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又影響和制約著語言。因此要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掌握該語言所承載的文化。文章從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出發,分析了文化導入在高職綜合英語課堂上的重要性,總結文化導入的內容,進而提出了在高職綜合英語課堂上可用講解法、比較法、討論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法來導入文化。
關鍵詞:高職;綜合英語教學;文化導入
《綜合英語》是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的一門的專業基礎核心課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語言基礎訓練與篇章講解分析,傳授系統的基礎語言知識(語音、語法、詞匯、篇章結構、語言功能/意念等),訓練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
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跨文化交際越來越頻繁。過去那種脫離語言文化環境單純的語法語言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所引發的交際需要。我國新修訂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2000)教學原則的第四條規定: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新大綱強調除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準確性外,還要培養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和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以適應日益廣泛的國際交流的需要。因此,根據《大綱》要求,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系統地傳授語言知識外,還應適時適度地導入一些文化知識,使其能夠順利的進行跨文化交際,避免在交際中出現“文化休克”現象。
一、高職綜合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重要性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整個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而語言是人類社會在進化過程中的產物,屬于文化的一部分。語言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可以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內容。然而語言又受文化背景的制約,因此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們在表達相同的思想和感情時所使用的語言風格、語句結構往往也會大相徑庭。語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高職《綜合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其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書面和口頭的交際能力,也就是一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但由于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基礎普遍較差,他們的詞匯量小、語法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差,所以傳統的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教學只片面的強調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文化教學,沒有注意到文化的學習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結果導致學生由于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在跨文化交際中并不能用英語進行得體的交際。由于缺乏對英語語言國家文化的了解,在跨文化交際中,學生輕則會鬧笑話,重則可能會因冒犯對方而導致交際中止。正如美國外語教學專家溫斯頓·布倫姆伯格所說:“采取只知其語言而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養語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做法。”因此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在高職《綜合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外,還要適時恰當地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選用恰當、有效的方法導入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把語言知識與其相對應的文化因素結合起來講授,不僅會使英語學習事半功倍,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對中西方文化差異和共性的敏感度,幫助其培養跨文化意識,使他們在使用英語時能自覺地根據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來調整自己的語言輸出,使語言表達更加規范地道,最終具備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高職綜合英語課程中文化導入的內容
要想真正地掌握英語,僅僅學習語音、詞匯和語法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文化,這些不僅包括英語國家的文學、藝術、宗教、建筑,還應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社會禮儀等。筆者通過對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系列教材編寫組主編的《英語綜合教程1》進行梳理,發現在高職院校綜合英語課堂上文化導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詞匯相關的文化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構成要素之一,其本身就帶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詞匯能夠最為迅速地反映一個社會及其語言和文化的變化和發展。在高職綜合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除了教授生詞的語音、語法功能以及意義外還應對詞匯所包含的文化內涵進行講解。尤其是對一些成語、習語、慣用語以及諺語的文化內涵的講解可以更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對外國文化的了解,還可以避免其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語用錯誤。如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壯如牛”翻譯成英文應該是“as strong as a horse”但是中國學生可能會不明白。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給學生講解在中國的文化里,牛,是生存之本;而馬在西方國家人們的生活里則比牛要更為常見,馬出現在其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拉車載客、馭運貨物、犁地產糧和參加演出等。正是由于這種文化差異才導致了翻譯的時候我們不能直譯成 “as strong as a cow”,而要用目的語里文化對等的詞“as strong as a horse”來翻譯。
(二)與篇章主題和內容相關的文化
