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聞
我國首個慢阻肺治療基地于7月9日在廣東翁源正式啟動。
衛生部7月9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透露,我國已將控制肥胖列入官方規劃中。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前主任委員楊文英指出,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
新知
體檢“三高”發現:少不如老,男不如女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體檢中心在今年上半年對近8萬人次體檢中發現,不少老人退休后堅持鍛煉、合理膳食、戒煙限酒,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三高”現象在逐漸得到改善,“肝功能異常”卻呈年輕化發展狀態,頸腰椎退行性病變仍是主流。總的說來是年輕人身體不如老年人,男性身體不如女性,這是今年體檢發現的流行趨勢。
體檢中心專家建議,防治血脂異常、高血糖、脂肪肝等“富貴病”,要“管住嘴,邁開腿”,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做好“5個8”,即日走8千步、飲夠8杯水(編者注:8杯水包括飲食中的水分如湯水、粥等)、吃飯8分飽、8分生活學、睡足8小時(注:也有觀點認為每日最佳睡眠時間為7小時),最好每年對身體進行一次健康盤點,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預防。
(通訊員 李春梅)
心碎是一種自我保護
許多人在遭受如痛失親人或失戀等巨大感情沖擊時,會感到胸痛、憋氣或呼吸短促,他們常說自己“心都碎了”。但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心碎”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
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給麻醉后的小鼠注射高劑量腎上腺素,結果發現,小鼠的心臟不再如平時一樣一受到腎上腺素刺激就會心跳加速,而恰恰相反,心臟會減少自身供血能力。雖然這種狀況會導致急性心力衰竭,但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后就會恢復。
腎上腺素對心臟的刺激作用十分重要,能保證心臟在身體緊張情況下提供更多氧氣,但如心臟長時間受到腎上腺素刺激,則十分有害。研究人員推斷,心臟對腎上腺素反應的這種轉換,會使心臟避免因腎上腺素水平過高而遭受過度刺激。
適當嘈雜,更有創造力
美國和加拿大一項聯合研究結果顯示,相比起低水平噪聲(約50分貝)和高水平噪聲(約85分貝)的環境,人的創造力在適度嘈雜(約70分貝)的環境中會有所提高。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模擬出包括路邊小食攤、繁華大商場、運行中的洗碗機,甚至飛機從跑道起飛等各種嘈雜環境,要求受試者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測試,包括為床墊設計出全新的樣式、為常見物品列出另類的用法等,以測試人們在不同水平背景聲音下的創造力有何差異。最終發現,適度嘈雜的場景會提升人的創造力。
專家解釋,適度嘈雜會導致人的注意力分散,大腦思考上升到抽象層面,最終展現出更高的創造力。研究同時發現,商店播放適度的背景聲音,顧客會更容易購買較為新穎的產品。
(編者注:這一研究結果尚需進一步證實,還不能作為高噪聲對人體無害的依據。)
多吃桃李子,預防糖尿病
據美國《科學日報》報道,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生態農業研究中心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桃子、李子以及油桃等水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助防止與肥胖有關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新研究發現,桃子和李子等水果中富含的酚類化合物主要包括四大類:花青素、綠原酸、槲皮黃酮衍生物和兒茶素。這些酚類活性物質可分別應對脂肪細胞、巨噬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因而可發揮抗肥胖、抗炎癥和抗糖尿病的獨特功效。這些物質還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水平,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