措,僅僅通過班主任的口頭傳達,結果,有些堅持不到幾天,就沒有了下文。過了好久,若再被提起,已經失效了。比如,要求班干部定期開會,說說工作的閃光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剛開始班干部會主動開會,但是因為班主任沒有對此進行持久監督,后面也就不了了之。
3.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夠
學生學習沒有目標,缺乏激情,總是把心思放在玩手機、看課外書、做手工方面。因為沒有動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主要表現在上課不專心,課后沒有積極思考,學習方法不好,晚自習也要老師不斷地監督,如此被動的學習,學習效果肯定不會好。
4.班集體凝聚力不強
班級有三三兩兩的小團體,有些是以宿舍為單位,有的是老朋友為單位,各團體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對于班集體活動,各小團體喜歡小組活動,缺乏班集體的凝聚力。比如,運動會這種自愿的活動都沒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而在比賽的時候,很少有自愿充當拉拉隊為參賽同學鼓勁。學生的班級榮譽感較差,所以內聚力也不夠。
三、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我提出以下相應的改進措施:
1.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
下學期開始,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師生共同討論今后工作的重點及更好的管理方法,制定出大家認同的接近班干部最近發展區的具體職責細則,并確立監督委員會,監督班干部工作進展情況,定期向班主任匯報。
2.堅持新舉措并約之以法
班主任為使班集體目標的實現,所制訂的班級制度,如:班級公約、請假流程、點名制度、紀律制度、安全責任等,既要“曉之以理”,又要“約之以法”。對于制定的新舉措,更要堅持貫徹執行,不能半途而廢,讓其流于形式。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約之以法”的重點在于這個“法”是師生共同討論出來的,并經過所有學生的同意和簽名。
3.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習若沒有動力,就好比井沒有水源。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是提高其學習積極性的有效保證。班主任可以嘗試利用班會課和晚自習的時間,給學生講道理,讓學生明白學生的主要任務和職責。通過典故、名人名言、生活故事、班集體學習征言、專題班會(如討論學習方法、就業形勢分析)等啟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4.促進班集體的凝聚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集體是教育的工具”。一個班集體若沒有強大的凝聚力,就如同一盤散沙。班主任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班級內聚力(即向心力、合心力),可定期進行座位的輪換、班級文娛活動、生日派對、節日慶祝活動、優帶差等。比如,冬至的時候,可以在獲得食堂協助的情況下,組織整個班級進行包湯圓活動,學生生日的時候,組織全體學生唱生日歌慶祝等。尤其是抓住每次班級或學校活動的機會,作為班級凝聚力的增長要素,要求每一位學生盡心盡力為班級的榮譽而奮斗。
在下學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將總結經驗,展望未來,敢于創新,為創設一個和諧、生機和活力的優秀班集體而努力奮斗。
作者簡介:
張滿清(1980-),女,福建仙游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研究方向學期教育。
參考文獻:
[1]楊元魁.淺談和諧班集體構建.現代閱讀[J].中國出版集團,2011(12).
[2]梁艷林.提高班級凝聚力,促進班集體和諧[J].21世紀中學生作文,2009(6).
(作者單位 福建省仙游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