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放羊式管理理論主張管理者要下放管理權限、調動對象自主管理,其理念對于當前高校輔導員理清自身角色定位、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是有積極借鑒意義的。在放羊式管理理論視角之下,高校輔導員要創新管理理念,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目標制度、挑選并管理好班級“領頭羊”以及注重自身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培養等途徑來推動學生的自主管理。
關鍵詞:放羊式管理理論;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6-0284-02
一、放羊式管理理論概述
放羊式管理理論是方維在《放羊式管理》一書中提出的,他從放羊式管理的意義、前提條件、管理者的特殊要求、挑選優秀員工以及授權、打造團隊等方面作了詳細的論述,提出了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論。
通俗的講,放羊式管理就是:只要羊群里有只好領頭羊,放羊人把這只領頭羊管好,指引它到你想讓它去的草場就行了。頭羊不亂跑,羊群就不會散,就會始終在那一片草場里吃草。當頭羊跨出放羊人給它指引的范圍時,放羊人拿起自己那把木桿極長的小鏟鏟上一塊土疙瘩照著頭羊打過去,頭羊就會明白已跨出了放羊人給它指定的范圍,會立即回到放羊人給它規定的范圍內。
面對日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企業就好比一個大的羊群,企業管理者就好比牧羊人。作為企業管理者,最大的挑戰是懂得如何去開發或實踐一種嶄新的管理模式,以便于最有效、最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者再能干,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下放管理權限既能給管理者留出更多時間去構思規劃企業的發展,更能調動員工積極性,讓員工在權限范圍內充分發揮、各展才能。
高校輔導員像企業管理者一樣,在學生管理方面同樣面臨著過分集權和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等問題。放羊式管理理論中的權限下放、自主管理理念,也可以運用到日趨重要和難度不斷提高的高校輔導員工作當中去,用一種全新的理論視角解決高校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二、放羊式管理理論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存在的問題
1.班級管理的主體定位不清。牧羊管理的主體是羊,因此,在牧羊的管理中一切管理行為都要圍繞羊展開。同樣,高校大學生既是班級的管理對象又是班級的管理主體,高校輔導員對班級的管理主要應通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實現的。而一些高校輔導員在執行管理和教育職責時,在自身定位上常常出現偏差,主要表現在:在執行職責時,或高高在上,將學生視為被管理者,實行近似行政化的管理,難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或事無巨細、大包大攬,不懂得權力下放,難以調動班級干部以及廣大同學的自主管理積極性。
2.班級管理的目標和制度缺失。在牧羊的過程中,羊時時刻刻都面臨著種種危險,但它們能生存下來,主要原因就是它們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內部有極強的組織紀律性,正是這種自覺紀律,才形成了羊群的自覺行動。這種自覺的行動在班級管理中就需要以明確的目標和規范的管理制度來引導,但是一些高校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不能把公平和公正原則放在優先地位,不能及時提出明確的班級管理目標規范、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而且不能隨著班級實際情況的發展修訂落后的部分制度,這樣就會實際剝奪學生自我管理的機會,造成學生對班級管理失去信心,致使班風不正、班級管理混亂。
3.班級“領頭羊”的選擇與管理存在問題。在放羊式管理中,牧羊人對“領頭羊”的挑選至關重要,只有挑選一個品質優良、且能夠獨當一面的領頭羊,才能在牧羊的過程中放權。當前高校輔導員在挑選和管理班級干部(即:“領頭羊”)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在班干部的產生選拔中,輔導員主要依據個人喜好,不能做到民主開放,造成“輔導員信任的班干部學生不認同”、“班干部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等局面,嚴重影響班級工作的開展和輔導員自身的權威;二是在班干部的后續管理中,有些輔導員只關注對班干部的選拔,不關注對其后續管理,班干部選出來后自己就完全當起“甩手掌柜”,所有事情都交給班干部,而事實上放羊式管理理論的精髓不在于完全放權的不管理、而在于管好“頭羊”進而管好整個羊群的高效管理。
4.牧羊人對羊群(輔導員對學生)的非權力影響力不大?!叭魏我粋€放羊式管理者都要想方設法地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這種無形的魅力是征服“羊群”的最佳手段。”[1]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管理的基層組織者和領導者,如何有效地發揮自己非權力影響力,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輔導員的非權力影響力是由輔導員的品質、作風、知識、能力、情感等因素所產生的對學生的影響力,它具有自然性、差異性、神秘性和廣泛性等特點。但在現實當中,不少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更多是基于管理者的角色和權力,而其非權力影響力太小、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不高,直接影響著其與學生的關系,造成管理工作被動,師生矛盾尖銳,影響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放羊式管理理論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創新
