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運用文獻資料、類比等方法,對鬼步舞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分析,并對其發展策略提出了相應建議,為鬼步舞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鬼步舞 開展現狀 發展策略
1.“鬼步舞”的起源
鬼步舞又叫曳步舞、滑步舞、飄移舞、墨爾本曳步舞,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于澳洲墨爾本的地下舞場,由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地下舞團所創,是一種集運動放松娛樂于一體的運動方式。鬼步舞在最初興起的十多年內,一直沒有統一的被認可的名稱,直到1992年澳洲人開始將此舞蹈稱呼為“Shuffle”。由于最初是在墨爾本興起的,因此人們就在Shuffle的前面加上“墨爾本”三個字,以后Melbourne Shuffle(Dance)就被沿用下來。最初Melbourne Shuffle是跟隨著Techno音樂跳的,但隨著時代的進步,Shuffle的音樂形式也從Techno變成了Trance和House。其個性的舞步加上強勁的音樂,極其吸引人的眼光,由此逐漸流行開來。
Shuffle首次出現在主流媒體上是在2002年12月,澳大利亞一家報紙在頭版講解了Melbourne Shuffle。之后就流行于馬來西亞和文萊,后傳播到英國、德國、泰國等國家,借助于因特網、網絡媒體(主要是YouTuBe視頻網站)等在世界范圍內流行開來。2005年出版有DVD專題紀錄片,專門介紹墨爾本曳步舞,這對于鬼步舞的廣泛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2006年大量的鬼步舞視頻上傳到YouTuBe視頻網站,使其聲譽和知名度得到了迅速的提高;2008年9月6日,澳洲媒體network10報道了Shuffle這種硬派風格舞蹈(HSD:Hard Style Dance)。2008年11月“So You Think You Can Shuffle”舞蹈秀在YouTube上展開。2009年“So You Think You Can Shuffle”舞蹈秀粉絲聚會,比賽在澳大利亞和德國等國開展。
2.“鬼步舞”在我國發展的現狀
2.1從社會群體看鬼步舞發展概況
Melbourne Shuffle傳入中國是在2006年,得益于咚咚在歌唱(uku)及在Melbourne留學的華僑曳步舞組織;而在2008年優酷視頻熱播的法國面具男鬼步舞視頻,在我國引起了巨大反響,掀起了青少年學習鬼步舞的熱潮,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鬼步舞并加入到鬼步舞的行列中來;2009年山東衛視第一次視播放了曳步舞節目,這是曳步舞首先出現在中國的主流媒體上,表演者為河南的朱小笛Green、李文廣Seven、柴曉非Eight三位China shuffle dancers(一支曳步舞隊名稱)隊員;2010年出現了由寧夏王佳賓等人創建的Ed曳步舞組織;2010年鬼步舞在全國開始流行開來,在全國各地尤其是沿海城市都有不同形式的鬼步舞組織,可以說是全民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淄博新舞團(New Dance)成立,目標是發展曳步舞健身娛樂文化,使其成為全民運動,同年淄博Z.S.D正式改名為淄博曳步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支曳步舞公司。
鬼步舞以其特有的健身性、娛樂性、刺激性、放縱性、宣泄性,吸引了大批青少年愛好者。他們學習鬼步舞的途徑主要如下:一是自學形式,主要借助因特網從視頻網站上下載視頻自教自學自娛自樂;二是自發組織的鬼步舞組織,他們少則三五人,多則十幾人,主要在公共場合及人員流通密集的廣場邊教邊學邊表演;還有一種則是進入鬼步舞俱樂部,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
2.2從一般院校看鬼步舞發展概況
大學校園的主體是青年,平均年齡是18至22周歲,鬼步舞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流行現象就隨著這個群體進入了大學校園,而且這樣的步伐越來越快,并組織了不同形式的鬼步舞社團。但是在普遍情況下,鬼步舞被認為是一種非主流的亞文化,被認為是充滿了消極、頹廢與叛逆的,這種文化是與傳統主流文化處于相互對立的局勢的,所以鬼步舞在學校的發展主要是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其發展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學生自發組織的鬼步舞組織;二是鬼步舞以文藝節目的形式參與演出;三是不同鬼步舞組織之間的“斗舞”。
3.“鬼步舞”發展的影響因素
3.1鬼步舞自身因素
鬼步舞如果狹隘地講也可以說是腳步的運動,手臂和身體的動作主要是配合腳步移動與轉換,起到平衡與協調的作用。而鬼步舞這種過分依賴于下肢的運動,在動作的技術與難度的創新上就受到很大的局限。鬼步舞能給人以極大的視覺沖擊和感官享受,但也是一項相對來說易于掌握的運動形式,零基礎的青年經過兩年左右的系統培訓和勤學苦練,基本上就能把鬼步舞的各種難度動作與技巧組合全部掌握。每一種運動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都要不斷地創新與變化,所以鬼步舞在保持獨特的動作風格前提下,必須加強難度動作與技巧組合的創新,使其更具對抗性、挑戰性、宣泄性,以滿足其自身發展的需要。
3.2場地經費因素
鬼步舞是一種新興的運動形式,由于起步較晚,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有待完善。目前最為常見的組織形式多是由鬼步舞愛好者自發組織的,在一些露天廣場或人員流動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的練習和表演,這樣做表面上看是對鬼步舞宣傳以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實際上更多的是出于無奈,因為現在有規模有獨立的練舞房的鬼步舞組織或俱樂部不多,而許多鬼步舞愛好者沒能力或沒必要租用專門的練舞房,所以他們主要是三五成群地在公共場合練習娛樂。
