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問調查法等方法對湖北省高校的街舞開展現狀進行研究調查,主要結論:開設街舞課程的高校較少,教學時數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沒有理論課時數;街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和傳統;街舞課程考核內容及方式單一,尚無理論考試;街舞的教學效果可以很好的改善學生的精神狀態、氣質、形體。
關鍵詞:湖北省;高校;街舞;教學
隨著全面健身運動的深入開展,街舞作為一個新興的健身休閑項目進入了各大城市的健身中心,受到不同年齡階層人們的喜愛,許多藝術舞蹈愛好者也開始練習街舞。街舞已經成為一項普及性極高的時尚健身項目,尤其受到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歡迎。然而目前街舞在各大高校開課現狀不容樂觀,很多高校并未開設街舞課程,因此對于街舞作為一門體育課程在高校的開設的可行性以及現狀研究相當必要。
一、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問卷調查法,主要對湖北省16所高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700份。分別對已經開設街舞選修課的6所高校發放問卷263份;對其他未開設街舞課的學校學生發放問卷437份;向部分高校教師發放問卷40份。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街舞課在湖北省高校開課現狀分析研究
1.街舞課在湖北省高校開課規模情況分析
在所調查的16所學校中只有6所學校開設了街舞課程,占總數的30%,大部分的學校并未將街舞課納入到高校體育課程當中,可以看出街舞課的普及程度不理想。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街舞作為一個新興的項目,目前還沒有權威機構來培訓師資,造成專業師資缺乏,阻礙街舞在高校的開展;第二,場地設施問題。良好的場地和器材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的培養起著很大的作用,筆者調查未開設街舞課程的學校,得出有許多學校設施不夠完善,因而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據對其他沒有開設街舞課程的高校學生進行調查顯示:70%的學生表示贊同本校開設街舞課,而僅有5%的人表示很不贊同。說明街舞課程現階段雖在高校開課情況不太樂觀,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學生對于街舞課程的開設是持歡迎態度的,大學生對于將街舞作為一門課程引進高校表示支持。
2.街舞課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時數分析
通過調查開設街舞課程的高校得出,大部分的高校對于街舞課程的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有明確的定位和劃分。對湖北省已經開設街舞課程的高校教學時數進行了調查得出:湖北省大部分高校街舞課程時數為36學時。但仍舊有近20%的教師認為街舞教學時數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29%和6%的學生對此不太滿足和不滿足,應引起相關開設街舞課學校領導的重視。
3.街舞教學內容及街舞教材分析
街舞主要包括動作性和技巧性街舞。動作性主要是:Hip-Hop,poping機械舞,locking鎖舞以,技巧性主要是breaking霹靂舞等等。據調查顯示,在已開設街舞課的高校中,多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課程內容和時間的設置也不盡相同。大部分教師主要以街舞的基礎舞種進行自選或者創編來安排教學內容,調查顯示實踐部分的教學遠多于理論部分。造成該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街舞作為一種新興的時尚體育項目剛剛走進高校,被引入大學課堂,目前還沒有權威部門對街舞教材進行統一編制和監管。
在街舞教材的調查中得出,大部分學校沒有制定統一的科學合理的教材,少數學校的街舞教師所用教材來自該校圖書館或者私人搜集所得。其科學性和針對性有待考證。在調查學生所得街舞教材中發現,有超過80%以上的學生目前還未獲得任何形式的街舞資料。也就是說學生對于街舞的了解僅限于在課堂上的有限的幾十分鐘,對于街舞的基礎理論知識的了解非常的淺顯,不利于學生對于街舞課程的學習以及街舞課程廣泛的普及和開展。因此呼吁相關部門以及教育機構制定相對應的科學合理的街舞教材,使得學生對于街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擴充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以利于街舞更好更快的在高校普及開展。
4.街舞教學方法與手段
據調查得知高校街舞課程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解法、示范演示法、分解法、完整法、循環重復法等等,而以比賽活動及探究性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使用比例較低,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性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據調查得知目前湖北省高校街舞課程的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主要包括中室內場館、鏡子、把桿及CD機等,然而較少使用錄像和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教學中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除了師生之間的相互配合之外,良好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必不可少。在教學中盡可能的將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結合在一起綜合運用來,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更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
5.街舞的考核方式和教學效果
在所調查的開設街舞課程的高校中,少數高校采用實踐加理論考核的方式進行評價,大多數高校仍舊沿用的單一的實踐考試來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在實踐考核中主要考察的部分有街舞套路考核、出勤率、平時表現等三個部分。考核方式的單一和傳統,對學生的求知欲和進步幅度等隱性因素有影響。充分挖掘不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一定影響。
在學生的學習效果方面,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學習之后在形態方面有明顯變化的占36.2%,變化明顯的質占35.1%,體育學習興趣占25.1%,精神狀態占33.6%.可以看出湖北省高校街舞課的教學在改善學生的精神狀態、氣質、形體這些方面有比較明顯的效果,而對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等方面的培養效果不太明顯。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作為體育選修課程進行開課的街舞沒有得到校領導的重視。第二,學校的場地設施較為簡陋,教學資源相對較少,無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要不斷的完善各方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為街舞在高校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
(二)對沒有開設街舞課的學校開課條件分析
然而目前對于街舞課程在未開設的高校是否具備開課的可行性從調查結果當中便可得知。對未開設街舞課程的高校教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高校教師都認為有開設街舞課程的必要,認為開設街舞課程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在對高校學生調查中得知有10%的學生非常贊同本校開設街舞課,70%的學生表示贊同,僅有5%的學生對此表示很不贊同。由此可見大部分未開設街舞課程的高校中,教師和學生都對街舞進入該校體育課堂表示了較大的支持和肯定。總的來說,街舞課程在這些學校的開設具有可行性,條件基本具備,情況較為樂觀,街舞將走進湖北省更多高校的體育課堂。
三、結論與建議
街舞開展的現狀是:教學時數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也沒有相應的理論課時數。各高校采用的街舞課程教學內容,大多是以動作性街舞Hip-Hop的簡單動作為主。
街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和傳統;考試普遍以教師指定街舞組合做為主要考核內容,更沒有理論考試;而且街舞的考試重視結束階段的最后性評價。
街舞教材雖然多樣化,但缺乏權威性教材。街舞課的教學效果是可以很好的提高和改善學生的精神狀態、氣質和形體。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加快教材建設,完善教學體系;改進街舞課教學場地與設施;活躍街舞文化氛圍;體育院校應優化課程設置,增設街舞課程。
參考文獻:
[1]邢立香.武漢普通高校瑜伽課程的開展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2]姜保國.山東省普通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體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