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思想政治課,大多數的學生會這樣說:“政治課枯燥、乏味,都是大道理,沒意思,難背。”學生們說的都是事實,枯燥、乏味好像是政治課的代名詞,那么,思想政治課為什么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呢?我認為,造成政治課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社會方面
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過程中,受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一段時間內,社會上重物質文明、輕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軟,形成了追求物質享受、感官刺激的風氣,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的泛濫,對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感覺政治課中的道理是“虛”的,個人實惠才是“實”的,因此,學生表現出了對政治課的不感興趣。層出不窮的腐敗現象,更使學生感覺理論與實際脫節,反差大。加上各種政治活動和集體活動中的形式主義,甚至弄虛作假,使學生認為政治課“假”。這些嚴重損害了政治課的可信度,成為影響政治課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二、家庭方面
現在在校學生的父母,普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子女的學習都是高標準、嚴要求。但出于各種原因,他們對子女的政治課學習要求只集中體現在一個字,就是“背”,哪怕是死記硬背,哪怕是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只要能及格就行,說到底是一種應付的態度。這不僅降低了學習上來自家庭的期望值,而且助長了學生對政治課的錯誤認識,直接影響到了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方面
應試教育下的教師教條條,學生背條條,考試考條條的模式還沒有根本改變。學生感覺學習枯燥無味,缺乏興趣,以至影響學習。
以上原因,集中體現在學生身上就表現為“厭學”。政治老師無力改變一些客觀因素,但并非無能為力,怎樣在現有條件下,盡力改變這種現狀,推進教學教育工作的開展,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要使思想政治課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我結合教學經驗,就思想政治課如何實施素質教育談一些體會。
(一)政治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教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扎實、要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教師素質,就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到下面幾點。
1.堅持學習,不斷豐富專業知識。隨著深化改革的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政治教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而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
2.勇于實踐,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教師除了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之外,還需勇于實踐,不斷提高業務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教師做到:(1)在言論上,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2)在舉止上,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教師要熱心善事,讓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在校園里、在學生中傳揚。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根據《中學德育大綱》規定: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較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課程。要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社會主義建設基礎理論知識,就必須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練的教學方法。讀、議、講、練的教學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讀是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提高讀的質量,結合實際,把握好重難點,提出讀的提綱,同時要精讀,讀懂,掌握基礎知識;議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的過程,教師要把握好主題,明確議題,開拓思維,適時引導,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激發探討問題的興趣,有效地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講是教師對關鍵問題的點撥,教師對重點知識給予精講,及時對學生糾偏,解疑;練是知識鞏固、培養能力的重要環節,對教學及時反饋,及時補缺,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構建知識體系。
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應根據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總之,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既達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得到統一。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課題,讓學生從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在社會教育的大環境中,使學生理解體會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去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要根據課題的需要,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訪問,到農村調查采訪,通過到社會訪問調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請進來,是據課題需要,請在社會主義實踐中作出貢獻,有代表性的人員到學校講課,作專題報告,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進行時事演講,這樣,使學習在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追求欲望,有效地提高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的素質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