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甘肅省和蘭州市的經濟發展近年來出現了令人矚目的變化,隨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甘肅省“十二五”區域發展規劃的出臺,我們完全可以期待甘肅省、蘭州市更加美好的未來。研究發現,作為其基礎的蘭州市道路建設中尚存在一些值得我們的一些規劃者和建設者思考和糾正的問題。
關鍵詞:甘肅省;蘭州市;區域發展;道路建設;問題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6-0137-02
新世紀以來,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節奏明顯加快,這是我們每一個身臨其境的人都切實感受到的。然而,與國內發達省市相比,甘肅省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還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2008年我們雖然實現了總體小康目標,但比全國水平慢了八年左右(相當于全國2000年水平)。總體表現為:人均生產總值水平不高,社會和諧、文化教育、資源環境等三類指標實現程度較低。為此,甘肅省不但面臨著縮小與全國發展差距的重大任務,也面臨著縮小省內城鄉間、地區間發展差距的不小負擔,所以,甘肅省必須進一步加快發展,攻堅克難,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甘肅省委召開的第十一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省政府提出了“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甘肅省區域發展戰略和“五個大幅度提升”的奮斗目標。對此,作為一位甘肅人,我為甘肅省在“十二五”期間將要實施的“1224”區域發展規劃而感到歡欣鼓舞。特別是,作為一位蘭州市民,我特別感興趣的是,“1224”規劃中的“1”—— 一個都市圈的建設規劃,即以蘭州白銀為核心的都市經濟圈,將是甘肅省未來發展的重要空間戰略布局的中心,通過蘭白都市經濟圈的打造,凸顯蘭州輻射帶動功能,挖掘周邊縣市的互補功能,發揮經濟圈強大的經濟集聚功能,增強城市的積聚、帶動能力以及城市整體的競爭力,最終形成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地帶。
具體而言:就是發揮蘭州的中心帶動作用,按照甘肅省委規劃,也就是支持蘭州率先發展,建設蘭州—白銀都市經濟圈,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龍頭帶動作用。其主要內容是:把蘭州周邊城鎮納入蘭州發展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交通網絡和城市基礎設施,努力改善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不斷拓展蘭州市區發展空間,逐步實現蘭州、白銀及周邊城鎮經濟的互相融合;實行綜合配套改革,借鑒其他經濟區的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開發、項目、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優惠,在金融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進一步做大做強石化、有色冶金、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等產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把蘭州建設成西北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中國西部重要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展望上述宏圖大愿,我們當然是充滿信心并翹首以盼的。
要想真正實現上述宏愿,我想,蘭州市的道路建設可謂基礎建設的重中之重。作為蘭州人,筆者近年來,常常感受到蘭州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之經濟發展的快速推進所造成的交通不便。由于平日出行的需要,我們不得不常常搭乘單位班車、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常常不得不遭遇堵車之痛,當這種痛成為常態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的滿意度自然下降。
或許是因為群眾的呼聲,引起了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于是蘭州市近年來在城市道路建設方面的動靜著實不小。例如筆者所居住的安寧區這幾年的道路變化就很大,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有新路開通。特別是,最近正在開建的快速軌道交通,將來應該會使安寧區的交通狀況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是在包括安寧快速公交、七里河黃河大橋、銀灘黃河大橋以及蘭州一些新的道路交通建設過程當中,我們也發現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的規劃者、建設者們深思與斟酌。
1.是否充分顧及到道路交通建設的初衷與根本的問題。道路交通建設的初衷和根本應該是將不方便變為方便,這原本是一個人人皆知的常識問題。但是我們發現,我們有的道路建設工程其結果并沒有完全達成這樣的效果。其中的原因或許是多方面的,諸如資金保障不利、設計方案欠合理、建設質量不達標等等,這些都會使甘肅市民曾經期待的建設愿景大打折扣。例如,眾所周知,我們的一些道路建設項目由于設計本身的原因,留下了嚴重的交通隱患;還有就是因為施工質量的問題,使得我們的很多道路建設工程的水準遠遠落后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也遜色于新疆、青海等西部省市。
2.是否做到深謀遠慮,而不致隨后翻建返工的問題。讓我們屢見不鮮的是,我們蘭州市的好多規劃和建設項目(其中包括當然道路建設項目)的開建一則欠缺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打造精品的追求,常常造成一兩年內常折騰、三四年必返工的局面。二則囿于行業、部門的間隔,例如,電力、市政、電信、電視、燃氣、移動等部門的各行其是,致使我們的很多建設常常陷于重復開工、無端浪費的怪圈中。筆者認為,在這當中,就應該特別凸顯的是政府管理部門的監管、審查功能,管理部門應該通過制定相關的法規與制度杜絕這種局面和怪圈的常態化發生。
3.是否真正站在造福于民的立場上作為的問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常常需要拓寬道路、架橋建樓,與此同時,我們的道路建設工程以及其他建設項目的實施過程當中,常常給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這似乎成了建設過程當中的“規定動作”,也因此使得大家怨聲載道。而我們蘭州的很多建設工程的慣性思維就是:既然我要造福于你,那么你就理應承受工程建設期間的擾民狀態。這種強勢姿態雖然近年來會以“安民告示”或者“諒解標語”的方式出現,似乎顯得比過去的“不由分說”溫柔了不少。但是,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的建設工程是不是一定要以擾民為前提?
筆者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山東,看到青島市正在建地鐵,按說,這樣巨大的一個交通建設工程,理應造成市區道路的大破壞、市區交通的大擁堵才對,但我在青島市很多道路上只是看到馬路臺階上每隔二三十米左右有一個兩平米大小被圍起來的豎井,其中有工人在工作,而其他的道路交通一切如常。
反觀這次我們蘭州安寧區的快速公交道路建設,長達數月不說,塵土飛揚揚、停水停電忙、擁堵時間長、效率進度降。試問,我們的規劃和建設項目可否真正站在造福于民的立場上不擾民或少擾民呢?我想青島的地鐵建設工程給了我們一個正面的答案。
4.是否在工程發包、建設過程中實施科學化管理的問題。在我們的身邊經常看到在蘭州道路交通建設過程中的“占山為王”的現象,即工程建設者只要承包到手,立刻畫地為界,圍堵圈地,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要么不開工,要么磨洋工。致使整個建設過程中嚴重缺乏工期進度、建設質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監控與督察,而實施科學化的管理恐怕更是貼在墻上、掛在嘴上的條條框框。
作為一位普通的蘭州市民,我對蘭州的各方面的變化和發展既充滿信心又特別關注,尤其是道路建設,因為它關系的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出行是否方便快捷的大事。
作為一名學者,我想我的上述管窺其實也是想為甘肅省十二五規劃的實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衷心地期待我們甘肅、我們蘭州更加美好。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蘭州近年來越來越多地承辦了一些國際賽事,例如國際馬拉松比賽、國際環青海湖自行車比賽等等,這既是檢驗甘肅、蘭州城市道路建設狀況的時候,也是促使全省上下切實實施甘肅省“十二五”區域發展規劃的難得機遇。
總之,蘭州市的道路交通建設事關重大,需要我們全省上下一起轉變觀念、攻堅克難、端正作風、共同給力。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