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學期開學的時候,我總是激動不已。手拿油墨飄香的教科書,又見那些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又有機會和那些知名作家敘舊,真讓我愛不釋手。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伏案靜思:十多年來的一線教學讓我深切地感受到閱讀能力是學生基本能力中較為重要的一種,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guān)系到閱讀教學的好壞?,F(xiàn)實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差距很大,老師平時花了好多時間可是學生考試下來還是怨聲載道。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呢?通過近幾年的課題研究,我發(fā)現(xiàn)在實際操作中可用如下方法,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前預(yù)習”不放松
在學習新課之前,一定要布置學生預(yù)習,完成以下的事情: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掌握音、形、意。整體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知道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情感。再讀課文,劃出美詞、精句,適當批注。還可提出疑問,做好標注,上課時向老師提問,全班交流。最后讀課文,思考延伸,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作者的寫作技法,哪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此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會提高,課堂的閱讀教學會變得輕松。
二、“課堂聽課”不走神
中學生畢竟年齡小,自主學習的意識還不夠強,雖然我們布置了較詳細的預(yù)習要求,可是還是有許多學生對預(yù)習時的疑難不能自行解決,這就必須老師在課堂上突出“講點”,課文中關(guān)于閱讀方面的重點訓練項目,需要教師“講”,如“聯(lián)系課文對美的詞或句的賞析”,再如“比較閱讀”等。一篇文章結(jié)課了,對文章的主旨、寫法、讀者的體會等的總結(jié)需要教師“講”。每一堂課都會有一個或幾個重要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學生能否記在腦海中,這就取決于課堂上“聽”的質(zhì)量。為了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教師不能把課上成呆板課,有時需要活潑些,比如講個笑話,說個故事、朗誦詩詞、一句話新聞等,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與本堂課的內(nèi)容相關(guān)更好。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對老師感興趣,也會愛上語文課。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痹趯W生的注意力都集中的時候,老師趁熱打鐵,把要講的內(nèi)容講授完,授課效果會極佳。為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還可以讓學生說說本節(jié)課你主要學到了什么,學會歸納,對說得好的學生適時地給予熱情的表揚和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聽課的習慣也會逐步養(yǎng)成。
三、“朗讀指導”不落空
語文老師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wù),那就是要指導學生朗讀,教會學生朗讀的方法。然而,長期以來,很多老師不重視朗讀課文,甚至有些老師在課堂上從不范讀,上課放錄音,讓學生跟著讀,或者讓學生自由讀。有些老師覺得學生能夠讀準字音,能夠處理好節(jié)奏就行了,還有些老師會在課堂上提示學生要“聲音洪亮、富有感情”等空洞的提示,這些朗讀指導都是無效的。其實,朗讀的技巧要落實到位,才有成效。在教學中,我重視朗讀時的語速、語調(diào)、語氣指導,重視對一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朗讀細節(jié)的處理,重視文章的時代背景。如高爾基的《海燕》一課的教學,著重指導學生讀出海燕的勇敢、堅強和其他海鳥的懦弱、膽小怕事等,對課文的最后三小節(jié)要反復朗讀,讀出斗志。其間,教師的范讀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好的范讀會帶給學生美的享受,激起學生對讀文的熱情,使學生模仿老師讀文時的技巧,在誦讀中體味主題、體驗閱讀的樂趣。只要學生愛上閱讀,就會積累好多的精篇佳句?!案褂性姇鴼庾匀A”,還愁什么閱讀能力不能提高,還愁什么文章不會寫呢?
四、“拓展延伸”不可缺
學生所學的知識最終要轉(zhuǎn)化為學生的一種能力,這樣才最有意義。然而,知識轉(zhuǎn)化為技能,必須通過大量的練習實踐才能形成。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閱讀知識和方法要變成自己的閱讀能力,光靠老師運用課堂上的幾篇課文和補充的閱讀練習是不夠的,還必須讓同學們多讀書。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材料很多,如報紙、雜志、小說、詩歌、散文、名著、作品集等,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的。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在實踐中鞏固學到的閱讀知識、技巧和能力,并能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我們還可以安排學生每周一次走進學校圖書館,可以在班級成立圖書角,可以通過作文課向?qū)W生推薦美文和教師的“下水文章”和同學的佳作,還可以讓學生寫一定量的隨感文。種種途徑,都是為了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眼界,同時又對課文進行了補充,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得以提高。
五、“復習鞏固”不能忘
子曰:“溫故而知新?!睂W過的東西需要不斷鞏固,才能學到新的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遺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由此可見,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知識如果不及時的復習,將會遺忘,更談不上學到新知。因此,加強復習鞏固至關(guān)重要。復習鞏固可分為當堂鞏固和課后鞏固。教師可以準備一些閱讀練習進行當堂檢測,或課后讓學習小組對課后閱讀練習加以討論交流,一個單元學習完了,對這個單元精心設(shè)計閱讀題。我想,只要不忘鞏固,方法得當,學生不僅能夠牢固地掌握舊知,還能夠輕松地學習新的知識。
六、“閱讀心理”不忽視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這真的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好事。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常發(fā)現(xiàn)學生的書讀了很多,但是成效不大。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是不正確的閱讀心理在作怪。有些老師和家長往往是圍繞考試要求,讓學生有選擇地閱讀,有的學生就看家長、老師提供的資料,把它作為閱讀的支柱,縮小了閱讀的范圍,學生的思路也變得狹窄了。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還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中學生處在一個情感的波動期,學生會對某一類作品一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會認真讀,不感興趣的就冷落了,哪怕價值再高也不想去看一眼,更談不上細心品讀了。就是讀,也是走馬觀花,到最后還是腦海里空白一片。這些閱讀心理都是不健康的,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大講特講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想方設(shè)法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閱讀心理,讓學生在閱讀中愉悅,在愉悅中學到知識,陶冶情操。在教學中,我提倡博覽群書,讀書要思考、要質(zhì)疑、要圈畫摘錄、要寫出感受體會并與他人交流,好的書更要反復讀,讀出滋味,讀出精彩。
事實證明,以上做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只要我們用好它,一定會大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