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陜西省為例分析中國區域農民財產性收入差距變化趨勢與原因,進一步縮小農民財產性收入差距,創造條件讓更多農民擁有財產性收入。
關鍵詞:農民;財產性收入;陜西省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6-0049-02
2010年,中國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為202.25元,而陜西省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僅為97.02元,陜西省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伴隨西部大開發的號角,通過以陜西省為例研究區域間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差異,對政府和學界解決西部地區三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是解決農民增收的新思路。
一、實證對比
截至2010年,東部地區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為358.46元,中部地區111.45元,西部地區113.62元。東部地區明顯高出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較為接近。并且,東、西部地區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差距已由2005年的110.41元擴大到2010年的244.84元,擴大了2.2倍(如圖1所示)。陜西作為西部大省,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從2005年的56.92元增加到2010年的97.02元,增長了70.45%,但是明顯地可以看到,與東部地區的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差距仍較大,并且差距有擴大趨勢。
2010年,中國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和江蘇,其數據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排名后五位的省份都來源于中國中、西部地區,人均未超過100元,陜西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五位(如表1所示)。
二、原因分析
1.陜西農民收入水平較低。財產性收入獲得的首要前提是擁有財產,即對動產與不動產的擁有。先有財產,后有財產性收入。陜西農民財產積累是財產性收入的源頭,制約財產積累的決定性因素是收入水平的高低。如果總收入水平較低,農民的絕大多數收入就會用來滿足家庭的開支需要,為此可以用來獲取存款利息的本金,進行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資產投資的資金就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增加[2]。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政府扶持力度大,中、西部地區農村生產力落后,經濟發展緩慢。自2005—2010年中國東部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明顯高于陜西省(如圖2所示)。陜西省地處中國西北高原,地理環境不佳,工業化程度較低,絕大數農民形成了靠天吃飯,收入水平較低,增長較慢,財產性收入來源十分有限。
2.陜西農村金融發展落后。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在東部地區成立后,為當地居民帶來了股市交易浪潮,資本市場異常活躍。財產性收入的獲得可借助資本市場,進行股票、基金投資獲取股息與紅利。金融市場是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關鍵影響因素。西部地區農村證券市場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鎮和農村幾乎沒有證券市場,大部分農村僅有少量的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難以獲得股票和外匯市場的信息。農民要想通過金融市場獲取投資途徑以得到財產性收入是非常困難的 [3]。陜西省以戶縣為例,2009年7月末,全縣共有金融機構8家,營業網點88個,從業人員 1 019人;郵政儲蓄網點20個,從業人員103人;保險公司6家,從業人員119人;并且該地區的農村金融市場呈現營業網點持續減少,金融服務弱化,金融產品單一的特征 [4]。
3.陜西農民理財觀念淡薄。陜西是中國農業生產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但是由于受傳統農業的影響絕大多數農民思想較為守舊,再加之一些西部地區的農村地處偏僻,信息不暢通,農民接收新生事物緩慢,投資理財觀念較為淡薄。大多數縣鎮的農民即使有剩余閑散資金也是“壓箱底”,少部分農民將錢財存入信合,也是活期存款的形式。
三、政策建議
1.提高陜西農村生產力。關注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加大三農問題針對性研究。提高陜西當地農村生產力,使得農民的家庭經營純收入得到明顯的增長。政府應為農民招商引資,加大扶持力度。另外,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減輕農民負擔,使農民有所結余,才有利于農民積累財產,增加財產性收入。
2.發展陜西農村金融市場。在現有的農村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陜西地區的農村金融市場。首先,支持和鼓勵一些信用度較好的證券公司進入鄉鎮,由存款機構代理農民進行投資理財及辦理保險業務,引導農民充分參與證券交易、基金投資、保險投資等。其次,農村金融機構還應根據農民自身的特點創新一些起點低、便于操作、風險小、收益高的專門針對農村金融市場的投資理財產品,增加專為農民的金融理財服務,從而為農民擁有和增加財產性收入創造便利的渠道[3]。
3.加強陜西農民投資理財觀念。陜西地區開放程度較低,農民理財觀念淡薄,知識水平普遍較低,這種狀況顯然不利于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第一,陜西地區的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在農村擴建一批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平臺,通過這些渠道為農民宣傳理財常識,也可以使農民及時獲得投資信息,引導他們從存款保值向投資生財轉變。第二,金融機構也應深入到農村中去,為農民普及金融知識,樹立理財理念,傳導國家金融發展形勢,提高農民的投資理財水平與風險識別能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
[2] 任芳,謝安.陜西省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1,(25).
[3] 任維哲.西部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的融資條件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18-22.
[4] 王文謀.農村金融服務狀況調查——以陜西省戶縣為例[J].西部金融,2010,(3):76-77.
Analysis of Trends and causes of Farmers’ Property Income Gap Changes
——Take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ONG Hong
(Shanxi Academy of Governance,Xi’an 710068,China)
Abstract:With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analyzed regional farmers’ income gap property changing trends and reason,further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farmers property,create conditions so that more farmers own property income.
Key words:farmers;property income;Shanxi[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