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各商業銀行經歷了幾次規模較大的信貸體制改革,基本上已形成了信貸經營、信貸審批、信貸監管相互制約的信貸管理制度,但尚有一些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經營的過程中三者之間還欠缺有機的協調,三權分離制度的制約作用還不明顯,信貸資金的安全問題依然較為嚴重。本文就當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必要的探究,并提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 信貸風險 管理對策
伴隨著我國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近年來各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規模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發展的同時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也呈不斷上升趨勢。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對其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十分深遠。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不僅限制了商業銀行本身的發展,也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強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的制度建設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文從我國信貸風險的表現形式出發,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體系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措施。
一、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表現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是信用業務。它包括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即信貸業務)兩個方面,尤其是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是商業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是銀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信貸業務的對象包括了這個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信貸業務的發展不僅受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時與整個社會的信用度關系極大。這決定了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不同于其他行業的風險。
第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存在的客觀性。商業銀行在經營的過程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負債經營,這一經營特點決定了商業銀行只要從事信貸業務就不可能擺脫風險,信貸風險的存在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轉移為轉移的,是客觀存在的。
第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表現大多具有隱蔽性。由于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具有流動性的特點,致使信貸風險的產生多表現為不確定性,即我們難以確定銀行信貸資金是否已經面臨損失的風險。因為即使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已經出現,銀行仍然可以通過加大吸收存款的規模來保持流動性,使得銀行在出現經營虧損巨大的情況下仍能夠保持運轉,從這一特點來看,商業銀行的信貸其風險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特征。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
(一) 信貸風險監管系統的功效性較差
現行信貸風險監管方式主要是對商業銀行提供的綜合統計報表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提供的基本數據進行分析監管.而綜合統計報表的指標相對比較簡單,難以反映具體客戶的風險狀況。雖然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能較好地彌補綜合統計報表的缺陷,但由于數據查詢復雜,基礎數據錄入不及時,導致信貸監管結論和實際的風險狀況有較大差距,其結果達不到信貸監管制約于信貸經營反過來又指導信貸經營的功效,因此,信貸管理系統難以滿足信貸風險日常監管的需要。
(二)貸前審批程序的不完善致使信貸潛在風險的預警性較弱
信貸風險的防范應當始于貸前,從而對信貸業務的潛在風險起到一個預警作用。商業銀行在貸款發放前的業務審批時,要求對高風險貸款項目首先必須經過信貸風險管理部門審查,然后才能進入信貸審批階段,但由于業務審查依據只是借款單位貸款項目上報的審批材料,而不是現場實地考察,致使借款項目單位在提交的貸款審批材料上大做手腳,其結果是對高風險項目的審批起不到制約作用。高風險業務審查形同虛設,信貸潛在風險的預警性較弱。
(三)貸后管理監控手段缺失
信貸風險的監控是全過程的,但銀行不能監控到貸款的每一個環節,一般來講信貸人員在跟蹤貸款使用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通過分析借款人的生產、銷售等情況的財務報表來確認貸款的安全性。但這些資料的真實性難以考量。因此造成銀行信貸風險監控比較難、比較薄弱的局面。使信貸業務貸后風險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大打折扣。
三、控制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對策建議
(一)嚴格執行貸前調查,完善信貸風險預警機制
設定科學、有效的信貸風險預警信號,必須切實建立起嚴格的、規范的、科學的管理制度,明確信貸審批部門各環節的管理責任,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確保各部門在管理程序、管理內容、管理責任有良好的銜接。明確客戶管理部門、信貸風險監管部門以及法律、財務、審計等相關部門的職責,使各部門之間形成有效的管理責任制。對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進行嚴格的查處,并做好相應的考核。只有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客戶潛在的風險,從而起到對潛在風險的一個預警作用,最大限度地化解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保護信貸資產安全。
(二)加強客戶信用信息數據庫建設,完善客戶征信體系
銀行可以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加強和完善客戶信用數據庫的建設,使征信系統能夠真正發揮其作用。商業銀行對客戶信用數據庫的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以各類財務報表的形式反映的客戶自身經營狀況的財務信息;二是客戶的非財務信息,主要包括客戶基本面信息、合同信息、財務信息、賬務清償信息等;三是個人征信信息,進一步提高個人征信系統的使用效率,切實防范個人信貸風險。
(三)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對信貸人員道德風險行為的懲罰力度
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金融從業人員信息庫,尤其是對各商業銀行高級管理人員信息應予以充分披露。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商業銀行獲取高級管理人員信息資源的能力,從而促使商業銀行在進行高級管理人員的聘用中,自覺加強人事任用的審慎性,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信貸管理人員的道德風險引發的信貸風險。另外,制訂嚴格剛性的法律制度及建立信貸監管部門人員的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嚴厲的處罰,確保外部監管的有效性,維護金融資產的安全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
參考文獻
[1]程修森.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01).
[2]劉輝.商業銀行貸款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8(11).
[3]周雁.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雞西大學學報,2008(08).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