英語綜合教程每單元都是由主題相近的兩篇文章組成。這些文章都出自英美人士之手,文章內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國家的文化。我們教教授這門課時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同于高中時英語課對學生的要求了。不僅要求他們掌握基本的詞匯以及語法知識,還要他們對文章所反映的西方文化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在課前有意識向同學們講解一些相關的文化知識,會有更助于同學們對文章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他們日后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例如在講授《英語綜合教程I》第二單元Music的Rock and Roll(搖滾樂)這篇文章時,我們不僅要講解西方搖滾樂的起源和發展,還要讓學生了解它所反映的彼時西方文化。進而可以聯想到同時期中國50、60年代的音樂,并分析這一時期中國的音樂又發映出怎樣的社會現狀。
(三)與交際環境有關的文化
在跨文化交際中,如果我們對對方的文化不了解,那么就很容易出現一些語用錯誤。要想使交際順利達成,那么我們的用語就要合乎對方的語言習慣和禮儀習俗。在具體的交際中,語言形式的選擇也要受到語境的制約,交際的時間、地點、話題、交際雙方的情感、個性、社會角色及其文化背景等都是構成語境要素。因此,在教學中,單單讓學生記住一些交際用語是不夠的,還要讓其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其在交際中正確的選擇交際用語。
三、高職綜合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方法
在高職綜合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結合授課內容添加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文章內容并有助于培養他們交際能力,而且也要重視文化導入的方法。良好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是筆者從自己以及同事們的授課實踐中總結出的一些常用的具體可行文化導入方法:
(一)講解法
這種導入法是在綜合英語教學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化導入法。講解法的導入包括課前導入和授課過程中導入兩種。前者是指在講解課文前給學生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包括(作者簡介、人物或文章寫作背景以及與主題相關的一些文化內容等);后者是指在講授文章內容的過程插入相關的文化知識,對課文內容出現的一些涉及文化色彩的詞匯和短語進行相關的文化講解和補充,例如在《英語綜合教程1》第一單元的Text A 里提及了一個大學“Marymount University”(瑪麗蒙特大學),那么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男女合校的天主教大學,關于此大學在美國的地理位置,辦學性質,學校歷史等相關的文化信息都應該被進一步拓展。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更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強其對世界的了解和認知,為其日后的跨文化交際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比較法
王力先生(1985)曾說外語教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語言的比較教學”。文化對比是綜合英語課堂中文化導入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文化對比也就是對比中西方文化的異同,比較中西方價值觀、傳統節日風俗、餐桌禮儀、稱呼、寒暄語、以及對待稱贊的反應等等。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更為深刻的領會母語和目的語語言結構的異同,對本族文化和異域文化有一個更為清晰、全面、系統的認識。運用比較法導入文化,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一定的啟發性,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提高學生對英漢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增強他們對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例如,在講解《英語綜合教程1》第四單元的Text B“Table Manners and Customs”(餐桌禮儀和風俗)時,我們可以在講解課文之后,讓學生對比中西方餐桌禮儀的異同,通過對本土文化中餐桌禮儀的梳理,來比較和發現西方餐桌禮儀的不同,以其鞏固和加深他們對西方餐桌禮儀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其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三)討論法
利用討論法導入文化是指教師根據文章內容中出現的一些文化現象,讓學生結合本國相關的文化現象來展開討論。討論形式可以是集體討論、小組討論、分組辯論或個人發言。近年來教育界一直提倡交際教學法,交際教學法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將交際活動置于語言教學中。利用討論法來導入文化正是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它增加了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不僅能鍛煉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又可提高其語言輸出和交際的能力。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討論。討論后教師要對其討論結果及時地給與客觀公正的評價,必要時,教師可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文化補充。
(四)多媒體輔助法
目前高職英語課堂普遍都是用多媒體教學。在綜合英語課堂上,如果我們把文化背景知識用形象直觀的圖片、音頻、視頻和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文化導入的方法下,學生不僅可以體驗異國文化,還可以模仿地道的語音語調、學習地道的英語表達,提高英語的聽、說能力。教師也可以在課前布置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去網上查閱,然后課堂上來與同學們討論分享。利用多媒體輔助法導入文化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語言學習環境,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要掌握一門語言,我們必須對其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對該語言運用自如、達成有效的交際。因此,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要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應用性人才,不僅要注重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還必須重視綜合英語課堂中文化的輸入,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期內盡可能多的掌握英語文化,為其日后的跨文化交際做準備。在高職綜合英語課堂中,我們要根據課文內容并結合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和安排文化導入內容的寬度和深度以及文化導入的方法。
在綜合英語課堂上,要做好相關文化現象和問題的文化導入,首先教師必須具備跨文化意識。只有教師對中西方文化都有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的結合話題,選用恰當、有效的導入法把相關的文化知識導入到課堂上來,以拓展學生的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系列教材編寫組.英語綜合教程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林津石.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5(7).
[4]張紅霞.論文化導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現代企業教育,2010(22).
(作者單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