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危機時代,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對推動新疆服務外包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新疆發展服務外包業優劣勢的分析,針對商業環境有待優化、人力資源的缺乏、政策扶持的相對力度有待加大、企業經營者對服務外包業認識不足等問題,提出了發展新疆服務外包業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新疆;服務外包;優劣勢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6-0150-03
目前,受后金融危機時代結構調整的影響,跨國公司開始了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服務外包已成為跨國公司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全球一千強企業中,已有95%制定了離岸服務外包戰略。在當前全球面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時,對中國而言服務外包是新機遇,中國政府已確定商務部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主管部門,這是政府支持該產業的重要制度安排。
一、新疆發展服務外包的意義
在全球以及中國東部地區快速發展服務外包的形勢下,新疆發展服務外包工作相對滯后,服務外包作為當前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對發包方、承包方等都是一個雙贏的戰略選擇。
1.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將會優化我區對外貿易結構,加快我區企業“走出去”步伐,提高產業國際化程度。新疆作為中國西部區域經濟的增長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通過承接國內外企業服務外包業務,將資源配置和市場等擴大到國內外,必將有助于新疆擴大對外開放,快速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
2.助推經濟結構調整。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必將逐漸成為我區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抓手,成為烏魯木齊市和喀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突破發展瓶頸、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重要手段,成為推動首府烏魯木齊市產業結構的優化的重要助力。
3.促進就業增長。承接服務外包有助于緩解我區就業壓力,解決人才就業問題,同時提高居民收入,擴大內部消費需求。居民消費需求將帶動一些消費品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從而創造更多較高收入的職位,培育較高收入人群,這又是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發展的基礎。2010年底,新疆總人口2 181.33萬,就業人數僅為894.65萬,服務業就業人數323.77萬,而通過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將擴大現代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能力,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促進解決新疆就業難的問題。
4.促進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新疆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以計算機及信息、金融、保險、咨詢、會展、專有權利使用和特許經營等為主的新興服務貿易從無到有。服務外包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領域的逐步拓寬,將會促進我區服務貿易的增長,尤其是信息技術外包(ITO)已經逐步成為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新增長點。
5.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和質量。承接外包將使跨國公司更為依賴國外市場,有助于承包國/ 地區進一步吸收外商投資。新疆2010 年實際利用外資2.37 億美元,但僅占全國利用外資規模的0.23%。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將進一步促進吸收外資規模和水平的提升,成為我區“引智”的重要渠道。
6.帶動關聯服務需求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將加快我區信息化建設進程。同時,產業內技術進步產生的外溢效應顯現,帶動傳統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關聯服務需求產業發展水平的持續提升。
二、新疆發展服務外包的優勢
1.區位優勢顯著,潛力巨大。新疆與周邊8個國家陸路接壤,擁有17個沿邊一類口岸和12個二類口岸,使其形成了陸地、航空交叉,公路、鐵路、管道并舉,沿邊、內陸互補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口岸對外開放格局。新疆與世界14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關系,對周邊國家經貿合作具有明顯的地緣、人文、市場優勢。隨著新疆外經貿事業的快速發展,對外開放的硬、軟環境日益改善,新疆已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加強與中亞及俄羅斯等國經貿合作的前沿,發展服務外包潛力巨大。
