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將多媒體應用于物理教學,無疑對提高課堂效率,改善課堂氛圍,展示先進的科學技術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在現行的各級各類的評優課、展示課、公開課中,多媒體似乎已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下面我就談談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的體會。
(一)可以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以課堂教學為組織形式的教學活動,受到教學內容的制約,給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帶來了困難。傳統的教學手段多數情況下,是教師邊講、邊板書或輔以掛圖、模型、實驗等,在特定教學內容的制約下,為完成教學任務,往往出現教學的速度、密度、難度的控制不夠和諧,教學節奏不盡合理。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沒有更多的思考問題的時間,更談不上去主動發現,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強大的交互式處理能力是它的一大特性和優勢,對教學內容這一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方便。盡管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時,在備課、課件的設計和制作上確實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卻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上教師只要點按鼠標,就能在短時間里直觀、形象地展示新知識,又可以恰到好處地穿插舊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還可以進行與新知識有關的相關知識的介紹,以擴大知識面,同時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從而贏得教學時間,使基礎知識的講解更為詳盡,課堂練習和內容更為廣泛有趣,新知識的鞏固更為扎實,為減輕學生課業作業負擔提供了保障。
(二)可以克服實驗的不足,能直觀顯示原理,理解知識。
實驗法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能直觀明顯地反映事物的變化規律。教師通過向學生示范實驗來說明一些概念和規律,但由于所使用的實驗器具有時在反映問題時直觀性不夠,所使用的模型、圖片只能向學生展示全部物理過程的某一個或幾個狀態,學生可能知道了知識,但并不理解。應用計算機能處理圖像、動畫的強大功能,對物理過程進行模擬,輔助教學,可以更深一層地顯示物理原理。
在“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的教學中,學生有了滑動變阻器的概念,并且通過實驗知道了滑片停在不同的位置電路中的電流不同。但到底是如何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呢?學生對此依然很含糊。為此,應用計算機對這一實驗進行了模擬:閉合開關后,對滑動變阻器上有電流通過的部分用彩色顯示,學生可以直接觀察到接入電路的部分與上、下接線柱的關系。用動畫顯示滑動滑片時,接入電路的電阻線的長度(彩色部分)、電流表的示數、燈泡的亮度同時變化的情況。電路中電阻大小和電流的關系得到了直觀顯示,并與對滑動變阻器的概念的理解達到了統一。
二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會過分地依賴于多媒體,包括板書、實驗等都用多媒體取代,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一)多媒體展示實驗不能替代課堂演示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親身經歷和體驗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把大量的演示實驗用多媒體課件來代替,學生就僅僅成為實驗的觀看者、規律的被動接受者。學生就不能體會到實驗過程的樂趣,進而無法提高事物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及無法在實驗過程中生成一些其他無法預見的問題。例如在“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的過程中,如果單純地使用多媒體展示兩種等質量的不同物質沙和水吸熱升溫的過程,讓學生從設計好的課件實驗中去認識、記憶水在吸熱的過程中要比沙子升溫快,學生就對于這樣的事實表示懷疑,對于這樣的實驗,我們姑且稱之為偽實驗、假實驗。學生僅僅是去記憶,而不會如教參上所提到的思維認識發生碰撞,從而引發一系列的思考。然而如果用實驗探究這個問題,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沙子和水在吸熱相同的情況下升溫的多少卻不同,就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及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碰到一些生成性的問題。例如開始加熱的時候水升溫要比沙子升溫快及沙子的升溫先慢后快等,這些都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實驗缺乏實驗真實性的本質,缺乏動手操作的過程,以及不利于培養實際的動手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多媒體板書不能替代傳統的板書。
無論是傳統板書還是多媒體板書,都起著板書的一般作用,即都是為了輔助教師清晰、明確地表情達意,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深刻理解和加強記憶。好的板書能使教師保持清晰的教學思路,對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起到啟發作用。多媒體可以綜合利用圖、文、聲、像等多種信息表達形式,給學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使教學內容的呈現更加形象、直觀,且更美觀。同時多媒體板書的內容一般都是課前教師精心準備的,課堂展示省時省力,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教材以外的資料,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是我們不能片面地夸大多媒體板書對傳統板書的沖擊,多媒體板書所固有的弊端使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板書。多媒體教學中每一屏幕包含的信息量大,只需通過簡單操作全部內容便躍然“屏”上,屏幕交替節奏快,內容暫留時間短,學生思維參與度低,易使學生“信息超載”、“消化不良”。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對于每一節課輪廓、思路及中心都可以通過教師的傳統板書一目了然地反映出來,而多媒體板書只能展示上課內容的某一部分,而且容易沖淡重點。
另外多媒體課件雖然可以彌補教師書法不好的缺陷,但是多媒體課件呈現的都是印刷字體,長此以往會淡化學生書寫能力的鍛煉。傳統板書都是教師親手書寫,不僅讓學生倍感親切,而且教師良好的書寫態度對學生可起到良好的身教作用。
把多媒體引入課堂,對不同的課型,應采用不同的方式,正確把握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切入點,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出發點、參與量均應有所區別,我們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時,常常不是整節都用多媒體手段,有些教學內容需要利用較長時間,有些教學內容只需要利用多媒體輔助說明一個問題,插入一個片斷,也有些教學內容完全不需要。這都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來設計。因此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應在“輔助”上下工夫,充分發揮其輔助功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合理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