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不能停留在原來對一碗水與一缸水的認知的觀念上。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容量的問題還有一個品種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快捷。教師的一缸水絕對不是你的專業學歷所能給予的。必須不斷地與時俱進接受新的知識,不斷地為自己的缸盛滿東西,而且也不能僅僅只做裝水的缸,應該做一個“雜貨缸”。裝滿各種不一樣的東西方能滿足學生能夠不一樣的需求。
國家的繼續教育政策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但什么是繼續教育呢?本人的理解是繼續學習:了解與自身專業相關的知識,與自身工作相關的知識,與自身事業發展相關的知識,與社會責任相關的知識等等內容。我做好繼續教育工作的意義應當是什么呢?主要在于充實自身的教育教學生活,從而實現人生價值的真正體現,即實現一名教師對于國家,對社會的那份責任。學無止境。更何況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呢?教師比其它任何人需要繼續教育。專業技能的提升,適應時代與新知的需要,調適自 己情緒與壓力的必需,參考與交流中提升自已。
很多老師對在職的教師還要每年參加繼續教育感到很不理解甚至是反感的地步。所以有些老師認為我已經是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畢業還有必要去參加什么繼續教育培訓嗎?我們來教這些中學生不是綽綽有余嗎?這種觀點是大錯而特錯了。教師的繼續教育絕對不是僅僅是自己本專業的提升。我們并不是說讓老師忽略自己的專業,而是說如果一個教師僅僅只關注于自己的專業,那么這樣的老師明顯是不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需求的。
一、廣博的知識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有時候老師掌握的許多其他的知識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物理老師就可以利用古詩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因勢利導引入概念。例如在講授分子運動理論時,引用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知雪,為有暗香來。”學生問為什么會是“暗香來”,稍作討論可以順水推舟引入分子運動理論。再如,講授相對運動、參考系的科研課題前可以引用宋代詩人陳與義的《襄邑道中》“飛花兩岸照晚虹,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焙髢删淇捎孟鄬\動的知識來解釋,因為船與云共同運動,以船為參照物,云是靜止的。在此基礎上又可以李白的《登黃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是一層樓”為例,要求學生指出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參考系。許多古詩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生動形象,通過古詩詞引入物理概念進行講解,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教師也可以用詩歌來進行德育的教育。詩教具有啟蒙、立德、啟智、燃情 釀美、傳承、創新、備考等功能,是教育青少年的良方。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歌大國,一個詩教最為發達的文明禮儀之邦。教孩子們學古詩,他們不僅很快就可以熟記成誦,而且會感到很大興趣。若老師善加引導,他們還可在學詩的同時,學到很多有關歷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類知識,可以使他們終身受益無窮。詩歌中所現的既是詩人對宇宙萬物關懷的感情,也表現了詩人的品格、修養和懷抱。如果老師能把詩歌中感人的力量傳述出來,對于提高少年兒童的資質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廣博的知識還可以提高教師的個人魅力
現在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把課講清楚的程度了。他們對老師的要求希望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學生眼中的教師應該是熱愛學習追求上進的。如果老師自己都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識,那么我們怎么要求學生成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呢?學生對于知識廣博的老師一般都會多一分敬畏。古語說得好: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如何讓學生能夠親近你呢?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綜合素質就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人格是教師魅力的核心,是教師對學生、事業以及自己的態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項單純的性格或特質,而是多方面的綜合呈現,它是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而形成和發展的獨特的感染力、影響力與號召力之總和。優秀教師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首先體現在淵博的知識、靈動的智慧上。知識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識的承載方能顯出迷人的風采。當今世界,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教師作為知識的重要傳播者和創造者,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掌握最新學術動態,更新、優化自身的知識系統,使自己在教學和科學活動中更具主動和優勢,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最優的精神食糧。正如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惟有教師善于讀書,深有所得,才能教好書。只教學生讀書,而自己少讀書或不讀書,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讀書方面,也得要求‘教師下水’”(葉圣陶《論集》 第 490 頁)。所以,身為人師應緊跟時代步伐,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寬學習領域, 不僅自己所學專業要“精深”,相鄰學科也要“廣博”,向“博、大、精、深”邁進,真正成為專博相濟,一專多能的人。
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嘧x、苦學應該是教師的“天性”。 教師應該要不斷的學習,也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繼續教育學習能引發我們更多的考,也讓我們收獲很多的知識。
(作者簡介:霍 光(1982-),男,河北保定人,保定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