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運用新課程教學理念,挖掘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潛能,極大地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去學習物理知識,充分體現物理知識的作用,享受快樂學習的樂趣,進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下面,筆者就對瞄準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以供讀者參考。
一、研究課程標準,把握教學尺度
教學實踐證明,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也是物理知識的檢驗與實踐。新課標特別強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這是物理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另外還要注重以人為本,發展他們學習潛能,同時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突出、關注學生的發展。要充分體現學生觀、教師觀、學習觀、師生觀、課程觀、教學觀和評價觀等,用好新課程教學理念,不能空中樓閣,深入挖掘新課程標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時,我們還要挖掘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把握教學尺度,重視引導學生善于去“發現”、“獵取”和“洞察”新知識,另外教師要做到:準確有效地把握知識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并能很好地控制哪些是定性掌握的知識點和定量掌握內容,這樣就能做到有章可循。這樣才能在課堂活動中把握教學的重點、滲透高考熱點,并能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
例如;在探索楞次定律教學時,為了有效,筆者首先按照課標要求,應讓學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能量守恒定律在電磁感應現象中的反應,能判斷感應電流方向,解答有關問題,掌握右手定則,體驗實驗探究過程。為此,筆者為學生提供下列實驗器材:線圈,電流表,磁鐵,電池,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等必要器材,之后,以探究實驗為先導,引領同學們在小組里自主探究。在分析實驗現象的基礎上,組織合作、交流、討論,通過合作學習,啟發學生自己體驗歸納總結出: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磁場及其磁通量的變化之間的對應關系。此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自主探究熱情,讓各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并且仔細觀察實驗現象,進而認真地概括總結出本節課所學知識,這樣能有效地使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達到優化課堂教學之目的。
二、重視能力目標,注重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旨在培養學生能力,注重以人為本,以發展能力為目的,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他們。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同學們體驗到自由、平等、尊重、信任,當然,我們對他們要“信得過”“放得開”,有時可以適當地設計一些開放問題,讓他們在小組里自主探索研究問題。同時,實行鞭策和鼓勵,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另外,我們要善于誘導、啟發,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強烈的求知欲望,并在小組里比學趕幫,形成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高漲的新局面。
教學中要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設計不同層次的能力目標,讓各層次學生盡可能自己去獲取知識,教師就要在融洽、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中,只作為誘發者、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激發他們敢想、敢說、敢問,讓同學們學會發現、提出問題,并逐步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課堂更加充滿活力。
例如:在探索力的分解教學時,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能力,筆者提出這樣問題:桌面上現有一個沉重的大砝碼,若用細線把它提起來,問同學們用一根線易斷還是兩根線易斷,讓同學們去充分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體驗,同時組織學生在小組里進行反復實驗。這時,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的小組說:一根線易斷;有的小組說:兩根同樣的細線易斷。學生爭論不休。此時,筆者讓得出兩根同樣的細線易斷的小組學生上臺演示。該小組學生上臺演示時,有意識地使兩線間有一較大夾角去提,線一下就斷了。同學們非常驚訝。采用此方法,一方面是讓同學們在想象中,對所學知識得到了進一步體驗,另一方面能夠很好地達到能力目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瞄準能力目標,優化課堂教學。
三、找準分層目標,重視學法指導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師要教會學生怎樣去學好物理知識,怎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怎樣用物理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問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引導他們進行知識的歸納、總結及查漏補缺,逐步建立知識網絡,有效幫助同學們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學會反思。只有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成為善學者,才能真正成為學習主體,才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為此,我們在平時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認知水平,找準分層教學目標,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去激發他們學習物理興趣,重視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概念的學習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等進行引導,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感到學物理有趣、好學。
請你說出它們的含義及區別和聯系?
同學們在層次目標的推動下,加之,筆者要求他們在小組里進行探索、討論自主解決,在小組里對每個問題進行逐一思考、分析,同學們運用對比方法,很快地建立前后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好地突破了重點和難點,有效地掌握了本節課知識點,并巧妙地運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瞄準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并要運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多元創新品質和動手操作能力。結合教材,盡力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引發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有效激發他們自主探究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