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對學生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積累閱讀詞匯、優化教學設計、指導閱讀方法和增加課外閱讀量等對策,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 英語閱讀能力 培養方法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學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對于農村學校而言,學生入學的分數偏低,尤其英語水平較差,面臨著許多障礙和困難。農村中學在資源配置上與城市中學差距很大。有的學生因為基礎差而產生對英語學習畏懼抵觸的心理,有的學生一看到長篇幅的文章就采取放棄的態度,存在瞎蒙、被動式閱讀的現象。另外,農村小學普遍沒有條件開設英語課,有的雖開設了,但是流于形式。由于農村學生使用英語的環境面狹小、利用率低、資源缺乏、課外補充閱讀少且難以控制、詞匯量不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諸多原因,學生的閱讀能力遠沒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我們應該共同探討的問題。
一、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重視詞匯積累
美國語言學家Driller(1978)根據詞匯統計特征指出:如果我們認得25個最常見的英文單詞,平均每頁紙上的詞則會認得33%;如果認得135個常用詞,則為50%;如果認得2500個,則為78%;如果認得5000個,則為80%;一旦記得10000個,就可達92%。可見,閱讀能力的高低和詞匯量的大小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詞匯,則既影響閱讀速度,又影響理解速度,遇到生詞就無計可施,無形中失去了信心。目前大部分學生的詞匯量偏少,這是影響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首先,我們要教會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如構詞法(根據前綴、后綴、詞根記憶單詞);在語境中記憶單詞;利用聯想、諧音、同義反義記憶單詞;利用發音記憶單詞;對于課外積累的單詞,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單詞卡片,遇到生詞就寫在卡片上,每天翻出來看并隨時抽背。其次,要督促和落實學生背單詞,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意識地每天定時循環記憶和復習單詞,還可以采用分組、小測、競賽等形式。
二、優化閱讀課教學,激發閱讀動機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興趣是一種潛在的素質,它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在閱讀訓練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閱讀文章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所獲得的信息進行交流,這種交流不是被動地掌握語言形式或語言結構,而是有交際愿望和交際目的的。
在閱讀教學中可采用提問式、談論式、討論式教學法,運用激發—創造性教學模式,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習慣,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復述,即讓學生結合簡筆畫或掛圖,或關鍵詞、句,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情節和內容簡明地表達出來。有時教師也可以反過來讓學生根據內容畫出簡筆畫,并把自己的畫描述出來。
2.角色表演,讓學生將文章內容改編成對話形式,并加上動作、表演出來,讓學生有親臨現場的感覺。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把文章改編成對話,分別嘗試表演各種角色。也可將前后內容融在一起,編成一個完整的對話,復習前邊所學到的內容。這樣可以為學生創設實踐的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用英語交際,從而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3.積極啟發思維,讓學生大膽自行拓展文章內容,提出與文章有關的問題。在備課的同時,提前給學生設計一個經典話題。然后指導學生分組討論,他們會想出更多、更精彩甚至我們也未必想得到的方法。只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想象,他們就能根據所學的知識、信息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三、加強策略指導,提高閱讀能力
1.鼓勵學生快速閱讀,提高閱讀速度。
學生可以采用略讀、掠讀、跳讀的方法提高閱讀速度。對于一篇短文,首先克服逐詞閱讀,養成成組視讀的習慣。用眼睛掃描捕捉重要信息,不出聲,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先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而不直接查字典。精力集中在閱讀過程中,根據閱讀目的、讀物內容和文體調整閱讀速度,并利用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跳讀、略讀,鼓勵學生以快速閱畢為榮。常見有人閱讀時總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讀,且常伴有一些習慣動作:用手指、擺頭等,這些都是速讀的障礙。然后循序漸進,適當提高閱讀速度,增加閱讀時間,檢驗學生對全文的掌握和主題的理解程度,指導學生根據故事情節發展或以事件為中心,利用主題猜出全文主旨,再進一步提高速度和理解難度,以檢查其理解深度和欣賞能力。最后,讀的時候要少眨眼、不擺頭,只要眼球來回轉動就可以了。保持坐姿端正,書本應放到眼睛正前方,眼睛與書本距離保持同一視角,以盡可能多地攝入文字信息。
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每篇文章所包含的信息的方法是閱讀的重要技巧。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理解文章。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將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盡量通過上下文理解句子,不應過分在意對個別詞語的理解與否。如文章的第一段很重要,有時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即使遇到較難理解的句子,也要耐著性子繼續往下讀,等讀完全段或全文之后,往往會發現前面遇到的許多問題迎刃而解了。
2.增加課外閱讀量。
要想提高閱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閱讀,這就要求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營造閱讀的氛圍。同時,在挑選閱讀材料上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可以從做平時練習中的閱讀題逐漸過渡到看適合中學生水平的課外英語讀物。如《中學生英語閱讀》、《海外英語》、《瘋狂英語中學生版》、《21世紀英文報》。選擇閱讀材料時,要注意文章的長度和難度;文章過長且生詞過多,學生讀不懂,易失去閱讀信心;文章過短,達不到閱讀訓練的目的。另外,還要注意文章的趣味性、多樣性和可讀性,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并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引導學生開發和利用英語課程資源。
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對學生的教育不局限于課本,積極引導學生開發和利用廣泛的英語課程資源,學生們就能成為英語學習的主宰者,他們學習英語的過程也會是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過程。課程資源的開發是一個不斷變化、不斷突破的進程,新內容是與時代發展趨勢緊密相連的,但一定要明確任何教學資料都是為達到教學目標服務的,要學會以“萬變”應“不變”,即用不斷變化的課程資源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潛能得以最大限度發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非一日之功能奏效,只要每天堅持閱讀,日復一日,閱讀興趣自然就會得以提高;只要持之以恒,廣泛閱讀,就有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有利于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社會風俗習慣,以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潘國平.高中英語課外閱讀“五給”指導策略初探.英語教師,2008,(04).
[3]杜笑咪.談英語課外閱讀氛圍的營造.教學月刊(中學版),2008,(05).
[4]劉煜輝.運用合作學習原則開展小組閱讀.上海教育,2008,(06).
[5]王秋海.簡介美國英語閱讀課的改革.中小學外語教學,2000,(3上).
[6]鄧妮婭,郭新婕.培養與提高高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行動研究.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