1.創新管理理念,推動大學生自主管理。在放羊式管理理論的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好比牧羊人的角色,而真正聰明的牧羊人不在于威言厲色、高壓管制,也不在于事無巨細、亦步亦趨,而在于通過各種手段來調動羊群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和提高羊群自主管理的能力。
從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看,社會需要綜合素質高、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人才,而當前大學生還存在著與之不相適應的地方,這與我們高校傳統的教育管理體制是有很大關系的。因此創新高校學生管理理念,推動學生自主管理,不僅僅是提高輔導員管理工作實效性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大學生自主意識和管理能力、進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推動大學生自主管理,既能使高校輔導員從繁雜的管理瑣事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地思考和探索宏觀層面的班級建設問題,也能使高校輔導員有精力來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還能使大學生全面發展、從中受益,達到教師和學生雙贏的局面。在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和成人日漸成為主旋律的今天,推動學生自主管理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2.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如何推動大學生自主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至關重要。因為牧羊人在牧羊過程中之所以能夠“放而不亂”,最重要的就是羊群中一定要有紀律和凝聚力。班級管理同樣如此,“對于班級建設來說,民主無疑是班級管理或班級治理的最高理想和終極目標。”[2] 班級管理只有真正達到了民主化和制度化,班主任和班干部才能在班級中擁有威信,得到同學更多的信任,才能組織和開展一系列有利于班級、有利于同學的班級活動。
管理制度為同學提供了行為標準和行為調控的依據,使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但是在“管”學生的環節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制度跟著學生走。二是制度要有操作性。班級制度要在形式上精確,便于操作。班級制度要在全班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論證,權衡利弊的基礎上,結合年級的量化管理條例來制定,并且在執行過程還應不斷修改和補充,使之更加完善。三是班級制度的制定應符合下列的基本要求:首先,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符合學校的管理要求;其次,科學性,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再次,教育性,要從管理需要出發,考慮教育目標,發揮教育功能;最后,相對穩定性,不能半途而廢,朝令夕改。
3.挑選并管理好班級“領頭羊”。推動大學生自主管理,作為牧羊人的輔導員,挑選并管理好班級“領頭羊”是一個重要的中介環節。優良的班級“領頭羊”,應具備以下特征:能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不謀私利,公平待人,態度和藹,善于溝通協調人際關系,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在“羊群”中擁有較高的威信和影響力等等。這樣的班級“領頭羊”,可以構成“牧羊人”到“羊群”之間的管理中介,“牧羊人”通過有效管理“領頭羊”達到對“羊群”的整體管理,而“羊群”通過“領頭羊”的帶領實現著“羊群”的自主管理。
如何挑選并管理好班級“領頭羊”?這里有一些建議:一是在選擇班干部之初,輔導員應當采用開放式的學生干部選拔模式,為學生競選創造一個公平、公開的環境,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班干部在班級中才有威信。二是選拔班干部后,輔導員應當組織進行班干部培訓,對班干部的任用應當依據干部不同方面的特點進行不同任務分派,發揮不同干部的不同特長。三是要及時建立完善的班干部監督考評機制,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連續的監督和考評,促進班干部成長。
4.注重自身非權力影響力的培養。推動大學生自主管理,輔導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非權力影響力發揮著“無聲勝有聲”的重要作用。高校輔導員作為班級的帶頭人,其權力性影響力可能會獲得學生的一時崇敬和表面順從,但其非權力性影響力卻更能凝聚人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忠心耿耿地為達到群體目標而努力奮斗。
輔導員的非權力影響力主要與個人的品質、作風、知識、能力、情感等因素相關。輔導員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信任每一個學生,不在班級中制造冷漠、懷疑的氣氛,用親近和信任建立自己與學生的感情聯系,暢通與學生們的溝通渠道,注重情感交流,使學生“親其人而信其言”,把對學生的影響建立在和學生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加強道德修養,以德服人,增強自身的影響力。只有深入學生的生活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了解學生對班級教育和管理的看法意見,了解班風、學風情況,才能理性的認識學生,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總之,在主張權限下放、自主管理的放羊式管理理論視角之下,高校輔導員要創新管理理念,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目標制度、挑選并管理好班級“領頭羊”以及注重自身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培養等途徑來推動學生的自主管理。
參考文獻:
[1] 方維.放羊式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102.
[2] 白蕓.透視學生自主管理[J].思想理論教育,2004,(9).[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