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介紹柔性執法的概念、內涵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深入探討檢驗檢疫實行柔性執法的可能性,“柔性執法”以一種更為柔和、靈活、有效的新行政執法模式被人們所接受,柔性執法能夠有效避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不熟悉法律法規制度而造成的行政違規等問題,檢驗檢疫行政柔性執法將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能力和水平,規范和加強行政執法工作。
【關鍵詞】檢驗檢疫 柔性執法 可行性
一、“柔性執法”的概念、意義及內涵
(一)“柔性執法”的概念
“柔性執法”的界定目前在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有些學者將其定義為“國家機關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利用非強制手段實施的行政行為,包括行政指導、行政和解、行政調解、行政獎勵等一系列非強制手段在內的行政行為的總稱”。
(二)“柔性執法”的意義
從現實意義而言,柔性執法是一種“文明、規范、平和、理性”的執法,視具體情況減少執法的強制力,擴大教育范圍,縮小對立層面,便于實現法律效應與社會效應的有機統一。“柔性執法”是一個學理概念,是人們在反思過去及現有執法改革模式過程中,對行政執法模式的全新認知和闡釋。
(三)“柔性執法”的內涵
由于“柔性執法”內涵的多面性,不僅單指行政指導,還包括更為廣泛的形式和內容,在執法手段上,亦是在先進理念的指導下,其執法手段和調節方式具有靈活多樣和適度的彈性。同時,兼具柔和、及時、實用、注重效率等一系列突出特點和長處。
二、“柔性執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現行的行政執法模式,從某種層面而言是“剛性執法”,在不顧及執法對象是否愿意的情況下強迫其服從一定意志的作為,是行政機關和經授權的組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職權,確保管理職能得以實現的執法活動。但是,強制性的執法行為對于保障法律法規的順利實施、行政權力的有效實施及社會秩序、公共利益的維護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柔性執法則是一種非強制性和互動性的執法行為,在實際操作來看,“柔性執法”的互動效果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既緩和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的矛盾,又提高了執法機關公信力。但是,因為柔性執法模式尚在探索、試行階段,并未形成完整規范的體系和制度,且缺乏專門、系統的宣傳,無法產生連慣性的影響效應,所以暫不能很好地順應現代文明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只能通過信息采集和調研,制定出系統的程序和辦法,確立“柔性執法”在行政執法中應有的法律地位。因此,只有作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和措施,方能使已經樹立起的執法形象和經驗成果得到本質性、持續性的改善和發展。
三、檢驗檢疫柔性執法的可行性
檢驗檢疫柔性執法注重運用多種手段來引導相對人行為的正確方向,給相對人一定的靈活度,促使其選擇最小成本的行為方式,克服強制執法的單一性、機械性和僵化性,體現民主協商與溝通的法治價值,直觀地體現現代法治的平等、獨立、民主、責任、寬容、尊重、信任和合作的人文主義精神。
中國加入WTO以來,檢驗檢疫部門作為履行入世承諾、承擔入世后有關規則實施的重要機構,作為擔負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戰中用技術手段進行宏觀調控的主力軍,檢驗檢疫行政執法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行政許可法》對檢驗檢疫執法也提出了諸多考驗。
在挑戰和考驗中,檢驗檢疫部門可以以柔和、靈活、及時的“柔性執法”模式為依托,提高檢驗檢疫執法水平,確保進出口產品質量,從而產生更為行之有效的執法效果,全方位、多角度地保障民生的根本利益。
(一)創新執法理念,樹立服務意識
檢驗檢疫部門要從思想上形成“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全新理念,將柔性執法細化于把關服務與行政執法工作中,使執法隊伍由特權意識轉化為服務意識,為實行柔性執法,實現良好的執法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執法主體自身素質,強化執法的親和力
由于執法對象的廣泛性和復雜性,往往會給執法工作的開展帶來很大的困難,這就要求檢驗檢疫執法人員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基本思路,增強執法隊伍的親和力和專業素養。通過專家、教授講課、執法現場觀摩、典型案例解析、軍事化訓練等方式,提升執法隊伍的執法能力和專業素養,樹立親民、愛民和執法為民的執法理念。
(三)實行行政指導,減緩執法的對抗性
多樣的執政手段是和諧社會對政府執法的一項基本要求,從行政法自身結構可以看出“行政是一種非常活躍的國家行為,可因時因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行政行為的自身特性要求執法主體采用靈活多樣的執法手段,先行實施行政指導,給予行政相對人較大的選擇空間,并以低小的成本收取較大的效益。在積極規范行政強制執法體系的同時,適時地引入柔性管理方式,在強制與非強制相結合的行政執法模式下引導相對人遵守或服從法律,實現預期的行政目的。
(四)剛柔相濟,確保執法嚴肅性
講求嚴格執法、剛性執法就產生簡單粗暴,講文明執法又導致執法不作為。為走出執法要么過嚴要么過寬的怪圈,適時地提出“柔性執法”的理念,檢驗檢疫執法人員要以堅持嚴格執法為前提,靈活地采用柔性方式,實現執法效果和執法目的有機統一。從而,既落實嚴格執法,又體現文明執法,促成二者雙贏,確保執法的有效性和嚴肅性。
四、結束語
“柔性執法”,即適度減少執法中的強制手段,以平和、理性、彈性的執法模式,實現法治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黎慈.柔性執法-和諧行政的有效保障[J].行政與法,2007.
[2]周光輝.論公共權力的強制力[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
[3]楊海坤,關保英.行政法服務論的邏輯結構[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