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級工作做好了,學校才有可能管理好。班級管理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藝術,“木桶理論”對班級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義,作為班主任,要善于運用好的理論來知道班級工作,善于發現班級內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科學性與效率。
一、木桶理論
木桶理論是指一個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是取決于木桶上的最長的木板,而是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所決定,因此,如果想要木桶能夠最大限度地盛放水量,就要知道決定木桶盛水量的那塊最短的木板,并要盡量的彌補短的木板,以使成水量達到最大。
對一個班級來說,也像木桶一樣由很多部分組成,學生中也有優秀與較差的學生之分,要想管理好班級,就要運用木桶理論來對班級進行管理,區分學生中的長板與短板,并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與手段,將其進行彌補,以達到合理優化班級整體的目的。
二、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短”
木桶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善于發現決定盛水量多少的那塊短的木板,應用到班級管理中,就是要深入地了解學生,從而分辨出學生的“長短”。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與教育者,教師要深入學生內部,了解學生,從而可以善于發現學生的長短。比如,在每次新生入學或是一段時間后,召開一次班會,由學生們自己組織,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以深入地對學生進行了解,從而發現學生的長處以及短處,這樣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改正與完善,從而為日后的班級管理工作做好準備。
三、教師要善于從短處中發現長處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既有長處也有短處,要辯證的看待,對處于發展期的學生才說更是如此,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因此,教師在平時的班級管理與教學過程中,不要簡單地將每個學生定位為優等生或是差等生,而是要辯證地看待,善于從學生的短處中發現其優點。比如,那些平時比較毛躁、魯莽的學生,往往也是比較勇敢的,不能因為學生的一方面而否定其全部,要積極地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樹立學生的自信,以便更好地對班級工作進行管理。
四、教師要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教師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的態度會對學生們產生很大的影響,有時候會產生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教師在平時的班級管理與教學過程中,要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不能喜歡某個學生就對他多關愛,而不喜歡某個學生就態度惡劣。不論是平時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也不論家庭情況如何,都應該平等的對待他們。因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能因為一個方面就對他們全盤否定。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還可以讓他們增加自信,老師將愛播撒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那么心中的陰影都會被驅散,不論對今后的學習還是工作,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五、教師要營造取長補短的氛圍
班級是一個整體,因此,要注意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感染與影響,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建立起學生溝通的橋梁,可以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從而化解他們之間的隔閡,形成一種相互幫助、相互尊敬的氛圍,取長補短,促進學生整體、全面的進步,更有利于班級整體的進步。
總之,班級管理不僅僅是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要善于運用木桶理論,積極發現學生的長處與缺點,并營造取長補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對一個班級來說,只有樹立好的管理思想,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師要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積極地探索適合學生的管理方法,不斷創新,使班級管理更科學、更有效。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第五
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