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公民教育日益受各國關注。中國中學公民教育課是自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復興的,英格蘭也是在此時開始重視公民教育的,從2002年起,公民教育已經成為中學的必修科目,雖然時間較短,但是取得的成效很顯著。本文在對中國與英格蘭現行公民教育教材作簡要介紹的基礎上,從目標、內容、教學方法、評估方法四個方面對兩國教材的特點進行了比較,以期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提供參考。
關鍵字:英格蘭;中學;公民教育;比較
一、英格蘭公民教育與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概述
(一)英格蘭中學公民教育教材概述
1999年英國資格與課程局宣布,從2002年8月起,中學開設公民課程,并且公民課作為法定必修課之一,個人、社會與健康教育(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 PSHE)作為非法定科目配合進行公民教育。①英格蘭公民課教材《公民身份學習》(Citizenship Studies)是Hodder Murray公司于2002年出版的第一本公民課教材,由Tony Thorpe和David Marsh主編。該教材的編寫目的主要是供OCR③GCSE④短期專業課程班和關鍵階段4教學使用,它是由最新的案例和一系列活動以及書面的學習資源整合而成的文本,該書有助于學生理解公民的相關問題。使用對象主要是14—16歲的學生,即關鍵階段3和關鍵階段4。該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法律、人權、政府、議會、社區、媒體、移民、公平正義、世界公民、考試指導等。
(二)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現行教材簡介
目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教材主要有三類:國家全日制通用教材;國家實驗教材;部分地區編制的教材。2004年3月2日教育部頒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實驗教科書2004年秋季起在部分省(市、區)進行試用。至此,我國課程改革后中學主要開設的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
目前我國中學主要使用的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思想政治實驗教科書,該教材內容主要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
其中,必修課程設置了4個模塊:
(1)經濟生活:生活與消費、生產、勞動與經營、收入與分配、面對市場經濟;(2)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生活、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當代國際社會;(3)文化生活:文化與生活、文化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展先進文化;(4)生活與哲學: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選修課程設6個模塊:
(1)科學社會主義常識;(2)經濟學常識;(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4)科學思維常識;(5)生活中的法律常識;(6)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
二、英格蘭公民教育與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比較
(一)英格蘭中學公民教育目標
我們選取關鍵階段3的公民課目標為例,英格蘭新的國家課程規定:關鍵階段3的學生要求學生通過學習 廣泛掌握和理解有關社會熱點事件 公民權利 公民責任 公民義務 志愿者團體的作用 政府職能 刑事司法以及各級法律與經濟制度等多方面的知識 同時學會搜集資料 組織與表達個人意見 包括如何使用媒體技術等 學會理解社會變革規律 此外 學生應善于參加校內活動和校外社區活動 對己對人 對學校和社區表現出個人責任心和合作愿望。②
(二)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我國2004年3月2日教育部頒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規定思想政治課程總目標為:“知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常識;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度;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③從我國中學思想政治課程的目標來看,目標宏觀性很強,沒有深入個體行為中。
與英格蘭教材相比,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視理論能力的培養,公民行為能力的養成處于相對次要的地位。
三、英格蘭公民教育與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比較
英格蘭公民教育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了解法律、人權和責任、刑事司法制度、多樣性、議會特征和政府形式選舉制度、社區、媒體、公平、世界等。第二,培養探究和交流技能。學會搜集信息,表達個人觀點,積極參與小組和班級討論,參與辯論賽。第三、培養參與能力與負責人行為。設想他人的處境,在學校社區活動中,能夠負責任地協商、決策和參與,并反思參與過程。英格蘭公民課程的內容很廣泛,而且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試圖使學生通過公民教育,在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養成上都有所發展。④
我國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教材內容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偏重知識傳授,輕視行為養成。第二,正面教育多,而挫折教育少。第三,宏觀性很強,忽視了學生特殊性。這樣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也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四、英格蘭公民教育與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比較
(一)英格蘭中學公民課的教學方法
英格蘭中學開設了公民課,可以通過公民課進行教育。還可以與其他課程相結合來教授,比如與歷史、英語、地理科目相結合。同時還鼓勵學生積極投身校內外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負責任行為。
(二)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方法
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主要以學校課堂教學的形式來進行,通常可以采用案例、探究和辯論的方式進行。與其他的科目的聯系不是很強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課很少走出校園,很少讓學生去參與實踐活動。
可見,中國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途徑比較單一,比較重視課程的應試教育。英國的公民課教學途徑和方法多樣化,學科之間聯系緊密,校內和校外聯系緊密。
五、英格蘭公民教育與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方法比較
英格蘭中學公民課所采用的評估方法:
1.運用檔案袋評價。目前英格蘭很多學校正在發展運用以檔案袋為依據的評估方式, 用以搜集學生公民教育方面取得的進步。⑤檔案袋主要記錄在關鍵階段末教師評估的結果; 學生參與的社區活動、實踐活動等材料; 學生合作完成的項目,學生的書面作業等。
2.利用多種資源進行全面評價。教師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評估時, 通過開展班級討論, 對學生做出全面的評價。可以通過個人陳述、照片資料、角色扮演、書面作業、網頁制作、參與日記、教師觀察記錄;同伴的觀察記錄等評估。
3.注重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教師在給出公民教育最后結果之前, 一般會安排學生自評和互評活動。讓學生在師生面前做自我陳述, 匯報公民課中的成績和改進的地方。然后, 同學們對該學生的陳述和實際表現進行評分。最后,教師根據學生自評和同學互評的情況, 結合學生平時在公民課程中的表現給出最后的評估結果。
中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評估方式很單一。主要采用單科考試進行。這種方式不能很好的深入學生實際,評估效果不太理想。
英格蘭的公民教育雖然實施時間不長,但是確實取得了很顯著了成效,我們應該積極研究和借鑒該國的成功經驗,以期推進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斷完善和發展。
注釋:
① 陳鴻瑩: 《 英國公民教育簡述》 [J].《 外國教育研究》 , 2003 年第 9 期,第 39 頁。
②鄭艷芳 王建梁 英國中學公民教育的評估述評 基礎教育參考 2008 年第 3 期 第 39-41頁。
③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C].2004—3。
④ http://curriculum.qca.org.uk/kry-stages-3-and。
⑤王淑芹, 王愛霞: 《 英國中小學公民教育課程之管窺》 [J]. 《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05 年第 9 期。
參考文獻:
[1]陳立思.當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唐克軍.比較公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陳鴻瑩.英國公民教育簡述[J].外國教育研究,2003(9).
[4]吳瓊.關于開展我國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論界,2003(1).
(作者簡介:王娜娜(1985.10-),河北邯鄲人,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方向:比較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