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作品欣賞教學是藝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它是提高人們文化藝術修養的有效途徑,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v觀當前的藝術教學,美術欣賞已貫穿從小學至大學的審美教學全過程中。作為中學藝術教學中的美術作品欣賞教學,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欣賞和鑒別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違背美術欣賞教學規律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教師對照書本,介紹畫家,并稱這是某某大師,作品如何的值錢,這幅作品是如何的好。一堂課下來,學生感覺厭煩、枯燥,不感興趣,老師神色疑惑,這學生是怎么了?
分析:一些教師在備課時,往往更多的是考慮自己怎么上這堂課,不把學生看成主體來設計這堂課。(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身的興趣和創造潛能。教師要是在學生對作品沒真正理解的情況下硬是把理論知識強加于他們,學生自然 是“不想吃”也“吃不下”。結果教師和學生都覺得疲憊不堪。(2)學生的直覺會受到個體知識和經驗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質量都很有限,特別是現代派的作品,教師過早過細的講解,不利于學生對眼前作品的真切感受,從而抑制了他們的不同觀點和看法。
策略:(1)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和眼光出發,有目的的選擇作品,使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易于學生接受和感觸。(2)課前給充分的預習時間,引導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了解那一階段的歷史背景和審美情趣,讓學生有備有“賞”,縮短距離,產生欣賞的興趣。(3)轉化教學形式,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評論,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獨特的觀點。
誤區二:教師在上課時,主要是沿著自己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學愿望將學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學設計,這樣一堂課下來效果不錯。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是一樣的,甚至于連贊美的詞語也一樣。
分析:應該說教師的感覺不錯,學生也挺配合,教師信心十足,但忽視了學生自己去鉆研、領悟和感受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教”代“學”。在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欣賞具有以下特點:(1)自己欣賞作品,每個學生對作品有不同的感受,思維也比較活躍。(2)以教師的思路去引導學生,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就被引入一個狹窄的空間。(3)學生憑第一印象欣賞作品,無意識屬性強,受情緒牽制的隨意性大。(4)學生對有強烈的色彩、與生活接近的、怪異的作品喜歡思維。
策略:我們應更多的思考學生如何“學”,即以學生的求知需求為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知識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在教學中要力求讓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交織在一起。這里關鍵是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1)教師要從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起引導而非塑造作用。(2)教師堅持“為學生而設計”、“為學生發展而教”,就很容易處理好欣賞教學生誤區。
誤區三:在欣賞課上,教師在講解作品時不與其他藝術形式相聯系。
分析:欣賞教學與其它藝術形式有許多相通的地方,教學時多進行聯系比較,更便于學生理解接受。在欣賞線的藝術時,可以同音樂相互聯系起來。柔緩、強烈的節奏用不同的線來表現,學生就能輕松理解線的表現力。相反,一味的停留在專業的講解上,欣賞課很乏味,學生不容易理解作品中的優點和美的因素,從中獲得美的體驗。
策略:(1)在欣賞時,把握欣賞的內容,可用其它的藝術形式相互補充。①與音樂相互聯系。如在欣賞《百老匯的爵士樂》作品時播放爵士音樂,讓學生聽覺去理解、感受蒙德里安的表現方式,那跳躍的小方塊就象爵士樂的音符。②與表演相聯系。在《伏爾加河的纖夫》一畫中,可讓學生表演纖夫的動作,增加學生地作品的理解,也使作品更加形象和生動,更貼近學生。③與戲曲相聯系。如在欣賞皮影作品時,如果只是簡單的講,學生不易理解,如果與戲曲相聯系。播放一段富有民間特色的皮影戲,學生將產生濃厚的興趣。(2)在欣賞時可與其他藝術形式相互比較,找異同點,然后欣賞作品,跟沒比較時是完全不一樣的。
誤區四:在欣賞作品時,老師很注重講解作品的構圖、色彩等方面的內容,而很少鼓勵學生運河創造。
分析:美術欣賞教學認為:美術欣賞教學是一種使受教育者通過藝術作品賞析,提高審美感受能力,其目的要使教育者成為一個能對藝術和藝術以外的一切美的因素??梢?,要求欣賞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正確的評價方法,學習作者的創新精神這比作品的構圖、色彩的內容更重要。一件好的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從千百萬張作品中脫穎而出,得到人們的認同,成為廣泛流傳的優秀作品,這固然與作者的技藝高超有很大關系,但更重要的是作品所反映美的因素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及作者獨特的創造精神,才是作品得以流傳的原因和值得賞析的美點。教師應不斷的鼓勵學生去創造,而不應把名作視為“神物”。
策略:(1)創新精神是藝術的靈魂,在欣賞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對于那些難以接受的作品總是會問:這樣的作品為什么會成為世界名作?教師要引導他們感受作品的美感以外,更應讓學生了解,是畫家用自己心血獨一無二的創造,由于他們的創新,豐富了視覺藝術語言。這樣在教學中不斷強調創造。(2)讓學生拿起畫筆,模仿自己所感興趣的風格進行創作,引導他們運用多種手段表現自己作品的獨特之處,完成后再講評,使他們覺得有成就感,激起他們創造的熱情,逐步增強創新意識。中學藝術教學中美術作品欣賞教學發展到今天,總的來說,時間并不長。成功經驗也并不多。揭示誤區,是為了堅持正確的方向,使學生真正的學會欣賞,理解作品的內涵,真正的用現代審美的眼光去欣賞。
(作者單位:江蘇常熟市新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