3.3缺少人文關懷
一項大眾體育運動項目在一個地區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它的開展與普及和政府管理部門給予的重視程度與支持力度是密不可分的。鬼步舞是剛剛發展起來的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如果政府能及時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把鬼步舞運動的發展放在全民健身的重要位置上,增加資金場地等硬件設施的投入,利用電視媒體、體育報紙、期紙雜志的宣傳途徑,并且廣泛地提高人們對鬼步舞的興趣和認識,使人們自覺地加入鬼步舞的健身行列中來,是非常有利于鬼步舞的發展的。
4.“鬼步舞”的發展策略
4.1鬼步舞商業化是發展的經濟基礎
4.1.1積極探索創建品牌性鬼步舞賽事的途徑
由于鬼步舞近幾年才傳入我國,目前為止還沒有全國性的鬼步舞賽事,但是鬼步舞本身所具有的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和對抗性,是其走向市場化、商業化,舉辦品牌性賽事的巨大優勢。舉辦賽事不僅能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宣傳效應,而且能反映出社會對其的認可性、正規性,從而提高鬼步舞愛好者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鬼步舞行列。目前鬼步舞要真正實現商業化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主要是宣傳和包裝力度不夠。只有多創建一些品牌性的賽事,加大宣傳力度,才能為鬼步舞產業的發展開辟廣闊的天地。
4.1.2鬼步舞副產品的生產與經營
鬼步舞副產品主要包括服裝、器械、書籍及音像MV制品。隨著鬼步舞的不斷發展,學習鬼步舞的人數不斷增加,這些副產品的銷量也必將出現蒸蒸日上的趨勢。流行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商業利潤,因此,各路商家成為鬼步舞文化最積極的推動者。副產品的生產經營應力求與品牌合作,依托品牌效應增加鬼步舞的知名度和宣傳力度。
4.2進入學校是鬼步舞長期發展的根本保障
4.2.1充足的學生保證了鬼步舞的后備力量
大學的學習相對于中小學來說壓力小得多,學生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充裕,主要是學習相對應的專業技能和參加自己感興趣的社團,這就給鬼步舞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且高校良好的師資和場館條件也為鬼步舞的普及奠定了基礎。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是時尚的弄潮兒,新事物是他們所追逐的對象,也更容易被他們接受,而鬼步舞所特有的刺激性、放縱性、宣泄性,能釋放人的心理潛能,減輕心理壓力。青年人本來就是體育運動的愛好者,對新奇刺激的運動方式更會一拍即合,所以將鬼步舞引進高校體育課堂,一定會受到學生的喜愛。
4.2.2深厚的文化底蘊利于鬼步舞文化的探索與傳播
學校是高素質人才最為密集的特殊單位,為鬼步舞運動的發展提供了環境、市場、指導老師、科研人員等重要條件,應該積極利用學校的優勢資源,注意吸引更多領域科研人員的參與。鬼步舞若能進入學校的體育教育,則必將吸引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對鬼步舞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與探索,促進鬼步舞的進一步發展。
4.3進入俱樂部是其發展大眾化的重要措施
鬼步舞要大眾化進入健身俱樂部是其發展的最佳選擇;我國有不同性質、不同檔次的健身俱樂部,可以使鬼步舞在不同的消費人群中傳播與發展。目前在我國比較有影響的健身俱樂部,像北京青鳥、英派斯、萊美等健身會館的很多課程,在編排上都加入了鬼步舞的元素。但畢竟鬼步舞是一種新興的運動形式,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它在俱樂部的發展相對于其他成熟課程,像健美操、街舞、瑜伽等還處于劣勢地位。鬼步舞在俱樂部發展大體分成三步:(1)發展初期,依托成熟的優勢課程帶動自身發展,也就是說將自身元素分散式融入有氧操、街舞等成熟課程中,讓會員有一個接受適應的過程;(2)發展中期,鬼步舞在俱樂部發展到一定階段,必將會贏得一定會員的喜愛,此時將鬼步舞元素從其他課程中進行部分分離,組合成具有鬼步舞特色的課程;(3)成熟期,自成體系,獨當一面,此階段鬼步舞將不再依托其他課程,有獨立的課程專業的教練在特定的時間進行授課。
鬼步舞是一種街頭文化的產物,自從傳入中國后,它的健身運動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精神內涵等經過反復論證以后,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同,但是,它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還未能得到足夠的關注與重視,國內對鬼步舞的理論研究尚處于一片空白,我在經過研究和整理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愚見,科學性與可行性還有待考證,更多的還需要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們肩負在提高鬼步舞技術含量的同時提升鬼步舞的藝術價值,以及讓鬼步舞融入到我國的文化中,發展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鬼步舞變體文化等重大的責任,這也是每一個舞蹈教育工作者都要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