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類進入新世紀以來,知識資本觀念、信息觀念、網絡財務觀念、全球化理財觀念和人本化理財觀念等新觀念應運而生,這標志著財務管理的觀念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正在不斷創新與發展。本文主要探討財務管理創新問題。
【關鍵詞】財務管理 創新 觀察
財務管理一直都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已越來越難滿足企業管理的總體規劃和要求,所以財務管理創新也是勢在必行。
一、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
(一)財務管理是基于企業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而產生的,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與各方面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它像血液一樣滲透貫通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等一切管理領域。
(二)在大多企業創立之初,企業通常將其珍貴的財務管理集中在某項業務中,這樣企業能更有效地為目標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在企業集聚了一定的資源之后,不再滿足原有的單一業務,就會充分利用自己在產品、技術方面的優勢,沿著產品鏈在縱向以及橫向進行拓展,以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當企業進一步發展時,為了降低風險,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企業就會尋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行業經營,提供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具有不同經濟用途的產品或者服務;在企業繼續壯大之后,出于擴大市場或者是削減成本的需要,企業就會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在更廣闊的天地尋求發展。
二、財務管理創新問題與對策
財務管理的觀念是長期以來人們在財務管理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只有通過財務管理觀念的不斷創新,才能實現財務管理理論和方法的不斷創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財務管理所處的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傳統的觀念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迫切需要進行揚棄、創新和發展。樹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財務管理觀念,這就是一種創新,這種創新是對人們頭腦中傳統觀念的革新,是價值觀與行為取向的重新塑造。
就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而言,要樹立人本化理財觀念,應充分認識到,在任何企業內部,最有價值的資源是企業員工的創造力及其對成功的渴求。要充分發掘出這種潛力,使企業員工能夠對企業的業績負責,并對他們的成功給予相應的回報,由此就會產生巨大的創造力和不竭的動力,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其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財務預算創新
從個人的角度看,成功的財務預算管理的意義就是如何對個人的需求、理想、愿望與個人實際的能力、技術、動機等特征作出現實的、中肯的自我評價。因此,對員工尤其是那些訓練有素的員工而言,必須能夠將自己的能力、技術、價值觀等清晰地表達出來,這是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的必要條件。同時,這其中還包括員工對于企業中存在的機會的評估過程。從企業財務預算的角度來說,企業必須為員工提供發展的機會,以便使員工能夠沿著一定的財務預算規劃前進,并成功地駕馭其發展過程。眾所周知,當企業處于成長發展階段時,會給企業財務預算提供更多的財務預算發展機會。然而也要認識到,即使企業是處于衰退或戰略調整階段,更應該設計各種開發計劃為員工創造財務預算機會。但隨著營銷隊伍的逐步擴大,把握營銷合同、降低營銷風險、擴大市場占有率、防止客戶資源流失的工作并非一般人員所能完成,所以,那些具有豐富營銷經驗、熟悉各種會計和財務知識的高級會計師和財務管理員的作用不可或缺。他們也許不具備管理企業技術方面的能力,但在財務預算領域具有一定的權威,會極大地激勵其在自己擅長的財務預算領域得到職業發展。
(二)資金管理創新
通過財務資金管理“崗位+能力”的模式,一方面打通財務人員橫向發展的職業通道,財務員工可以在業務系列路徑和管理系列路徑,甚至是在操作系列路徑三個路徑間進行橫向職業發展,極大豐富財務人員職業發展的選擇。另一方面,員工經過不同的資金培訓,了解和熟悉了企業各方面的情況,積累了企業財務管理經驗,豐富了人生的職業閱歷,最終實現企業和技術人員的共同成長。
(三)內部控制創新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主要是由于傳統的財務管理過程中主要表現在人員分工和業務會計信息和財管信息,通過財務人員在經歷的各個環節中的相關管理進行考核,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與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的發展路徑。要通過不同的財務管理理念對企業內部控制及其管理有所創新。要不斷地擴展企業發展的方向,有利于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前進,企業需要有一定的合作團隊的新思想和新理念,要有一定的財務專業素質和道德素養,時時刻刻在專職崗位有所提高。
(四)提供優質的創新環境
一要改善工作“硬”環境。改善辦公條件,對辦公設備進行技術改進,加大利用計算機、電傳、網絡等高科技技術,降低創新的信息成本、操作成本,加大財務管理的創新動力。二要培育良好的競爭環境。要根據市場經濟規律,加快與市場接軌的創新體系的培育,營造一種充分、公正、有效的競爭環境,形成“創新—應用—推廣—再創新”的良性創新鏈環。
三、結論
堅持以人為本,要求現代企業加大對人才的投入,加強對人才價值的計量與信息反饋;將各項理財活動“人格化”,建立科學的業績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及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力求報酬與貢獻相統一。應不斷創新激勵和約束機制,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強化對人的激勵與約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張鳴.高級財務管理[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05):78-80.
[2]江景.財務管理教程[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9(01):112-113.
作者簡介:高揚(1974-),女,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人,現就職于陜西省榆林農業學校。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