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力體制的改革,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下電網企業財務管理的需要,因此研究出新的財務管理模式才能保證電網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借鑒國內外先進企業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的成功經驗,下面重點研究在電網企業財務管理中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的方法。
【關鍵詞】電網企業 財務 集約化管理 預算管理
財務集約化管理主要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以財務管理方式網絡化,業務流程化、預算模擬化、財務核算標準化以及資金集中化等為主要特征,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經營效率為目標的財務管理方法。在電網企業財務管理中實施財務集約化管理是提高財務控制力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下面我們具體進行分析財務集約化管理在電網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一、對電網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的認識
(一)財務集約化管理的概念
電網企業的財務集約化管理就是集中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在管理過程中注重高效、約束和節儉,實現企業的高效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財務集約化管理實質上是一種管理模式,在以企業戰略目標定位的基礎上,建立起財務稽核評價體系、資產管理體系、預算管理體系、產權管理體系、財務資金管理體系、財務危機管理體系以及財務隊伍建設體系,從而形成集團財務管理中一個可以控制和掌握的企業運行系統。
(二)電網企業實現財務集約化管理的優勢
電網企業實現財務集約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其優勢主要體現在:①有利于電網企業防范經營風險:財務資源是電網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對電網企業財務資源的統籌運作及優化配置是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的核心。電網企業通過財務集約化管理可以實現對產權、預算、資金以及核算上的集中管理以及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及時有效地防范企業的經營風險,從而實現電網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②有利于電網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企業經濟效益:電網企業通過財務集約化管理把資金從分散儲存轉變為集中存儲、從分散審核轉變為集中審核、從分級使用轉變為統一調配,在降低資金存量和防范資金風險的同時,還優化了貸款結構,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③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目前我國的電網企業急需打破組織界限和地域界限,改進企業的業務動態集成和財務報告編制流程,實現企業的內部財務處理上的協同和財務信息的集中統一。實現財務集約化管理,建立起以省級公司為中心,各地市級分公司實現一本賬的會計集中核算體系,有利于提高電網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
二、電網企業財務集約化管理的現狀
(一)會計信息滯后
電網企業的股權機構復雜,下屬單位較多,存在管理戰線較長的弊端,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就無法得到保障。就目前形勢看,財務會計信息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第一,地方子單位的會計管理質量有待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第二,電網企業的多元化業務使得會計管理難以統一,并未全面實施主輔分離工作;第三,會計管理戰線較長,無法為企業決策提供最及時、準確的財務管理信息。
(二)預算管控能力不足
電網企業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對全面預算管理存在曲解,未能實現充分的溝通協調,重編制、輕執行、弱控制、軟考核以及預算的業績評價流于形式等,總體來說就是電網企業預算管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資本投資效益低下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引入,為了實現跨越式發展,電網企業在一段時期內采取較為粗放的財務管理模式,無法體現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同時,為了尋求更多的發展空間,電網企業涉及的領域較多,但由于管理人員成本意識的薄弱以及對其他行業的不熟悉,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導致資本投資效益低下,甚至是無效投資。另外,與通信、金融、保險等聯系較多的電網企業并沒有形成可持續的戰略管理,也影響了資本的投資效益。
(四)財務風險分散
電網企業多元化的經營,造成規模大、范圍廣、下屬子單位多的經營局面,也就使電網企業產生的財務風險幾率較大,包括利率風險、稅務風險、價格風險、資金安全風險、投資擔保風險等。其中利率風險、稅務風險、價格風險屬于外在風險,資金安全風險、投資擔保風險屬于內在風險,外在風險的因素一般較難改變,但內在風險對于電網企業來說,是可以控制的。但由于電網企業沒有完善的財務風險評價體系和規范的標準流程,因此無法實現對財務風險的全面防范及有效控制。
三、電網企業構建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的相關舉措
(一)建立會計集中核算體系
由于電網企業中各個單位所處的環境不同,并且經營管理模式和經營狀態也不同,因此為了企業財務信息的披露能夠從特定的經營環境和經營狀況,最佳地反映出企業財務的狀況、經營成果等,則需要通過在企業建立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確立統一的財務管理框架,使會計業務制度化和規模化,有利于集團總部全面實時地了解全公司的財務狀況,加強對下屬公司會計業務的控制能力,并且對指導分公司以及子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建立會計集中核算體系時,應注意在統一會計政策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國家會計政策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的經濟形式和外貿形式,這樣才能保證建立的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發揮最大效能,從而為電網公司提供統一的會計政策服務。
(二)實現預算的集約控制
在電網企業中,預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成為電網公司對未來經營規劃的重要手段,電網企業通過將績效管理和預算管理有機結合,并根據“集權與分權合理、事權與財權分離”的原則,實現預算的集約控制,建立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及預算跟蹤制度、預算分析制度、預算滾動制度和預算考核檢查制度,從而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并且在電網企業統籌優化資源配置方面,電網企業還通過投資風險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委員會以及電網企業項目審查委員會建立預算管理制度,從而保證電網企業預算的集約控制有效的實施。
(三)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
資金的集中管理是國內外很多成功的大企業采用的一種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在電網企業資金管理中,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將分公司、子公司等企業的資金集中到總部,再由集團總部統一調度、統一運作和支配,有利于形成規模優勢,不但保障了資金安全,還有利于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在企業中資金的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技術手段是電網企業重點研究的內容,也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追求的最高目標。資金集中管理主要現金集中管理、銀行賬戶集中管理、現金預算集中管理以及融資集中管理四個方面。其中現金集中管理的重點主要有兩點(1)財務管理部門按照核定的資金預算和所屬的子單位根據申報的資金用款額度進行撥付資金,(2)根據所屬單位的收入資金按照規定的上劃途徑進行劃分到集團公司的賬戶中。在電網企業中可以通過建立資金高度集中管理機制,資金跟蹤稽查監督制度,以及建立健全的制度體系等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從而達到對資金的控制。
四、總結
財務集約化管理主要是以加強財務管理職能為根本基礎,以信息化為平臺,以資源集中管理為手段的一種創新的管理模式,在電網企業中實施財務集中化管理模式不僅能夠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改善企業經營現狀,而且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防范財務風險,實現企業發展戰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促進電網企業走向國際化也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杜勝利,王宏淼.財務公司:企業金融功能與內部金融服務體系之構建[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034-1035.
[2]國家電網公司財務集約化管理實施方案[s].國家電網財[2009]1032號,2009.
[3]楊冰峰.淺談電網企業財務集約化難點及對策[J].會計師,2012(02):36-37.
[4]王學亮.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財務集約化管理經驗及對電力企業的借鑒[J].能源技術經濟,2010(11):421-422.
[5]許山城.經營性現金流量管理[J].電力財務管理創新與實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09):171-187.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