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內控建設在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風險防范任務逐步加重,內控機制進一步健全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其主要職能是檢查、鑒證、評價和建議等。但縣(市)支行內控工作還基本上停留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局面,難以真正發揮其內控效應。
一、原因分析
問題一:重發現問題,輕經驗總結
縣(市)支行內控人員在履職過程中,往往側重查找被控制對象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認為檢查中未發現問題,怕別人說自己的業務水平不夠,專業技術不精,而對被控制部門的一些好的做法總結得不夠,工作經驗推介得更少,反而摒棄了內部控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
問題二:重專項檢查,輕日常監督
據調查,目前相當一部分基層央行尤其是縣(市)支行內控人員普遍認為,內部控制的任務就是完成上級行內控部門和本行行長安排的檢查項目,工作停留在現場檢查方面,忽視對重要部門、重要崗位在依法合規辦理日常事務、執行規章制度、履行崗位職責等方面的日常監督,勢必造成工作上嚴重“缺位”。
問題三:重事后監督,輕過程控制
從近年來基層央行內控項目的安排和組織實施情況來看,側重于事后監督,既缺乏事前的科學定崗、制度建立、職責劃分等防范措施,也忽略事中的制度完善和工作督察,導致內部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在工作程序方面,“不離不審”,“先離后審”,內部控制變成“馬后炮”,如某縣支行1998年以來先后對50多位同志進行了內部審計,但85%以上在立項時就已經升位、上調或離任。
問題四:重下查一級,輕同級監督
上級行內控制部門對下級行開展內控工作時,相關職能部門的權威性能得到充分體現,內控力度大,工作進展快。而在同級監督時,內控人員大多只是應付了事,因為從組織來看,內控和其他業務、職能部門是并列的,被控制有時不免對內部控制產生抵觸情緒,影響工作質量。而基層央行內控人員向上級管理部門反映問題時,多少存在“家丑不可外揚”的心理,無形中削弱內控工作的權威性和再監督效果。
問題五:重檢查立項,輕問題處理
近幾年來,上級行內控部門對基層先后實施了一系列的檢查項目,如年終決算審計、全面檢查等。問題是找了不少,措施也提了很多,但從部門和系統利益出發,處理上手下留情,最終不了了之,實際上只是走走過場,流于形式而已,最終無法給人以威懾力和公信力。
二、對策建議
(一)強化學習教育,確保隊伍素質到位
中央銀行內控工作的目的決定了審查范圍具有廣泛性,這就要求基層內控人員一方面要正確認識面臨的新形勢和任務,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刻領會和把握新時期內審工作的指導原則;另一方面要具有全面、先進、精湛的業務知識和綜合分析能力。因此,內控人員要努力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并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相關專業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從而確保工作質量。
(二)強化職能運用,確保作用發揮到位
一是要履行好檢查職能,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中央銀行業務活動加以檢查,揭示矛盾,反映問題,改進工作;二是履行好鑒證、評價職能,根據檢查情況,實事求是地對各部門工作的真實性、正確性、效益性作出鑒證和評價;三是履行好建議職能,內控工作不僅要揭示業務活動和監督管理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弊病和薄弱環節,而且要總結經驗,推介經驗,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只有充分履行好各項職能,才能有效保證工作正常運行,減少和控制違規違章問題發生,維護央行管理權威。
(三)強化作風轉變,確保檢查效果到位
內控部門要真正發揮作用,單憑幾次現場檢查是難以實現的,因為內控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時滯性。為此,基層央行內控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內部事務日常性、全方位的檢查與監督,運用問卷調查、收集資料等方式,全面搜集和捕捉審計信息,確定審計重點,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成績作出初步評估,使內控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實處。同時,內審、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經常組織對重要部門、重要崗位和重要環節進行內控檢查與評價,形成合力。這樣既能避免部門單兵作戰,又可充分整合資源,減少縣(市)支行人力不足的矛盾,實現效能監管。
(四)強化制度落實,確保風險防范到位
內部控制要立足創新,在抓好事后監督的同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做好事前檢查和事中控制,確保風險防范關口前移。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根本保證,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體系,在狠抓制度落實上下功夫,形成用制度規范業務操作行為,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的機制,使內審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在制定內部管理辦法時,要讓相關人員參與商討,從再監督的角度上提出預防性意見,確保制度的合理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落實上級行的制度和操作規程,基層內控部門也應及時介入,針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減少誤差,提高內控工作效率。
(五)強化組織協調,確保同級監督到位
基層央行內控部門既要聯系上下,更要善于溝通左右,協調內外,正確處理內控機構與本行職能部門的關系,在同級監督中求真務實,踏實工作,對被監管部門的成績和問題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贏得他們的支持與協作,努力消除被檢查對象的抵觸情緒。這樣,內控部門就能保持權威性和影響力,同級監督就能有效進行,并取得好效果。
(六)強化激勵機制,確保處理手段到位
基層內控工作要達到預定效果,還應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處理并重的責任追究和獎勵機制。對有重大問題的人和事堅決予以查處,并切實做到“三個不放過”——問題產生的原因不放過,處理問題后教育工作不放過,問題出現后及時整改不放過,從而有力促使內控制度落實。同時,對典型案件在系統內予以通報,起到震懾、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樹立一批內控健全、制度落實、經得起檢驗的先進典型,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起到示范、引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