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需要班主任在他的本職工作上成為一個藝術家,創建、管理好一個班級,首先要從教師自身做起,其次,構建一個和諧班級,老師與學生互相尊重,彼此信任。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過于有一個美滿、和諧的家庭。在學校,對于學生們來說,班級就是他們的家。那么作為一家之主的班主任,怎樣才能給學生一個和諧溫馨家庭呢?愛因斯坦曾說過:“學校需要班主任在他的本職工作上成為一個藝術家”。這也就要求在管理上靈活多變,善于處理,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以下我想以中等職業學校在打造民主、和諧、和睦的班級方面談談自己的策略。
一、立志從教
管理出一個班級,首先要從教師自身做起。正如馬卡連柯曾說的:“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要想職業學校的學生愛老師,敬重老師,信服于老師,教師必須先立志從教,愛崗敬業,勤勤懇懇,有扎實的技術基礎和情感知識。這是老師愛學生、愛班級的一個先決條件。其次,還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拓展知識面,適應社會的發展,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在這些過程中,班主任的教育要富有激情,始終與學生保持“零”距離。
二、以真心贏得學生的信任
構建一個和諧家庭,必須老師與學生互相尊重,彼此信任。那么,班主任首先要把“架子”放下,做他們最至誠的朋友,以便學生消除對班主任“敬而遠之”的心理。學生對班主任提出來的合理要求,班主任一定并能及時地做到。反之,班主任也要求學生做到你對他們所提出的要求。同時,在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時候,班主任要信任他們,相信他們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各種方式或活動使同學們真正地融入到這個大家庭里,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取得學生對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夠及時發現班級當中所出現的問題,才能夠及時掌握班中的信息,才能夠依靠學生及時準確地消除隱患。
三、善待學生,改善關系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教師,如何使學生從一個環境適應另一個環境,并使得他們融入到這個環境當中,這則需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對于班主任來說對話意味著師生之間精神上的平等相遇。班主任不厭其煩,工作不情緒化、不偏心并在某些方面上做學生忠心的傾聽者。這也就需求班主任隨時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走到學生當中去,消除學生“怕”把心里話說給老師聽后遭老師批評的心理。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老師先把自己的心里話和想法真誠的掏給學生看。誠意有了,學生的顧慮也就少了。架子放下了,學生與老師的距離也就拉近了。
此外,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也要做到從細處著手,從長遠著眼,無微不至。對學生的批評要講究藝術,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指責;對學生的要求要嚴寬兼顧,嚴而有度,寬而有限。做學生慈愛的長輩。
四、挽救“問題生”
中職學生多數都是因為成績較差或較調皮等等原因而選擇在職業學校學習技術。而他們當中又有很多在初中時候就形成了一種自卑心理。到了一個新環境,有些學生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往往會采用一些過激的行為;有些則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里,我行我素。那么,這些學生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問題生、困難生”。此時,作為班主任要積極發現問題的根源,與家長和任課教師一起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耐心的開導,循循善誘。而讓他們的同學或朋友去開導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當學生做好了,有所轉變了,不管他們轉變多少,我們都要給予鼓勵,必要時給予“特殊獎勵”。而如果他們的一些過激行為是由于我們老師在工作當中失誤或不留意所造成的話,我們應當自我反思或勇于在學生面前承認。
五、學生自治,管理創新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輕松、和諧的教育學習氛圍,完善班級管理制度。而這樣的一個環境,這樣一個班級光依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去實現是遠遠不夠的,還得依靠班干部和學生的力量。充分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因為職校生的動手能力和嘗試能力是比較強的,要給他們機會去鍛煉,同時,在班主任的監督下,敢于放手給學生自治,以便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對于學生們所提出來的建議和意見,班主任應巧妙并有選擇性地采納。去除一錘定音,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在學生的建議和意見方面不要說“不行”“聽班主任的”等字樣。即便他們的建議沒有被采納,學生也會想到“雖然我的想法最終沒有被老師采用,但畢竟也為班級出謀劃策了”。學生有了發言權,這就有利于他們信心的樹立,責任感的加強,班級也更加容易管理,學生情感也更深了。
六、反思失誤
教師一言,塑造靈魂;教師一行,點亮心燈。老師的一句話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但“人無完人”,作為老師,作為班主任,他也有犯錯的時候。班主任在做工作的時候難免會有疏忽。比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語調、一個批評等,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有些學生會因此疏遠老師,對老師產生抵觸心理。這也就使我們之前所做的工作功虧一簣。那么,反思、更正也就成了我們工作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班主任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學生獲取有關他們對你工作反饋的信息。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補救。事實上,學生也樂于接受老師的改變。
總之,班級團結、民主、和睦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也就增強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彼此之間的相互諧調、相互促進就大了,班級也就好管理了。
作者簡介:
龍麗,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從事職業教育工作,所帶的班級成績突出,連續幾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及教學“五認真”工作者。
參考文獻:
[1]魏旭麗.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S2).
[2]王志成.淺談了解中職學生[J].衛生職業教育,2011(12).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職業中
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