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不僅要追求活躍的氣氛、豐富的信息輸出,更要追求高效,只有提高教學有效性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要充分認識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以教科書為藍本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包括學生、教師、教材三個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運用這三個基本要素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地開展課堂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受眾,了解學生應該從年齡特征、生活經驗、學科基礎、內在需要等方面進行。比如,學生對美術學習的哪些內容感興趣、美術知識和技能基礎如何、哪些內容很陌生、希望通過怎樣的方式學習美術、學生希望如何評價等問題,都是教師在課前應該掌握的。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應該做到三點: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對話,理解與包容等;美術教師應發揮在美術專業知識、人文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等方面的才能;具備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對教材的理解與掌握則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與編寫思路、知識體系與邏輯線索、學習要點與提示、學習材料與方法、學習過程與評價、范例,等等。
二、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首先通過示范提供給學生該繪畫過程的感性認識,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參與觀察、思考和分析,領會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的幾種方法,讓學生邊思考、邊選擇、邊模仿、邊體驗。如在講授《水墨畫的筆墨技法》時,對于課中涉及的中鋒、側鋒、逆鋒、拖筆等內容,單單通過口頭表述恐怕學生難以領會,只有通過教師的示范,讓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同時加上適當的練習,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特別要注意的是必須避免簡單的缺少學生參與的師講生聽和機械模仿,盡量彌補該模式可能造成的認識活動的不完整性的缺陷。
適應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在安排學習任務及各項教學環節時,要盡量考慮學生的差異,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機會在各自特長的方面表現其優勢,即讓他們有機會“露一手”,并給予積極的評價,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如在教學漫畫中給學生四個作業選擇,分別是:(1)根據生活中的趣事畫一張漫畫;(2)為理想中的自己畫一張漫畫;(3)為喜愛的卡通動物或者人物設計一個完整的故事;(4)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卡通畫并且臨摹一張。學生不用再為一道不愿做的作業煩心,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難度大還是難度小的作業,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輕松。
三、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
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為此,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課前要讓學生初步感知將要教的主題內容,讓學生在精心準備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體驗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每一點成功與滿足。比如,在學習《實用又美觀的生活用品》這節課前,我讓學生每人帶一件生活用品實物或圖片。一上課,先請學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生活用品為例說出喜歡它的理由(從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導出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接下來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上的圖例,師生共同分析,學生發表意見,教師做提示和歸納,教學生如何觀察和分析接觸到的工業產品,認識設計的成功和不足之處,提高他們的審美感受能力。此外,還可以對相關的藝術作品進行比較,找出不同的地方,以便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理解、觀察和剖析,在比較中加深學生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
四、運用多種教法,培養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培養興趣。直觀性的教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領會教學內容。如可經常收集、制作一些新穎、獨特的教具,展示給學生看,以引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收集的教具一般是指圖片和小型工藝品,用于欣賞,開闊學生的視野。大部分是名家名作和民間工藝精品,也有一些范圖、包裝盒之類。這種教具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渲染課堂氣氛、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有極大幫助。但這些精妙作品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還配有另一教具形式——自制教具,進行美術教學活動。
2.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興趣。學生雖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界限,通過多媒體馳騁中外、跨越古今,在美術的歷史長廊中漫步,在想象的自由天空下翱翔,將審美教育寓于“彈指”之間。漫畫教學時,利用電腦展示一個形象轉換成漫畫的動態過程,使學生清楚復雜的變形過程,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3.開展繪畫競賽,培養興趣。根據中學生好勝心的特點,比賽最能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適當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和展示的機會,恰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比賽活動,利用競爭來激發學生的作畫興趣,如課堂評價時,師生一起將優秀作品挑選出,及時給予鼓勵,并將其中一部分優秀作品貼于班上的“露一手”內,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4.賦予情感色彩,培養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動之以情,把學生的學習內容賦予感情色彩,這樣學生的學習活動就不會枯燥無味。比如,在美術課《面具》中,教師一進入課堂就播放一段外國狂歡節的面具錄像,渲染氣氛,并給學生以直觀感受。然后告訴學生,非洲人物臉上涂滿了花花綠綠的圖案,就像京劇臉譜,再介紹臉譜是“心靈的畫面”,它以大膽的想象,寫意式地勾畫出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再展示各種臉譜,最后讓學生分析非洲長老臉譜,激發學生的興趣。
當然,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進行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需要全社會的重視,也希望更多的學生能熱愛美術。在深入推進新課改的進程中,我們要不斷探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從而讓初中美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