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資本市場是長期資金借貸和證券交易的場所,是聯系投資者和籌資者的紐帶。資本市場的有效性有助于發揮資源的優化配置,給予投資者合理回報,促進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當下中國資本市場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文章從分析中國有效性不足出發,為資本市場改革提供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資本市場 有效性
市場有效性是指市場中信息的有效性,即資產價格充分反映了相關信息,在考慮了風險和交易成本后,投資者根據任何信息都不會獲得超額利潤,也就是說在一個充分有效的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應該能夠全面反映該商品的信息,并且在出現新的信息時,商品的價格能夠立即作出反映。
Fama(1970)在《有效的資本市場:理論回顧與實證研究》一文中指出有效市場的定義:“若資本市場在證券價格的形成中充分而準確地反映全部相關信息,則稱其為有效率”,即所謂有效市場假說(EMH)。他將與價格有關的信息分為三類:歷史信息、公開信息、內部信息,并定義了三種不同程度的市場效率:弱式有效、半強勢有效、強式有效。
弱式有效市場假說認為市場價格已充分反映過去歷史的證券價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價、成交量、賣空金額、融資額等;半強式有效市場認為價格已充分反映所有已公開的有關公司營運前景的信息,這些信息有成交價、成交量、盈利資料、盈利預測值、公司管理狀況及其它披露的財務信息;強式有效市場認為價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關于公司營運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已公開的或內部未公開的信息。
國內學者對于我國資本市場有效性的研究表明: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性并不高,與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著明顯差距。造成我國資本市場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主要有:(1)資本市場信息的充分性、及時性和有效性以及信息在投資者中的分布,與成熟的國際市場存在差距。(2)資本市場配置低效,以政府主導的資本配置制度導致資本市場存在明顯的結構缺陷。(3)投資者以眾多散戶為主,投資缺乏理性。(4)公司治理還不夠完善,獨立董事、監事會的功能有待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如何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下列政策建議:
一、強制信息披露制度,促使上市公司發布及時準確的相關信息
有效市場的本質在于信息的充分披露和均勻分布,但我國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存在諸多問題。上市公司披露虛假信息,偽造文件、會計記錄、過分包裝等問題導致信息失真。信息披露不及時,審批上報環節較多,延時過長,導致時效性降低,極易造成信息泄露,為少數人內幕交易提供機會,尤其是上市公司本身和一些利益相關的中介結構。因此強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對違反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的出發力度。
二、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督管理
市場上許多上市公司及大股東的造假行為都與中介機構存在直接的聯系,甚至存在與中介相互勾結現象。證監會及下設機構與其他自律性組織,應該保證中介機構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職業道德,保證及時準確客觀中立的發布看法,并對制造虛假、混亂信息的機構或個人進行處罰。
三、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的治理結構由于缺乏對經營者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經營者的監督和制約功能沒有形成有效的力量;內部人控制現象由于所有者代表缺位比較突出;董事會和經理層的決策與運作由于股權相對集中受到舊體制的影響等現象是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帶有的經濟轉軌時期的顯著特點。為此,需要從以下內外兩方面來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1)強化公司的內部結構治理。首先需要建立并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堅決杜絕獨立董事成為擺設或與大股東合謀的現象發生;其次需要加強對董事行為和活動能力的制約,同時必須提高董事會的監控能力;盡快完善管理層的約束機制、激勵機制和上市公司的經理層運作機制。(2)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結構。規范和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建設。中國證券市場應跟上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大市場化建設,盡快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規則,加快健康發展的速度。
四、股票發行市場化
上市公司的好壞需要由投資者來選擇,而不是由政府來選擇。中國證監會只負責證券發行的注冊及對市場的監管,證券的具體發行要交給交易所,證券的選擇權交給投資者,由市場來決定企業的上市資格。同時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機制。不少上市公司業績多年虧損,給投資者造成損失還依舊在資本市場上存在。為了加大我國證券監督機構的監管、處罰力度和使優質公司上市,應盡快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機制。
五、引進做市商機制,促進證券市場的良性運行
競價市場機制目前是我國實行的證券交易制度。它是一個平面網狀結構,由許多相同質量的交易主體連接而成的,發展不成熟的市場由于缺乏對沖機制,將會使市場風險迅速擴大。證券市場的流動性隨著做市商不斷買賣證券而得到了提高,滿足了投資的需求。證券市場提供服務的成本費用和所獲得的利潤則通過設置買賣報價的適當差額來補償,,這樣做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同時維護了市場的穩定發展。競價市場機制具有投資者和做市商兩個層次,我們可以通過將市場風險分散到投資者和做市商這兩個不同質的市場中來降低市場風險。做市商可以很好地降低非系統風險,做市商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交流不需支付傭金,他們是純粹的買賣關系,這樣以來投資者的信息成本將會大大降低。作為專業證券分析者,做市商掌握了大量的優先的信息,他們根據這些信息對證券提出報價,這種報價使得股票價格向公平價格靠攏。
參考文獻
[1] 劉贛州.資本市場與資本配置效率:基于中國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03(11).
[2] 趙云立.中國股票市場效率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作者簡介:尚富國(1986-),漢族,新疆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資本市場。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