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呢?作者主要從建立課堂氛圍、提高教師魅力、巧設臺階降低難度等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課堂效率 提高方法
經過幾輪的高中物理教學,我體會頗多。學生常常抱怨:“物理太難了,物理太枯燥了,物理太抽象了。”老師們也常常感嘆:“現在教書越來越不好教了,學生越來越不好管了,厭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了……”加之新課標的實施,新教材的推廣,對物理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對自己和學生的角色變化和遷移都感到很難適應,一堂課下來,要么感覺很累而且教學效果不好,要么感覺教材處理得很浮,沒有達到應有的深度。我作為一名一線的物理教師,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總結了一些經驗,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在教學中的所思所感談談體會。
一、營造民主、對等的課堂氛圍,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課堂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中。課堂上我們要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最新成果,多去尋找一些能夠引起大家思考欲望的切入點,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開展教學。在做總結課的時候,老師尤其要注意發散思維的培養,因為目前高考物理非常注重把學過的知識應用起來,所以要注意引導學生把物理知識與日常生產、生活相聯系,這樣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先進的教學媒體走進了課堂,為我們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了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投影儀、計算機等先進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傊處熢诮虒W過程的各個環節,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實施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并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要一視同仁,堅信每位學生都是可以塑造的,每位學生都是可以進步的。不能帶著個人感情,戴著有色眼鏡對待學生,這對提高后進生的興趣而言尤其重要。物理課堂上老師要樹立民主意識、平等意識、尊重意識。其實師生之間的尊重是雙向的,播種尊重才能收獲尊重,多一些民主對話,多一些換位思考,對后進生的進步是非常關鍵的。
二、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自身魅力。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苯處煈训谝惶梦锢碚n導演得很精彩,使學生聽得或參與得很投入,認為聽老師上物理課是一種享受,從而感到高興和愉快,并認為物理不難學,由此產生一種想要學好物理的信心,這樣就初步建立起了學好物理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然這是建立在教師對物理教學有濃厚興趣基礎上的,因此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不斷加強專業學習,隨時補充新的教學理念,還要不斷地補充和學習其他知識,比如你很精通電腦,而且在上課時能穿插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再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智能電器進行分析。這樣一來,學生覺得新鮮,很好奇,對老師很欽佩,就增強了對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運用通俗化的教學藝術,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物理就像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他們會不感覺到物理是抽象的,而是比較容易的。這樣學生就主動地愿意去學習物理。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前下一番苦功。
三、巧設臺階,降低梯度,突破難點。
泰山雖高,但一般人都可以翻越;懸崖峭壁雖不是很高,但一般人如沒有特殊的工具和一定的訓練是翻不過去的,也就是說,只有不可逾越的臺階,沒有不可翻越的高山,所以搭好臺階,降低梯度,在教學中顯得很重要。比如在《電動勢》一節課教學中,我就針對電動勢這一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設計了多個問題,層層深入,最終得出電動勢的定義,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梯度關鍵在于教師應當切實了解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同化。為此,要求備課時細心捉摸高中教材所研究的問題跟初中教材曾研究的問題在言語、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類比,找出存在的差別和內在的聯系,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差異,確定課堂教學中如何啟發與指導,使學生順利地利用新知識同化舊知識。如講彈力,在初中階段只提彈簧伸長與外力的關系,也講了壓力的大小,但都沒有涉及產生彈力的原因。高中教材講彈力,不僅要分析產生的原因,而且要討論彈力的大小及它的方向。這就比初中學習的知識抽象,難度也大。那么如何促使知識的同化呢?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在課堂上再現彈簧伸長與壓縮的形式,分析彈力產生的彈力原因和方向,然后演示其他物體產生形變而產生彈力的現象,目的是利用舊知識鞏固新知識。最后做微小的形變的試驗,最終得出物體之間產生彈力的條件。這樣的教學方法及過程跟初中教學銜接起來,又滿足了高中教學的要求。再如講示波管原理,可設計多個問題進行討論,從而減低難度,促進理解。
四、多做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多觀察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及提出問題的能力,實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是極其關鍵的一個環節,做好實驗直接關系到一堂課教學的成功。因此學生要真正掌握比較抽象的物理理論,光靠老師口述講評還不行,這樣很抽象,學生想象不到具體的物理情景,理解起來就非常困難。如果我們把理論回歸現實,用實驗來展示給同學們看,這樣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理解起來就很容易了。除此之外,物理教師還應自己動手,制造一些簡單的物理教具,特別是學生難以理解或容易產生錯誤概念的地方,應反復琢磨,想方設法制造簡單的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在這方面,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一段話:“實驗的教學價值時常與儀器的復雜性成反比,對學生而言,那種自己做的,常引起錯誤的實驗儀器,比仔細調整過,因而他易于相信它而不敢弄壞的儀器,學到的更多?!边@對物理教師和學生都是很好的啟發,慢慢地,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形成了對物理學習的強大動力,想要進一步學好它。讓同學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樣比老師純粹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非常深刻且知識不容易遺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樣不但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同學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五、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現代的孩子在家都是在父母手中捧著長大的,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表情都有可能傷其自尊,甚至導致學生有不良的心理傾向。在講臺上是老師,課后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有話對你說,不管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要認真聽學生對你說的每一句話,要知道這就是他對你的信任,他也把你當成了朋友。有了相互的信任之后,學習就不再是負擔,而是相互支持,相互幫助。所以一定要使學生信任老師,教師多用鼓勵的言語與學生交談,用適合年齡特點的語言表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得當,就會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厭學情緒,使學生轉變對老師和物理學科的看法,從內心對物理學科產生積極的態度,所以思想教育是物理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對學生學好物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認為,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從教學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關鍵要博采眾長,綜合運用,合理組織,并在教學全過程中貫徹啟發式,讓物理教學過程始終處于一定的問題情境之中,使之成為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利于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在把握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做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真正地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