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教師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評價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及怎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等。對于高中政治課堂同樣如此。
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指什么?
從專業角度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而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哪些標準?是否有公認的標準”問題,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現)可以列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主動學以及怎么學、會不會學”。
每個老師每節課的時間相同,但為什么優秀教師教出來的學生能力強,成績好,學習習慣好又學得輕松快樂,這里就涉及到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我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出發,從三個層面出發確定教學目標,例如教學“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時,我們從課標出發,“引述憲法對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的有關規定,說明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意義。”我們組織學生從各種媒體的報道中,從對所在社區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政治生活現象,幫助他們樹立主人翁責任感,增強權利意識與義務意識。
二、怎樣的課堂是有效的?
教學的有效性要關注學生的發展,我們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鼓勵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之間互動,師生之間互動,讓學生在體驗活動中有所收獲,有所感悟。
例如:教學“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時,引導學生思考:了解各種選舉方式的特點;了解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依據;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怎樣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引導學生討論:針對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競選的規則,評價、比較、權衡其利弊;組織課堂即興演講:讓學生以“假如我是候選人”或“我這一票投給誰”為題,發表各自的見解。
再如教學“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時,我們從新課程標準出發:評述國家之間合作、競爭與沖突的實例,印證國家利益是決定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說明我國在國際關系中必須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們引導學生:以中美關系、中日關系、中俄關系、中歐關系發展變化為例,說明在影響國際關系的各種因素中,國家利益是最重要的。組織學生以“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維護自己國家利益”為主題,舉辦一次演講或講座。引導學生樹立維護國家利益的意識,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如何實現有效教學?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鐘內既夯實雙基,又培養能力,還能愉悅情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三個要素。在不同學科不同課堂里,這三個方面整合的角度和切入點不同,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有機整合。這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為考試而損害三者的和諧發展。知識點和技能要抓核心,有的知識點思維價值和情感價值比較豐富,這就需要挖深挖透。要根據知識的不同特點來整合思路。”
明確了教學有效性的內容,再來思考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那么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就可以從這些方面進行思考,設計科學合理的、適應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發展規律的課堂教學的方案、內容、策略、手段、練習、評價等,就一定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從教學方面講,要強調精心預設,課前盡可能預計和考慮學生學習活動的各種可能性,減少低水平和可預知的“生成”,激發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例如:“股票、債券和保險”教學時我們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合作完成表格:
總之,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出發,時刻關注預定的教學目標,并及時把課時目標作些微調,使教學目標在動態中生成。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即時表現,加以適當影響、引導,使有效性真正落到實處,這樣,既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又保護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的自主精神。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思想政治教學的人文理念,使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及創新精神。
(作者單位:江蘇省姜堰市職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