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職高語文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并從學校的特點出發,直面學生現狀,合理使用教材,有效設計教學模式,恰當選用教學方法,以將語文能力培訓與專業知識傳授緊密結合起來。
關鍵詞: 職業高中 語文教學 教學改革
課程改革之前,有人對傳統教育做過這樣的生動描述:教室里一行一行課桌整齊排列著,一個講臺,一個老師,一支粉筆,墻壁上可能掛上幾幅畫。這樣的教育場所,是有利于“靜聽”的,它標志著學生們對教師的依賴性。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教育改革風起云涌,只“靜聽”是不符合以人的發展為宗旨的教育新觀念的。因而我們必須改革教育方面一切落后的方法和內容,改革不適合提高學習能力和教育水平的傳統體制,使教育更好地“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職高語文教育工作者對學校的發展、學生的成長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新形勢要求教師首先必須轉變教育觀念。
新的教育觀念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時至今日,有些教師還只把學生當做學習的工具,把教育過程看成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只注重處理以認知為核心的認識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習慣于沿襲過去的一套做法,對新的思想和觀念缺乏足夠的敏感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教師應該是改革教育現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積極實踐者,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形成現代的教育理念。
二、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現狀著眼,對教材選編、教學方法及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有效設計。
(一)職業高中主要體現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核心。語文課作為“基礎”、“載體”,與專業課密不可分,應體現出為專業服務的功能。我校在課程改革中,從提高學生的能力綜合性和能力實用性的語文教學目的著手,在各種各樣的版本中對教材進行了精選,我們所用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職教中心編寫的,這套教材體現出“側重讀寫,兼顧聽說,能力為本,訓練為主”的編寫意圖,具有時代精神和職教特點,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編寫體系體現出一定的彈性和可選擇性,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更便于教師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引領學生走進語文領域。
有了切合實際的教材還要面對現實。職業學校學生入學成績普遍較差,這對于重視基礎的語文教學而言,影響很大。我們從近3年新生入學考試情況分析中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根本達不到初中語文合格的水平。那么如何讓語文學科更好地為專業服務,讓學生掌握其應該掌握的知識呢?職業高中的學生對自己所選讀的專業很重視,也很有興趣,因此在讓學生學好選編教材外,應該依據學生所學專業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學校無論是選編語文課程還是自編校本,都應該以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為目標,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從實際出發,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重新組織,以取得實效。
(二)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學習。職業學校招生的對象是學習的弱勢群體,語文基礎差是不爭的事實。面對這樣一個語文學習的弱勢群體,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去教授他們,不但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反而會使他們對語文學習本來就厭惡的情緒不斷加深,形成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兩難局面。由此可見,職校語文教師要結合專業,進行實踐性教學。這樣才可能真正創設出自主創新性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參與的主體,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才能加深對所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如果把語文知識通過實踐的形式來學習,那么,學生經歷了語文知識的實踐過程,就能很好地掌握各個知識點。語文老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語文能力培養的實踐。如果是電腦專業的學生,教師可將學生個體的自主性與集體的整合性結合起來。把語文教學中的說、寫能力與所學的專業結合起來,這種“專業化”的教學方法,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又能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強化技能訓練。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學方法“專業化”要遵循它的原則,那就是“最佳組合”。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起作用的是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選擇“專業化”教學方法時應顧及具體教學目標的規定。對教學方法的優選和組合應注意它的針對性和啟發性,多樣性和選擇性,實踐性和遷移性。
基礎略好的班學習重點宜放在“讀寫并舉”上,可以把教材中有特色的篇目進行精讀,采用自學指導法、比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基礎差的學生不僅語文底子薄,而且普遍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需“以教帶學”。
總之,無論使用哪種具體教法,都應注意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并向專業化過渡。這就看教師的“導”的本領了。我們期盼的教法效果是“教是為了不教”,即教會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學生才會有駕馭知識的能力,有發展智力的基礎。
綜上所述,一門課程的教學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打破傳統教育的束縛,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在親身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發現、不斷創新,“教會學生學習”,不負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周慶元.語文教學設計論.
[2]洪亮.論文構建自主性發展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