2.軟件和信息產業發展方興未艾。新疆具有多民族語言的優勢,這些民族語言與中西南亞各國語言基本相同,在發展多語種軟件服務外包優勢明顯,已經形成了獨有的特色和顯著的優勢,2009年新疆烏魯木齊榮獲“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年會”軟件服務外包產業最具潛力城市獎。2007年新疆規模以上軟件企業84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0.7億元,從業人員年末數5 847人。系統集成企業300多家。新疆軟件園已于2010年8月奠基啟動,目前主體工程正在建設中,軟件企業產業化基地也將陸續建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新疆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必然迎來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時期。
3.石油工程和信息技術服務前景廣闊。新疆油氣資源豐富,石油預測資源量200多億噸,占全國陸地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預測資源量10余萬億立方米,占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石油石化產業是新疆經濟發展的龍頭。自治區先后批準鄯善、庫車、克拉瑪依等13個石化、化工園區,這些園區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環評等都已基本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展開。一批從事油田助劑生產和技術服務的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借助中央企業對地方外貿企業開放境外中高端技術服務市場的契機,相關企業不斷拓展在中亞工程技術服務領域的市場份額,中亞工程技術服務基地建設初具規模。
4.研發設計的產業基礎初步形成。高新技術和加工制造業基地建設日臻成熟,立足于新疆本地特色優勢的風電、家具、食品加工等產業的研發設計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優勢逐步建立。新疆美克家具股份公司、新疆中亞食品研發中心等一批立足新疆本地優勢的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等企業都建立起了公共研發服務平臺,針對美國市場、中亞市場的產品設計研發,知識服務外包(KPO)能力不斷提升。
5.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體系。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國家、自治區先后出臺一系列傾斜性政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促進貿易和服務外包的政策支持體系。各省、地區對新疆的對口支援等為新疆服務外包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障。目前商務廳正在研究制定《新疆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特別強調了新疆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工程建設項目。隨著中亞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區域間合作不斷加強,必將推動和促進新疆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新疆發展服務外包的劣勢
盡管新疆具有發展服務外包的諸多優勢,但因服務外包起步較晚,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基礎薄弱,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自我發展的能力不強,除了本地政府與外包企業自身的努力,還急需國家和兄弟省市的支持。
1.服務外包尚處起步階段,與國內外發達地區有差距。2011年2月,全球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公司發布外包目的地吸引力指數,指出成本、人文、技能、基礎設施、商業和政治環境是發包商選擇接包地的關鍵考慮因素。在中亞地區,新疆在基礎設施建設、商貿服務、人文環境等方面是有一定優勢的,但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優化。由于新疆服務外包近兩年才起步,在市場化和國際化方面不僅與國際服務外包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與中國內地服務外包發達地區也有較遠距離。
2.服務外包企業集中度不高,品牌知名度低,競爭力不足。企業數量是服務外包城市產業規模的基礎。服務外包企業數量不多、產業聚集化程度不高,制約了新疆服務外包業發展。受地緣因素影響,我區軟件企業主要面向中亞市場,總體上處于低成本競爭階段。此外,中亞國家對新疆軟件外包企業缺乏了解;同時,我區企業對于自身能力缺乏認識,很少企業獲得承接軟件外包所需的高級國際資質認證,缺乏強有力的品牌,未能有效消除國際客戶對新疆外包企業的主要顧慮,無法形成一定的競爭力。
3.服務外包人才缺乏,從業人員規模較小。人才仍是制約城市服務外包業發展核心。從業人員規模,是衡量服務外包城市產業規模的重要指標。新疆現階段從事服務外包人才缺乏,綜合能力、應用能力較強的軟件人才不足,中間技術人才也相對不足,而對技術要求不高的低端普通軟件人才數量較充足。此外,由于文化差異,我區相關從業人員對于西方商業理念缺乏了解,并且缺少具備全球戰略眼光和領導承接大型軟件外包業務能力的管理型和技術型高素質復合人才。
4.生產性服務需求不足,服務外包意識較弱。目前新疆制造業生產方式落后造成生產性服務需求不足,服務外包意識較弱且涉及面窄;生產性服務業總量不足,發展滯后,效率低下,缺乏競爭力。因此,新疆大力發展金融、保險、電信、會計、技術服務、咨詢、RD、物流及交通運輸、信息服務等領域的生產性服務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對新疆發展服務外包的幾點建議
