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是一門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需要在實施中不斷探索和總結,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該課程的規劃和建設,是確保師生安全,確保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建設
隨著高校的改革和發展,學校第二課堂的活躍,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大大擴展,交流領域也不斷拓寬。當前,高校大學生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交通事故、火災事故逐年增多,大學生被搶劫、被騙、被盜、自殺案件時有發生,大學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毆現象屢禁不止。這些事件的發生,與復雜的外部環境有關,但一些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較差,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已是擺在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面前的迫切問題。
一、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開設情況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于2010年將《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寫入人才培養方案,專門成立了安全教育教研室,掛靠學生處,由主管學生管理工作的副處長任教研室主任。從2010級學生開始,將此課程納入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共計36個學時,2個學分,本科學生分1-6學期完成,專科學生分1-4學期完成。由專職輔導員老師兼任安全教育課教師。課程考核以考查方式進行。
(一)《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內容
此課程教師用書為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編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包括:大學生面臨的安全形勢、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網絡安全、國家安全、公共事件、危機處理、養成教育、挫折教育、法制教育、預防犯罪、生命禮贊等。課程教學內容豐富、全面。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實踐
此課程開設由學校教務處總體安排、學生處具體落實實施、保衛處協調配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針對2010級新生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普及公民公共安全知識為主。讓學生意識到安全就在身邊,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安全。另一方面由保衛處協調開展消防安全演練等活動,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應變能力,學會識別危險,規避風險。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實施中的問題
1、教學方式有待改進。任課教師“照本宣科”式教學大量存在,教學理論多,實踐少。不能真正達到使學生掌握安全技能的目的。
2、教材形式單一。書本理論教學,缺乏必要的視頻資料,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
3、師資隊伍授課技巧、講課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手段單一。
4、課時量較少,導致課程實踐不能真正開展。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建設改進方法
(一)逐步完善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體系
當前,部分高校已將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納入課程教學中,但并不規范,應結合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的特點,從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課程實施、課程考核等方面構建起完整而科學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課課程體系,使大學生安全教育課規范化、制度化。制定安全教育計劃既要考慮大學生整個在校期間應接受的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識,又要考慮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時段完成的教育內容;既要安排正規系統的課堂教學,又要針對不同時期學生的傾向性問題,安排課程實踐活動,使安全教育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在考評上,安全教育課在期末應同其它非專業課的考查一樣,進行考試考評,結果進入學生綜合成績測評,使其更加規范化。
(二)提高師資隊伍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建設一批通曉現代教學規律、掌握現代教學技能與方法、具有安全保衛豐富經歷的師資隊伍,并定期開展培訓,培養安全教育專職教師的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意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規范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師資隊伍的管理,按照教學水平評估對師資力量開展培訓、考核,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保證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三)領導高度重視,部門間協調配合
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安全教育涉及到學校的多個部門,學校教務處、學生處、保衛處等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分工協作,為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的實施提供政策、經費保障。
(四)豐富教材內容、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教材為理論和案例結合,通過課堂授課將知識內容傳遞給學生。豐富教材內容和形式,將案例錄制成光盤,以聲像的形式傳遞給學生,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掌握安全技能。
總之,大學生安全教育課是一門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要在實施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確保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同時,還需要和大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才能達到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實現、自我發展的素質要求。
參考文獻:
[1]范劍輝,陳慶發,楊瑞霞,張睿沖.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建設初探[J].廣西大學學報 2009(4).
[2]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大學生安全教育[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肖 涓(1985.12-),女,重慶合川人,大學本科,助教,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指導方向、創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