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青是中國樂壇上十分活躍的一位作曲家,素以高產和高質著稱,先后創作了近千首音樂作品。他的歌曲創作不但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還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為廣大觀眾雅俗共賞和喜聞樂見,一定程度上引領著當代中國歌曲創作的走向。文章從印青的生平和創作經歷談起,對其歌曲創作的藝術特征,進行了概括性的總結。
關鍵詞:印青;歌曲創作;藝術特征
一、印青的生平和創作概述
印青,總政文工團著名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印青1954年出生于江蘇鎮江的一個軍人家庭,在父親的影響下,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立志要成為一名文藝兵。1970年,印青考入了江蘇省軍區戰士演出隊,成為了一名小提琴手,由于人員較為緊張,印青不但要擔任演奏,還要擔任伴奏、創作、組織演出等多個角色,這一階段的過程讓印青得到了充分的磨練。后來文工團解散之后,成為通訊兵的印青依然堅持自學音樂理論知識,逐漸的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名排長。80年代中期,已經是文化干事的印青,迷上了剛剛興起的電聲,一個架子鼓、一個電貝司,一個電子琴加上一把吉他,印青和幾位音樂愛好者一起成立了“北斗星小樂隊”,演出十分活躍,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幾年中共演出了四百多場。鑒于印青在創作上的優異表現,他被調入了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擔任創作員,開始從事專業的歌曲創作,因為工作的關系,經常能夠跟一些前輩音樂家們接觸,使得他的眼界大為開闊。1997年,印青創作出了《走進新時代》,隨后這首歌流傳于祖國的大江南北,印青的名字也為人們所熟知。2000年,印青又被調入了總政歌舞團,2003年擔任副團長,2006年擔任團長。來到總政歌舞團的這幾年,印青又進入了創作的高峰期,先后創作了《江山》、《天路》、《燦爛陽光下》、《蘆花》、《西部三部曲》等大量的優秀的作品,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008年,印青因為年紀的原因卸任總政歌舞團團長職務,從而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門的從事藝術創作。又先后創作出了《黨旗更鮮艷》、《我為你歌唱》、《大雪無情人有情》等作品,為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印青歌曲創作的藝術特征分析
(一)與時代的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是時代的忠實記錄者和反映者,音作品也不例外。印青的作品之所在能夠取得如此廣泛的影響,跟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時代性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從他的第一首《當兵的歷史》開始,到后來的《走近新時代》,《天路》、《燦爛陽光下》,印青的歌曲創作,總是和國家發展前行的步伐協調一致的,不僅反映出了一個時代的心聲,同時也抓住了時代的脈搏。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伊始,很多人都認為當兵是一種沒有出息的表現,印青在得知了這種看法之后,迅速創作出了《當兵的歷史》。“十八歲,十八歲,當兵到部隊”,旋律清新流暢,充滿了一種陽光和朝氣,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于當兵的看法。1997年,黨的十五大召開,這是中國新時期建設時期一次重要的盛會,全國人民在大會精神的指引下,精神高漲的進行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印青在這一時刻,又創作出了《走進新時代》。既是一首抒情曲,又是一首進行曲,唱出了時代的精神和人們群眾的心聲。新世紀初,國家確立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印青先后創作出《西部放歌》、《西部情歌》和《西部贊歌》的西部三部曲,三部作品各具特色,風格各異,從不同的角度對西部大開發進行歌頌,表現出了對于祖國西部發展的展望和期盼。后來還有03年的抗擊非典,08年南方的冰雪災害和奧運的成功舉辦,09年青藏鐵路建成通車等等。當祖國遇到了為難的時候,印青總是挺身而出,用他的歌曲給祖國加油和鼓勁;當祖國取得了成功和發展的時候,印青又用他的歌曲,予以熱情的歌頌和贊美,他的歌聲,唱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心聲,無愧是時代的最強音。
(二)通俗化和藝術化的高度融合
