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是教師觀念的體現,是教師師德素質的體現,是文化的積淀。只有尊重學生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關鍵詞:尊重學生;激勵;寬容
“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是教師觀念的體現,是教師師德素質的體現,是文化的積淀。只有尊重學生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你想得到學生的尊重,那么就讓我們學會尊重學生吧!那么當學生不聽話,作為教師該如何做工作呢?
一、拒絕簡單粗暴,多激勵引導
在面對學生的過失或錯誤時,教師一定要首選保持冷靜,認真細致分析學生發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合適的方式方法,指責、訓斥非但不能解決問題,相反會戳傷學生自尊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師生關系,甚至熄滅對該學科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人們:“一個好的教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表現對學生的不滿、發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他也時刻記著: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而應充滿情和愛。”教師重教輕罰,多省自身,切勿傷害學生,多包容、多鼓勵,始終堅持正確的引導,拒絕簡單粗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激情。
二、過激批評后要降溫
當學生嚴重違反學校紀律或頂撞老師時,教師通常會大發雷霆。這時教師對學生的批評可能會出現過激現象。作為教師如果不注意自身修養,不包容學生,就會產生教師與學生的對立,甚至出現師生吵架或者更為惡劣的現象。如果壓制不住自己的怒火,那么當事情過去之后要及時地檢討自己,找學生談心,自己首先認錯,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相處。“身教勝于言教”,這樣做,首先給學生在行動上做了個榜樣,其實也是對學生自尊心的一種保護,既可以消除學生憋在心里的氣,又可以消除師生的敵對情緒,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否則,學生有余怨,對立情緒不消除,教育工作就難以開展。
三、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學生正處在身心思想的成長過程中,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我們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要拿出一顆愛心去面對學生,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諷刺、不挖苦,多循循善誘,多談心、多傾聽,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惑,讓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對他的尊重,久而久之,就會被感動、被感化,就會主動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慢慢地很多缺點就會改掉。如果一味地訓斥,學生不但不會改錯,而且還會有逆反心理,抵抗情緒,使得班級工作障礙重重。炙熱的愛心可以融化任何堅冰。
四、要有一雙慧眼,多去發現學生的長處
法國著名雕塑家、美學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不能只看見學生的缺點,尤其是一些后進生,他們的自尊心其實更強,我們不要吝嗇贊美,要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優點,淡化自卑心理,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身心健康地去學習,積極努力地去學習。
總之,要想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多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變化,多了解客觀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多尊重學生、多給學生一些愛、多與學生談心,現在提倡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
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為本,更加尊重學生,從而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