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術鑒賞可以提高人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可以幫助人們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領域,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全部道德品質的塑造。總之,一個人的美術鑒賞力,是由他的藝術鑒賞、文化知識、生活經驗和理論水平幾個方面因素綜合形成的。
關鍵詞: 初中美術鑒賞 藝術作品 美術作品 美術欣賞
教學是在教育目的的規范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在我國,教學是以知識的授受為基礎的,通過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積極引導下,主動地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體力,陶冶品德、美感,全面發展。美術鑒賞這一學習領域,正是為了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在學生的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的過程中,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傳統文化,尊重外國優秀文明成果的感情和態度。
在美術鑒賞的過程中,鑒賞者是主體,沒有學生的主體行為,僅靠教師的講受,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美術鑒賞活動。美術鑒賞可以提高人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可以幫助人們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領域,而且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全部道德品質的塑造。
馬克思說:“藝術對象創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的大眾。”多鑒賞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就可以不斷提高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對美術作品看得越多,就越能鑒賞和欣賞美術。同時在美術鑒賞這一感覺與理解、感情與認識相統一的精神活動中,鑒賞者憑借美術作品的欣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認識,受到美的教育,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綜合素質,而且可以形象地了解廣闊而多彩的生活領域。
一、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
人類的一切認識都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但人們各種不同的對象所經歷的心理活動過程卻并不整齊劃一。欣賞藝術是一種特殊的認識,它所包含的心理活動就有一定的特殊性。藝術欣賞是由于接觸作品而引起的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也是一種通過藝術家去了解客觀世界的認識活動。
1.捕捉藝術初感。
所謂的藝術初感,就是欣賞藝術品時,所得到的最初感覺。當人們的眼睛接觸到一幅畫或一件雕塑時,便產生對它的形式或藝術形象外在情況的感覺。這種初感對人的視覺感官是一種新鮮的刺激,所以感受最為敏銳、強烈和深刻,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在藝術欣賞中,要充分憑借作品所給予感官器官最初的感受,敏銳地抓住其中細微而深刻的內涵,加以玩味思考,得到啟迪。藝術初感,可以成為一種強烈的心理觸動而形成藝術直覺,對欣賞的展開起到促進作用。由于欣賞者的素質、經驗、藝術修養不同,對藝術的初感也不同,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1)對作品外在形式敏感。如繪畫作品的形、色、線的排列組合、明暗,筆墨結構布局所造成的畫面的“力的圖式”,最初對人產生刺激,誘發出對形式的美感。這種對外在形式的感受,往往是經過一定專業訓練的人才能感受得強烈,這就是對繪畫本體的感受。這種感受對欣賞現代繪畫最為有利。(2)對再現性因素的敏感。欣賞再現性繪畫、雕塑,初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作品人物動作和表情而生發的。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總是最初就抓住欣賞者的眼睛。如希臘雕塑《拉奧孔》哀嚎著的表情和掙扎著的動作是如此。這些表情和動作正是這些作品的本質所在。(3)對作品氣氛的敏感。在欣賞者還沒有完全看清作品細節時,有時也能得到一種特殊的感受,那就是畫面透露出的一種感情氣氛,一種特殊的情緒。它能使你感受到畫中的感情是寧靜的沉思還是熱烈的幻想,是令人敬佩的贊美還是嚴峻的譴責。如在觀賞優秀的宗教畫之初,總給人一種宗教的神圣感、神秘感和崇高感,像中國的《敦煌壁畫》、歐洲中世紀的基督繪畫等。雖然一幅美術作品所蘊含的感情常常是很復雜的,但欣賞者根據自己的感受來發現它,在很多情況下,初感往往是比較準確恰當。要特別重視、珍惜藝術欣賞的初感。
2.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
欣賞美術作品進入第二個階段,須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其中包括創作意圖、思想、感情。欣賞美術作品還要了解美術家其人。欣賞美術作品時還要運用各種有關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藝術理論來加深對作品優美形式下隱含著的情感、思想、意念等深刻的內涵的理解。
3.進行藝術再創造。
美術欣賞中的聯想和想象,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活動。沒有聯想和想象,就沒有藝術的再創造;沒有藝術的創造,就沒有真正的欣賞。
二、美術鑒賞的方法
當代美國的沃爾夫、吉伊根認為藝術批評基本上有三種流派:第一種是日記式的通常也稱為感情式的、印象式的或自專式的批評,這種藝術批評是批評家主觀感受和個人印象的描述。第二種為形式主義的又稱內心的,內在的或自發審美的藝術批評,它描述藝術作品的特征和品質。第三種是背景主義的也稱藝術史的、心理分析的和思想藝術的批評,這一派強調影響作品形成特定形式或具有某種特別含義的因素或力量。
總之,一個人的美術鑒賞力,由他的藝術鑒賞、文化知識、生活經驗和理論水平幾個方面因素綜合形成。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主編.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劉錫山,謝宗昆,張福本主編.藝術概論與鑒賞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7.
[3]尹少淳主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