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暗示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暗示對人的生理及心理作用也早已被一些生理和心理學家的實驗所證明,在運動競賽中,成功的暗示可以鼓舞士氣,增強信心,對比賽產生安全感,失敗的暗示致使運動員情緒產生波動,自信心下降,繼而影響到運動員體、技能的發揮和戰術的運用,最終影響到比賽的結果。
關鍵詞:暗示;比賽水平;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6-0234-01
一、暗示概述
暗示是一個心理學名詞,中國學者時蓉華把暗示定義為“在無對抗條件下,某種間接的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思想”。日本千葉康則認為,“以一般腦機能為基礎,語言介入其中,行為因之發生,對這種情況不妨稱之為暗示。”暗示對人的生理及心理作用也早已被一些生理和心理學家的實驗所證明,如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克斯和謝布魯做過的著名的“視覺懸垂”實驗等。
二、暗示對運動員的影響
在運動競賽中,成功的暗示可以鼓舞士氣,增強信心,對比賽產生安全感,失敗的暗示致使運動員情緒產生波動,自信心下降,繼而影響到運動員體、技能的發揮和戰術的運用,最終影響到比賽的結果。
(一)他人暗示的影響
所謂他人暗示,就是指在交往中,由個人或團體(或集體)向其他人或集體發出的暗示,把一定的概念、信念、意見、判斷、行為準則等灌輸到另一個人的意識中,它是為別人指明方向,推動人們去做一件事或完成一個行為,同時阻止人們去干其他事情,它促成或抑制人們在各種活動中利用潛在的體力和腦力。在運動競賽中他人對運動員的暗示主要來自觀眾、教練員和隊友三個方面。
1.觀眾暗示的影響。觀眾的臨場感受、情緒反映以及表現出來的與之相適應的行為方式(喝彩、助威、奚落、起哄等)的變化構成了體育比賽的觀眾氛圍,對運動員形成了一種環境暗示。運動員在這種環境作用下,不同神經類型和心理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映。一些心理素質好的運動員能在觀眾的“喝倒彩、奚落、叫罵、起哄”下,做到臨危不亂,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穩定性和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比賽中,其技術水平能正常發揮。相反,有些運動員在這種環境暗示作用的影響下,興奮性降低,對比賽失去信心,比賽中精神不集中,技術動作變形,成績不盡人意。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加強比賽現場模擬訓練,營造多種比賽氛圍,使運動員能夠適應不同的比賽環境。
2.教練員暗示的影響。在比賽中,教練員的臨場指揮對比賽獲勝甚至起著關鍵的作用。賽場上,教練員的一個手勢,一種表情,一句話都會對運動員產生暗示作用,使其心理和行為受到影響。因此,在運動場上教練員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比賽形勢,做出合適的動作、表情和語言,萬不可使運動員思想情緒受到不良影響。
3.隊友暗示的影響。在體育比賽中特別是集體項目比賽中同伴之間的暗示作用是非常大的,同伴之間常常通過不自覺的動作或語言給同伴以暗示作用,使同伴的心理發生變化。比如隊員通過一個手勢,一種眼神等默契“語言”給隊友以暗示,來進行各種技、戰術配合,這種默契“語言”使隊員間的配合出神入化,暗示的積極功效在比賽中發揮的淋漓盡致。相反,隊友的暗示也有起消極影響的時候。比如,一個隊員失誤了,隊友給予的不是鼓勵、安慰的語言或表情,而是挖苦、嘲笑,這樣會對這個隊員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運動技、戰術會更加發揮失常。因此,在平時要注意加強隊員之間的團結和隊員之間“暗示”配合,使他們在比賽場上能夠運用自如。
(二)自我暗示的影響
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自我暗示能夠提高運動的穩定性和成功率。比如在比賽中處于劣勢的情況下,運動員可以借助一些套語,通過默念和想象,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例如“我能行”、“我很棒”、“我發揮的很好”等,通過積極、肯定的暗示語言,振奮精神,喚醒斗志,使比賽發生逆轉。相反,若比賽成績大大好于賽前預期目標或處于領先的境地,運動員就容易沾沾自喜,產生麻痹松勁的思想情緒。這時運動員要通過一些如“集中注意力”、“安靜、小心”等暗示語言,使比較浮躁的情緒穩定下來。因此,在平時,教練員要加強對運動員進行自我暗示的心理訓練。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