1.明確服務外包產業定位。明確服務外包的定位,在明確界定概念的基礎上制定鼓勵服務外包發展的具體政策。一方面積極促進以信息技術外包為主的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園區建設,出臺服務外包型園區優惠政策,支持軟件園、文化創意產業園、IT技術研發產業園等建立和發展。根據我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新疆軟件業要努力實現“321”戰略目標(即三個中心、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的總體目標)。“三個中心”是把新疆建設成為中國多語種嵌入式軟件技術研發中心、多語種自主知識產權軟件研發中心和多語種離岸服務外包支撐服務中心;兩個基地就是把新疆打造成為“國家多語種軟件產業基地”和“國家多語種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基地”;“一個橋頭堡”就是把新疆建設成為中國軟件與服務業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石油工程和信息服務等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根據中石油在新疆的發展規劃,未來十年,新疆將構建“四大基地、一條通道”。依托石油產業發展的智能化、數字化油田建設步伐也在加快。采用大規模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實現勘探開發生產智能化、現場控制智能化和生產決策經營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一批為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海外資源開采提供技術、工程、運輸、儲(下轉157頁)(上接151頁)備服務的企業,如:中石油集團西部管道有限公司、新疆準東石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迅速成長,針對中亞國家的石油工程和信息技術服務的外包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2.建立全方位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全方位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體系,大量培養適用不同行業、擁有不同技能、不同技術層次的服務外包從業人員及掌握國際服務貿易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引導高等院校針對人才市場需求設置相關專業,確定招生規模。定期進行服務貿易與服務外包相關知識培訓,為各級政府管理部門介紹服務外包前沿發展動態,提高管理水平。借鑒內地經驗,引進國內外優秀培訓機構、研發中心進駐新疆,或與國外培訓機構合作培養服務外包技術人員,通過合作培訓途徑使更多從業者獲取網絡工程、數據庫、軟件研發等IT業界認證證書。以建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體系為先行措施,突破制約新疆服務外包產業的瓶頸。
3.重點開拓以中亞為核心的服務外包市場。新疆發展服務外包業務,主要目標市場是中亞國家市場。新疆與中亞五國在人文方面具有相似性。居民生活習慣、語言、民族風俗等相似,易于溝通。在產業上具有互補性。未來,新疆對中亞地區在軟件與信息產業、立足于本地特色優勢的風電、家具、食品加工等產業的研發設計服務外包產業前景廣闊,對中亞的石油工程和信息服務等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上優勢顯著。
4.加強外包企業自身實力,提升國際接包能力。針對我區服務外包市場上從事外包業務的企業規模小、實力薄弱等問題,我們應加快行業整合速度,突出企業比較優勢,擴大企業規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實現規模經濟的服務外包企業,并且盡快培養出新疆服務外包龍頭企業。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從新疆具有優勢的多語種嵌入式軟件開發、信息系統運維等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拓展到涉及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數據管理、供應鏈管理業務方面的業務流程外包(BPO)和以產品研發、工業設計等為主的知識流程外包(KPO)業務。此外,可以借助外資力量,通過引入外商直接外資,成立中外合資外包企業。在解決資金問題的同時,學習國外先進的經營和管理經驗,掌握國際外包市場的信息和動向,增強國際競爭力。
5.抓住機遇,積極承接東部產業向西轉移。新疆應抓住機遇,依托優勢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既盯住國際市場,也重視市場潛力更為巨大的國內市場,積極承接東部產業向西轉移。新疆必須緊抓東中西部交流與合作、“萬商西進”、“外資西進”、對口援疆(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全國19個省市和國家30多個部委對新疆開始了新一輪經濟支援)等大好機遇,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打造東部地區服務外包承接地;在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同時,又可通過東部地區承接發達國家服務外包業務。
參考文獻:
[1] 江小涓.服務全球化與服務外包——現狀、趨勢與理論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王習農.關于新疆發展服務外包的若干設想[J].實事求是,2011,(4).
[3] 何駿.聚焦中國的服務外包[J].經濟導刊,2008,(5).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