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度概括性的古詩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強勁生命力,但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古詩的魅力并沒有完全展示出來,現如今,隨著電教媒體的普遍使用,古詩教學盡顯風采,古詩教學的效果得到了增強。作者提出電教媒體是古詩教學的得力助手。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古詩教學 電教媒體
古詩可謂中國文學史上一朵瑰麗的奇葩。千百年來,就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它以其遣詞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濃郁的詩意見長,是其他文學體裁無法相比的。傳統的古詩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感到比較吃力的。教師怎樣去領悟詩中傳達的韻味,怎樣把自己理解的意思完全地教授給學生,而學生的理解是不是跟老師一模一樣呢?是不是真正領略到詩歌那濃濃的韻味呢?正是上述的種種模棱兩可和不確定性,使古詩教學沒有取得好的效果。
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電教媒體的普遍推廣,語文老師在教學古詩時的困惑慢慢消解,可以說,在現在的古詩教學中,多媒體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真稱得上是得力的助手。
下面我來談談電教媒體在古詩教學中起到的實質性的作用。
一、創設情境,整體感知古詩傳達出的意境美。
現在的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對古詩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都很陌生,運用電教媒體可以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通過絢麗的畫面,鮮艷的色彩,悅耳的音樂為學生創設優美的詩境。這樣有助于學生較為迅速、深刻地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和傳達出的思想感情,從而真正地領會古詩的意境美。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情以物遷,辭緊情發。”清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情境教學是指依據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創設教學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全面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它是語文“樂學”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運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在形象的大小、遠近、虛實、動靜,抽象與具體之間實現轉換,而且能突破時空限制,有利于實現其他教學手段難以實現的“形真”。電化教學過程中通過形、聲、色、光的運用與結合,能夠有效地渲染氣氛,營造氛圍,激發學習情感,使得“情深”,引起教師、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強烈共鳴。情境教學講究意境深遠,講求意象,而電化教學則有利于意境和意象的整體展現,以達到情境教學的最佳境界。
如教學杜牧的《江南春》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江南春色的喜愛之情,我特意制作了一組春意盎然的圖片:有黃鶯在歡快地鳴唱;有一團團綠葉掩映著一簇簇紅花;有依山傍水的村莊和城鎮;還有微風中飄搖的酒旗。另外還給學生展示了煙雨蒙蒙中的眾多寺廟,這樣通過圖片創設一種情境,當學生看到這樣的圖片時不禁發出贊嘆聲:“好美呀!”無須再多作講解,聽到學生這般贊嘆,我明白了學生真正感受到春色的美,真的已經領悟到詩人通過作品傳達出的對江南春色的喜愛之情。美感的熏陶目標就這樣借助多媒體潛移默化地達到了。
二、指導朗讀,有效提高讀書效率。
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鳴的作用。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指導朗讀,在情感的調動、情境的創設、意境的復現都難以調動學生入情入境。電教媒體可使古詩文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讓其中的語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心里去,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我個人認為,一首古詩如果老師讀不出其中的韻味來,那么這首古詩的教學就失敗了一半,朗讀往往能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當我們教師無法做到最好時,多媒體的作用顯現了,借鑒優秀的朗讀示范,配上和諧的音樂,優雅的畫面,讓學生完全沉浸在示范朗讀中,認真地聆聽,慢慢地醞釀自己的感情,順其自然地就會模仿著讀出聲,這樣不僅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朗讀的能力,而且調動他們學習古詩的積極性,同時也為下一步古詩的教學營造一個非常良好的氛圍。
比如在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時,我先讓學生看畫面聽朗讀,聽著聽著,就有學生在小聲地跟讀,于是我就讓部分學生站起來大聲地讀,并讓學生談談聽讀體會?學生馬上答道:“這首詩首先把我們領到一個有陵墓的江邊,這樣的情景令人悲傷,隨著作者在向前行的時候,看到了桃花怒發的爭妍斗艷的場景,讓人眼前為之一亮,心情也變得興奮了起來。”這樣的聽,這樣的讀,這樣的想,古詩的教學就變得容易且更有成效了。
三、啟發想象,及時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有人認為:使用多媒體展示畫面,完全遏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因為畫面展示已經定格了詩文的內容,總讓學生認為這是真的。其實這是忽視多媒體對人的想象力和思維力的作用,適時地使用多媒體反而可以開辟更大的想象空間,從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比如我在教學古詩《暮江吟》第一句時,先播放配有優美音樂的一組圖片,學生邊聽、邊看、邊想。我問:“如果你來到這般景象中會有怎樣的感受?”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說:“夕陽西下,水面波光粼粼,紅綠交融,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仙境之中。”后來我讓學生領會三四句詩境時,關掉了聲音,讓學生一邊看新月當空的景色,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我啟發道:“詩人漫步江邊,留連忘返,此時此刻景色怎樣?詩人有怎樣的感嘆?”有的說:“太陽早已下山了,彎彎的月亮升起來了,地上的露珠在閃光,美極了。”有的說:“深秋的夜晚,露水不知不覺地灑下,直到月亮升起,月光灑向大地,才發現露珠閃爍,多么寧靜、多么和諧的夜晚呀!”……這樣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感受美,并積極地發現美、自由地表達美,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古詩教學當中,電教媒體還起著其他的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電教媒體確實給古詩教學帶來了很多的好處,切實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