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技術基礎》是技工學校電子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這門課程的教材內容一般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專業術語、名詞概念較多,但它又是為以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基礎的重要課程。那么,如何讓學生學好專業基礎課,為以后工作打好基礎呢?我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教學經驗,這些對提高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課程目標;興趣;動手能力
一、明確課程目標,注重“框架式”教學理念
根據近年來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及國家每年都舉辦的中等職業技能比賽內容,結合課程大綱所要求掌握的知識,我確定其教學目標有這幾點:一是熟悉掌握元件識別、檢測及常用的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二是掌握簡單的電路安裝調試技能,能使用儀器、儀表調試電路;三是理解各基本電路的形式、作用、原理、應用及簡單估算等;四是能用理論分析實物電路,達到知識與技能相結合;五是具有企業職工所需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六是具有自學和創新能力。從教學目標出發,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框架式的教學理念,把《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主要分為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兩部分,模擬電路部分內容含半導體器件的識別與檢測、基本放大電路的認識、常用放大器及應用、正弦波振蕩器的認識及制作、高頻處理電路及典型產品的制作、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數字電路部分內容含數字信號與邏輯電路的認識、組合邏輯電路的認識及應用、觸發器及應用電路的制作、寄存器和計數器的應用、脈沖信號的產生與變換等。整本書知識被劃分明確后,按照兩條主線以樹形結構的方式進行內容填充,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豐富“樹干”。在教學過程中,自己和學生都感覺到學習知識不再是囫圇吞棗,而是循序漸進了。因此,明確了課程目標,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及教學次序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將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事物帶到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就讀技工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基礎比較差,抽象思維又較弱的學生,而電子專業基礎課程又是抽象,理論性強,這樣學生就感覺要掌握這些知識是非常困難的。而人的很多認知來自于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他們認為是有用的,而沒在現實中遇到過的,他們始終都是抽象而不存在的,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更是如此。綜合以上分析,我在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將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事物帶到課堂,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我會從身邊入手,找一些電子小產品,如:日常穩壓器、充電器和收音機等。一開始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內部結構,讓他們發現把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和變壓器等元件通過某種連接組合就構成一個實用電路,來引出學習的目的和知識,讓學生形成先入為主的求知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理論與實訓相結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為幫助學生理解、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應進行相應的實訓操作。可以根據給定的實訓電路圖接線,然后測試電路的功能,讓學生學會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和測試方法,學會電路故障的分析和故障排除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最基本的技能和動手能力,為學生在以后的專業學習及專業工作打好基礎。例如:在講解三極管具有開關作用時,我通過讓學生焊接簡單的閃光燈電路,電路原理主要是利用電容充放電來改變兩個三極管基極的電壓使這兩個三極管輪流處于飽和截止的狀態,相當于開關的閉合和斷開,從而控制兩個發光二極管交替閃光。學生通過讀懂電路原理圖、用萬用表檢測元件、焊接電路、功能測試(電路故障檢修)、總結實訓等,達到理論結合實際,從工作原理到具體實際應用相結合,讓學生更加直觀理解,知識就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采用由簡單而繁、類推手法,提高講課效率
如在學習邏輯門電路時,先學習簡單的基本的與邏輯門、或邏輯門和非邏輯門的邏輯功能、函數表達式及電氣符號,再學習復雜的復合邏輯門與非、或非等的邏輯功能、函數表達式及電氣符號。又如在講計數器時,選擇一個計數長度短一些的實例,講清計數原理,而計數長度比較長的計數器的原理可以此類推。這些都是采用由簡單而繁、類推手法,從教學實踐中我充分體驗到其提高講課效率的作用。
五、注意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除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只有教與學相結合了,教學才會有質的飛躍。因此,在注重教師的教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學。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教師關鍵還要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要求學生要注重對所學知識的重復,重復次數越多,掌握得越牢固,那么應用起來就越靈活。其次要求他們要學會自學,如在學習集成電路時,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下,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集成電路的型號、引腳功能都學透,那么就需要我們掌握學習集成電路的方法。
此時,我就教學生學會閱讀和查閱電子器件(特別是集成電路塊)的外引線和功能表,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他們如果遇到不認識的電子器件,就可以用這種學習方法,通過上網或查相關手冊來查閱其它功能等。學生也無形中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以后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我們教師可以廣集信息,從多方面來加以教育,教學本身永無止境,只要我們注重創新教學,就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