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體現了“教”的有效性,又體現了“學”的有效性,學生的課堂活動對實現課堂的有效性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
為了真正幫學生減負,要最大限度地幫學生在課堂上解決盡可能多的問題,減輕學生課后的作業負擔,增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師應設法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調動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達到更佳的效果。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有效教學的基礎。
學生普遍喜歡那種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喜歡那種接近生活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是教學活動的重心,只有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多給學生思維的主動權和自主發現問題的機會,才能使學生勤奮思考,積極與教師交流,主動去發現問題、攝取知識,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不僅要把握重難點,吃透大綱、教材,還要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這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注重那些思維活躍、性格外向的學生或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對于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或學習后進生更要保持足夠的關注,多給他們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對因心理障礙造成口語表達較差的學生,課堂上可以給他們開口的機會,增加他們說英語的勇氣,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由易到難,讓他們從簡單的英語說起,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肯定和表揚,使他們產生上進的動力,獲得成就感。
二、合理利用合作方式,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實現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在近年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個體努力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學習任務。只有小組取得了成功,個人才能成功。合作學習特別強調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和課本為中心的局面,強調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主發展。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英語教學的發展,在課堂中,合理利用合作方式,能大大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很多時候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許多學生只顧自己思考,基本停留在獨自學習的基礎上,沒有真正地討論、合作。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參與機會多,自由發言機會多,而另一部分學生很少或從不發表意見等,因此我們要使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性別等都盡量均衡,對全班學生的分組進行認真研究設計,盡量實行異質分組,并且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等,每個成員可以輪流擔任,各成員各負其責。如,在學習八年級(上)英語中“Unit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一課時,教師可結合以前所學的知識和話題,提供給學生有關現在進行時態表將來的構成的內容,讓小組分別學習(1)進行時態。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句中通常有表正在進行的時間狀語,如:now,at the moment例句如:He is swimming now.(2)將來時態。表示按計劃或安排將要進行的動作。句中通常有表示將來的時間狀語,如:tomorrow,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等,運用這些詞語編對話,并在角色扮演中運用所學句式的交際用語。
三、堅持在英語教學中使用課堂用語。
有位學者說過:要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不被淘汰,就必須說英語;要走出英語困境,就必須練英語。這不僅鍛煉了教師,還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做到了,學生自然也會慢慢跟著做到,進而為學生今后的交際語發展奠定了基礎。老師在組織教學時,應做到語速快慢適中,語音標準,音調抑揚頓挫,態度和藹親切,肢體語言豐富,這樣才有利于形成氣氛濃厚的英語課堂。正確地運用英語課堂用語,能使教師自身語言輸出的情緒體驗與學生獲得的對語言信息的感受融合,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習得條件。在使用指令性語言時,老師要面帶微笑,如“come here”,“sit down”等,并使用禮貌語言“please”,語調盡量以升調為主。在運用評價時,老師要選擇最佳的表達方式,避免使用否定結構評價,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這樣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維護師生間和諧的關系。例如:在學生正確回答問題后,老師可以和其他學生一起豎起大拇指說:“good,good,very good”,即使出現錯誤,也可以說“good,but...”.
有效地運用課堂用語,能培養學生直接理解、直接學習和直接應用英語的習慣,并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教師在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體態語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體會,增強語感。這樣英語學習才能由不會到會,由會到懂。教師堅持使用英語課堂教學用語組織教學,有利于創造一種英語學習和應用的環境,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語言的趣味性、交際性,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目的。
四、分層教學,以人為本,增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為了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各項教學措施更具針對性,對每位學生負責,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我實行了分層教學制度。在課堂教學中,我把握課堂提問的策略,讓各類學生有輸出信息的均等機會。通常在學習新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帶動全體學生積極思維,利用知識上的不完善把問題展開,在突破重點、難點或概括知識時,發揮優生的優勢,使知識自成網絡,啟發全體學生深入理解。在鞏固練習時,及時查漏補缺,檢查后進生的理解程度,幫助他們進—步理解知識,縮短與他人的距離。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教學過程民主、科學、互動,教學主題知識和學生的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每位英語教師不僅要在理論上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的指導思想,更要把握好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在課堂實踐上注重教學過程的有效性,自覺地、創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