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說:“不是錘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頭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何為對學生的關愛?泰戈爾的這句話是對“師愛”的最好詮釋。師愛就像涓涓細流,慢慢地流入學生的心田。用愛來澆灌,用愛來培育。
走上工作崗位已有五年的時間,一點一滴的歡樂與歷練帶給我無盡的幸福。回顧這五年的歷程,收獲的幸福蕩漾在心中。無法忘記第一天登上講臺時自己的興奮與緊張,無法忘記第一次看到學生滿臉愉悅、高舉通知書歡呼雀躍的身影。這五年中一幕幕、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這份職業的偉大與光榮。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是我的心愿!
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作為教師,應該先來規范自己的文明行為,為自己、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嚴格學生就從嚴格自己入手。
今天社會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社會上涌現出了很多新鮮的事物、新鮮的觀念。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學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情況,如何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中教育學生健康、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已不單單是很多家長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許多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應該結合時代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有目標地影響學生,從而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同時,由于新課程改革,致使學生的成績“兩極化”的現象日趨明顯。長此以往,在學生的心勢必會造成一些障礙。這時,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樹立一個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形象,引導和教育學生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學習生活,要用愛對待每一位學生。
教師,不是學生生命中的過客。教師是學生一生中最信賴、最崇敬的人。一位好老師,會為學生的生命留下印跡,會對學生的生活產生影響。而學生渴望老師對他們的愛,渴望尊重他們。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信任,得到老師的尊重。我想,每位老師都是愛學生的,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健康成長,今后能成為祖國的棟梁。愛是相信,愛是尊重。
二、長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藍勝于藍
教師在不斷發展的時代,應該不斷充實自己。常言說“想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先有一桶水。”
1.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走在時代的前列
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必須有真才實學才能將教育這種無形的精神產品傳遞一代又一代。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的進步和發展的,社會在進步、文明在發展、知識在不斷地更新完善,我們的教育也面臨著進步和革新。所以,我們每個人在教學道路上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規,抱著原有的知識和規矩孤芳自賞。我們要以身作則,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新、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我們要善于互相學習,博覽眾師之長,從而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
2.教師要樂于合作,善于合作學習
學生的成長和素質的全面發展,絕不是一個教師的勞動成果,而是教師群體與家長,社會積極力量通力協作下的群體勞動成果。
3.教師應有高尚的人格、端莊的儀表、優雅的分度
老師的高尚來自教師的道德修養;教師端莊優雅的儀表、風度、氣質來自教師的文化素養。我們塑造美好的形象,保持優雅的風度對我們提高自身感召力和親和力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4.教師要尊重科學,遵循規律,認真負責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產出了次品可以彌補,學生教育出了問題,幾乎無法補救。所以,我們要尊重科學,按教育規律辦事,要用科學、進步的眼光待人待事,用科學化教育使全體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要讓自己永遠抱著一顆真誠的心、求知的心,用不滿足的心去學習、去進步。讓自己永作潮頭,帶領后浪一層一層地向大海奔跑!
良好的師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動力;是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證;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站在新的歷史高度,重新審視崇高師德的價值,在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范來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養,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用心傾聽,用心關愛
作為教師,最大的愛就是關愛每一位學生;最真的愛就是傾聽每一位學生。
塑造一個學生,就要用愛去對待一個學生;厭棄一個學生就等于毀掉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要以一顆真誠相待、熱情的心,耐心幫助和鼓勵學生,用我們愛的溫情去慢慢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獲得教育。
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責任。用愛塑造自己;用愛引導自我;用愛奉獻自我。用最誠摯的心、最濃烈的情撐起一片純凈的天空,打造一方教育的樂園。
參考文獻:
萬偉.班主任兵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09.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大同鐵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