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通過教學手段,使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羅曼·羅蘭曾說:“唯有健康快樂的生靈才是真正的生靈。”可見教學的過程應是適宜生命成長、生態和諧地育人的過程。那么如何才能讓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回歸生活本真呢?
一、啟發誘導,回味生活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生活場景,營造課堂氛圍,抓住學生“心憤憤,口悱悱”的適當時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熱情和求知欲,啟發學生的聯想、分析、歸納,誘導學生的情感和審美情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循循善誘,“引出”學生心靈深處塵封已久的生活片段,使學生有話可講、有感可發,從而使教學不再空洞枯燥,也使教學自然融入生活。不知不覺地讓學生在回味生活中,受到了教育。
【案例】我在教學《做情緒的主人》時列舉了一些身邊常見卻無法引起人們注意的情緒處理方式,如:有的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生氣時罵人、摔課本、撒本子;有的家長發脾氣時打孩子、砸東西,過后,他們的情緒都有了變化。然后提出問題:(1)你認為他們能否控制情緒?(2)你認為他們的方式可取嗎?學生從生活的事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得出他們不能控制情緒,然后分析不可取的理由,從而得出正確結論:要學會控制情緒。
二、創設情境,體驗生活
思想品德不只是純粹的理論,而是一個人思想的傾向和行為習慣。因此必須借助于實際的生活體驗,讓生活體驗升華為學生自覺的追求。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優化情境,并以優化的情境為空間,以創設情境為主線,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方法和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教學活動烙上生活的印記,使“生活課堂化”、“課堂生活化”,把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
【案例】在教學《在“責任”中長大》這一框題時:我把班級一名家庭困難但自立自強的學生的事跡講給同學們聽:有位同學每天就在我們身邊,她的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因病去世,她的母親在三年前得了重病,癱瘓在床。但就是這位同學堅強地“扛”起了這個家。她每天早早起床,先做飯給媽媽吃,然后喂媽媽吃藥,再到校上課,但從來沒有遲到過。中午趕快回家做飯,再幫媽媽做些家務。每天晚上,當同學們在做作業、看電視、睡覺的時候,這位同學正忙著幫媽媽擦身體,清洗換下來的衣服。她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就這樣一個家,就這樣一位同學,為什么能做到這樣呢?我讀著、講著,全班寂靜極了,有的同學在低頭抹淚,每位同學都“浸染”其中,在聽同學真實事跡的過程中立志要學習這位女同學,要自覺樹立起對家庭的責任感,學會自立自強。
三、活動參與,探究生活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新課程改革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成長,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此外,從學科教學的特殊性來看,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生活,社會規范必須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才能真正內化。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課堂實踐活動,鼓勵并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主探索,在活動中愉快地學習。
【案例】我在教學《珍視集體團結》這一框題時說:我們來玩一個“火場逃生”的游戲好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我讓學生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每一組都有兩名學生分別扮演瞎子和瘸子,限定時間,讓他們想辦法逃生。由于是臨時表演,學生在游戲表演中暴露了集體合作中的種種問題。然后讓現場觀看的其他同學歸納原因總結方法。學生們脫口而出:要發揮集體的力量,除了要有共同的目標外,還要有共同的行動。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樂在其中,減少疲勞,避免了機械說教,激發了學習興趣,既強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更活躍了課堂氛圍,真是一舉多得。
四、課外延伸,拓展生活
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已成為新課程教學的共識。思想品德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將觸角伸向廣闊的社會大課堂,進一步拓展生活,從中汲取生活的養料,從正在發生的、活生生的實際中檢驗和豐富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案例】我在教學《生命需要相互關愛》這一課時,安排了“體驗生命價值”、“感知生命價值”、“反思脆弱生命”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樹立了熱愛生命、親近自然、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意識。課近尾聲,我布置了課外探究題:請深入自己生活的社區,調查社區的動植物物種及其生存狀況,觀察每個物種及每種生命的特征,寫一篇簡短的調查報告。關愛生命不能僅停留在認識上,而應在生活中付諸行動,教學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總之,只有讓思想品德教學回歸生活本真,用學生身邊的人和事感染、影響學生,才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也只有通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現實生活,引發學生的自主體驗和感悟,明辨是非,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也才能切實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和思想品德學科的德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