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士官學員中廣泛開展競賽活動,是鼓舞學員士氣,提高部隊戰斗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合理組織的競賽活動,可以使學員身心都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本文以《社會心理學》為依據,著重分析了競賽活動在士官學員學習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且給出組織競賽活動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 士官學員 競賽活動 作用 注意事項
1.引言
競賽是個人或團體的各方力求勝過對方成績的對抗性行為。個人或團體的競賽機會越多,則成功和失敗的機會也越多。在競賽過程中,大家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取得一個好的名次,但競賽的勝利者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個人都是第一名。
對于士官學員而言,競賽更是屢見不鮮,如籃球賽、足球賽、演講比賽、隊列評比、專業技能評比和數學物理競賽等,這些都是有組織的大項競賽,除此之外,一些非正式的比賽,如考試等也都存在一定的對抗性行為。
2.士官學員開展競賽活動的作用
2.1學員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加強
實踐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必要途徑,在實踐中認識才能得到升華,動手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學科競賽能夠有效培養學員動手實踐能力。由于學科競賽中的問題或課題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在競賽過程中,學員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才能贏得比賽。因此,應該多宣傳、多鼓勵學員參與學科競賽。學科競賽,從某個角度來講,實際上就是一個從無到有,運用原有基礎知識,進行知識重組,提出新理念的過程。這個過程到處閃爍著創新思維的火花,能有效地培養學員的創新精神。在比賽條件下,學員的自我實現需要和自尊需要變得極為強烈,對于參與比賽活動的發生更是渴望,克服困難實現自我的意志更加堅定,爭取勝利的自信心也更加強大。
2.2學員完成任務的效率提高
在競賽的條件下,學員受到競賽目標的鼓舞,獲得勝利的愿望會更加強烈,就會處于一種積極的心理準備狀態,這種心理準備狀態是影響競賽活動效果的決定因素之一。例如,在隊列訓練過程中,如果單純為了訓練而訓練,那么效果并不一定會特別理想,因為學員心理上沒有處于積極的準備狀態,而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這時如果采取隊列評比,就會使普通的任務上升到競賽的高度,絕大多數學員會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肌肉產生緊張感,精力也更加充沛,這時候的訓練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3學員的團隊協作精神增強
在團體競賽項目中,如球賽、接力賽、閱兵等,這些項目與個人競技項目的根本區別在于無法靠個人的力量完成,如果要獲勝,就必須靠整體的力量。這時水平高的或個人能力比較強的學員就會幫助和指導水平低的或能力較弱者。隨著學員之間交流增多,團隊協作的意識會逐漸深入人心,在團隊中,成員間既分工又合作,相輔相成,先進帶動落后,優秀示范一般,學員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有利于培養學員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交流能力,這樣會極大地提高團體的戰斗力和學員的集體榮譽感,鼓舞學員的士氣。
2.4學員的潛力得到激發
生活經驗和心理學研究表明,競賽能發揮人的潛力,尤其是后進的個人和團體。有些學員雖然基礎差、起點低,但是他們的自尊心很強,潛在的能力是不容忽視的,只要善于發現、善于引導,在競賽中他們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
3.士官學員開展競賽活動的注意事項
開展競賽活動也是應該有一定原則的,并不是說競賽越多,對抗性越強就越好,它應該遵循如下的原則進行組織。
3.1競賽指標應多樣化
如果競賽指標過于單一化,那么失敗的人就會很多,這時競賽結果可能會使學員產生消極情緒,違背了組織競賽的最初目標。所以,競賽指標應該多樣化,使大部分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并為之奮斗,獎項可設置單項獎、鼓勵獎和組織獎等,最大限度地調動學員的積極性。
3.2競賽的對抗性不宜過強
心理學研究表明,重大的競賽往往會使人產生特別大的心理壓力,這會使參與者產生心理負擔或是競賽失誤。所以,對于強對抗賽事,學員隊領導需要提前做好心理輔導,消除因緊張產生的心理影響。對于這種強對抗比賽,競賽者的選擇應該以個人自愿和與實際能力相結合,不能搞平均主義或是攤派,否則可能會給競賽者造成重大的身心傷害。
3.3競賽的組織頻率不宜過高
什么時候組織競賽,多長時間舉行競賽是沒有具體要求的,但總的原則應該是在保證學員正常的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的情況下,按照需求合理規劃,確保競賽活動能達到預期效果為宜。
4.結語
競賽是培養學員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磨煉意志的有效手段。總之,對于士官學員來說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競賽活動是不可或缺的,合理組織競賽活動可以極大地鼓舞學員士氣,提高部隊戰斗力。
參考文獻:
[1]時蓉華.社會心理學(第二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
[2]魯保富.構建系統、高效的學科競賽管理機制促進高校學風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5,(8):37-38.
[3]袁建萍,周藝紅.學科競賽在高職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8-10.
[4]楊冉云.重視發揮科研管理中的激勵作用[J].中國高等教育,2003,(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