印青是軍人出身,其最初的創作也是從軍旅歌曲開始的。軍旅歌曲從創作角度上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很容易就走進一個概念化和程式化的誤區,很多軍旅歌曲都是剛性有余,靈活性不足,從而給人一種非常死板的感覺,一般群眾很難能夠接受。如何使得軍旅歌曲,在展現出軍人所特有的精神和風貌的同時,還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成為了一個嶄新的課題。印青也認識到了這其中的重要性,這和他長時期的基層部隊生活體驗有著很大的關系,在基層生活中,他對普通戰士的生活,有著真切的理解和感悟。所以他的歌曲創作中,看不到一點程式化和概念化的東西。,《當兵的歷史》中,就大膽采用了當時十分流行的迪斯科節奏,整個旋律線條清新活潑,將年輕戰士的活力和朝氣體現的淋漓盡致。《當你的秀發拂過我的鋼槍》是軍旅歌曲通俗化的有一個典范。一方面是秀發所代表的男女之間真摯的戀情,一方面是鋼槍所代表的軍人的職責和責任,兩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印青在這部作品的創作中,既有豪邁大氣,又有抒情婉約,很多戰士都表示,歌曲唱出了自己的心聲。此外還有《邊關軍魂》、《不要問為什么》、《瀟灑女兵》等,都突破了以往軍旅歌曲的禁區和束縛,在表現英雄主義的同時,更多的展示除了人情的光輝和柔情。可以說,印青為軍旅歌曲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獨到的貢獻。
(三)追求藝術風格的“精、美、真”
音樂中的風格,就是以一定的方式或方法恰如其分地表達其固有和獨特的藝術性格。嚴格地說,藝術上的風格并不是針對任何一種藝術個性而言,而是特指那些具有高度成就的藝術風格,所以不是任何人任何時候的藝術都足以稱為風格。可見,音樂風格是藝術家們對音樂作品的獨特表達形式。印青作為當代樂壇一名重要的作曲家,有著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印青的藝術風格是“精、美、真。”“精”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在他對自己的創作上要求精益求精,其次是在歌唱家演唱他的作品時要求精益求精。據說,錄音師與歌手都很害怕他的這種認真勁。印青藝術風格上的“美”主要是指旋律美、歌詞美、意境美。在他的作品中,常能看到女性的端莊與淑美,那優美的旋律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美麗的群體。“真”是指情真。他的歌曲旋律優美而不失大氣,題材選擇樸實而情感表達細膩,沒有當代流行歌曲的那種歇斯底里的情感宣泄,更多的是委婉含蓄的真情流露。比如,婉約中融著堅韌、細膩中和著大氣的《蘆花》與《望月》,以及富有抒情性的《藍色愛情海》等,這些作品都是其成功的典范。
誠如上述所言,音樂風格是針對具有高度成就和深厚造詣的音樂家的藝術風格而言,印青的這些成功作品也體現了他深厚的藝術功底,展現了一個遼闊的藝術空間,達到了一種較高的藝術境界。音樂的藝術境界分很多層次,只有達到了心靈的至純境界才是創作者的精神歸宿,這種至純境界也正是藝術家深厚造詣的集中體現。印青的作品把我們帶入到這樣的一種境界—其筆下的旋律有時如涓涓溪水,有時如大河奔流,有時又如美麗天籟,所有的一切都渾然天成,不同的旋律,傾訴著同一種感動,這里蘊含著其深厚的藝術造詣。印青藝術風格的“精、美、真”,主要源自其對創新的不懈追求。這種創新主要反映在其以往作品風格上,不斷地挑戰自我,尋求新的突破。他甚至研究過周杰倫現象,希望發掘一些新鮮的時代元素并將其注入到自己的音樂作品當中。他創作的作品,既不重復自己,也不重復別人。正因為其創作之“新”,使之在眾多作曲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顆絢麗多彩的明珠。
綜上所述,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多元文化發展的社會,多元化的文化發展形式,也給藝術創作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印青無疑是這個時代的成功者,對于其歌曲創作的藝術特征分析,就是為了學習他的創作精神和創作技法,從中可以看出,只有懷著真摯的情感,才能譜出動人的曲子,只有心系祖國和人民,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和群眾的佳作。印青在歌曲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影響,對當今的音樂創作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屈源.繆斯之子—關于印青的隨筆[J].人民音樂,2008(H).
[2]葉蘭.論印青的歌曲創作特征[J1.文海藝苑,2009(6).
[3]張東迅,劉新芝.契合時代精神風貌,放歌祖國前進心聲—印青的歌曲創作[J].音樂生活,2009(1).
(作者單位:河南歌舞演藝集團藝術創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