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金融市場中,金融工程運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對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日益擴大。結合金融工程專業的特點,在借鑒美國各大高校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特點的基礎上,根據中國財經類院校的優勢和特點,探討中國財經類院校的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金融工程人才;財經類院校;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6-0115-02
隨著中國金融業的迅速發展,各類金融機構對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快速上升,金融工程專業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專業。作為培養金融工程人才的財經類院校,卻應該深思如何培養市場所真正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如何把金融工程專業的高端人才培養成未來中國金融行業的引領風騷者。
金融工程是一門新興綜合學科,它將工程思維引入金融領域,綜合運用各種工程技術設計、開發和實施新的金融產品,創造性的解決各種金融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金融工程人才的培養,國外很多知名大學都設置了金融工程專業。20世紀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進中國,教育部2002年開始批準設立金融工程專業,目前中國有近40所高校設立了金融工程專業,這其中有綜合性大學,有工科院校,有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專業的歸屬院系也五花八門,有的歸于金融學院,有的歸于管理學院,有的歸于數學學院等等,專業課程設置不同,人才培養的理念和模式更不相同。究其原因就在于金融工程本身就是一門交叉學科,沒有明確的學科歸屬,因此不同的學校根據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去把握方向,從而出現了學校之間在金融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較大差距。作為財經類院校,應該在借鑒國內外金融工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優勢,構建發揮自身特色的金融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一、美國大學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借鑒
美國的金融市場是全球最發達的金融市場,同時美國擁有全球最優秀的大學教育,其作為金融工程的發源地對金融工程學的研究是世界一流的。因此本文要首先借鑒美國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美國大學的金融工程專業主要設置在工程學院、數學院和商學院,又因為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所以本文對這三種學院培養模式結合他們的課程設置特點分析他們的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特點。
(一)工程學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養
哥倫比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是把金融工程專業設置在工程學院的代表。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的特點是主要培養學生運用工程學和統計學的相關技術解決金融實際問題,該校學生必修七門課程,即金融工程隨機模型、金融工程統計工具、金融基礎原理、金融工程最優化、蒙特卡洛方法、資產定價與投資、連續時間序列,特別強調統計學知識與金融工程知識的融合。該類院校可能定位與高級金融工程師的培養。
(二)數學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養
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和康乃爾大學是將金融工程專業設置在數學院的代表。這類大學對學生的數學要求很高,學習難度大,側重于對學生學術理論的培養,課程設置上側重于數學模型和數學方法,強調定量分析以及對衍生品的設計和定價能力。他們應該定位于培養合格的數理金融理論型人才。
(三)商學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養
在美國金融工程專業中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把金融工程專業設置在Hass商學院,Hass商學院還是全美商學院主導下唯一提供金融工程學位計劃的學院。Hass商學院的培養模式偏重于實際運用,屬于職業導向型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要求較低。經濟金融領域中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如公司金融、金融機構分析、金融創新案例、應用金融設計等課程都在Hass商學院金融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之內。Hass商學院的定位也很明確,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實用型人才,雖然學生并沒有掌握數學或統計學的高深知識,但他們有豐富的案例教學和實訓經驗,畢業后可以較好的適應金融機構的相關工作。
二、中國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養特色與目標
(一)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養特色
中國財經類院校普遍的特點是具有扎實的財經類課程基礎,與業界聯系緊密,缺點則在于數理基礎薄弱。如果要學習工程學院或數學院的金融工程專業模型,無論是學生素質還是師資力量在短時間內都很困難,所以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長,學習美國商學院的金融工程專業培養模式,強調職業導向型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在工作中的實干能力。從金融工程學科的形成和發展來看,支持金融工程的理論基礎首先是金融理論,然后是其他學科理論,包括現代經濟學理論、數學理論、統計學理論、會計學理論、法學理論和稅收理論向金融領域的滲透。因此金融經濟仍然是金融工程的核心,我們財經類院校在此方面有優勢,要以此為特色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培養具有較強的金融學、投資學、會計學和管理學理論功底的投資理財型專業人才,突出現有金融工具的運用,為客戶提供投資理財和風險管理服務。
(二)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養目標
金融工程專業是交叉學科,金融工程專業打造的人才是復合型人才。但結合中國財經類院校的實際,我們的培養目標應該有清晰的定位。對于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人才,他們首先應該是具備扎實的經濟金融知識,具有一定的數理知識背景,可以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值計算和建立模型的合格的金融人才。這個目標包括兩重含義。首先,我們培養的是金融人才,不是數學天才或計算機高手,他們只需適度的數學訓練,主要學習金融工程中經常運用的數學方法,不需面面俱到,強調數理方法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其次,我們培養的是金融人才中的技術人才,金融工程學科帶有技術色彩,這正是它與傳統金融學的區別所在,學生應該學會數值計算、建模技巧及金融數據分析能力。
三、中國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設置復合型、靈活化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設置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體現。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課程體系設置要反應金融工程人才的培養模式,突出特色,圍繞投資理財和風險管理的復合人才目標。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學科的建設應該以金融經濟學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數學、統計為支持手段,為資本市場、金融中介和公司財務的發展提供創新服務。課程設置要體現財經類院校的長處,既要開設金融經濟學、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學等偏宏觀的課程,更要重視會計學、財務管理、統計學、商業銀行管理、投資學等偏微觀課程的學習。同時由于金融工程專業的高難度,一個人同時成為多個領域的資深人士是不太現實的,應該在必修課的基礎上,開設大量的相關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特長和興趣選擇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金融工程專業也可以聚集力量,在某一個領域做大做強,培養本學院的優勢品牌。
(二)革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課堂教授目前是一種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授課模式,它強調老師對知識的直接傳授,是必不可少的。但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科特性,要特別重視實踐的特性,應該對試驗與實踐教學給予高度重視。在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需要重視金融工程專業的案例教學訓練。案例教學對于培養金融工程至關重要的“創造性”思維是非常有用的,而案例教學在國內的金融工程教育中是薄弱環節。成功的案例教學應該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對實際案例的討論與分析,老師的角色是指導者和推動者,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去解決問題,學生課前必須做充分的準備,仔細閱讀相關資料,自主學習。
(三)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高質量的教學要求有高質量的師資隊伍,金融工程的學習對學生的素質要求都很高,毋寧說老師的素質了。國內財經類院校的師資很多來自于老的財經類院校,水平亟待提高。金融工程專業的老師需要多種復合的學歷背景,同時要對各種經濟金融理論有著深刻的認識。正是教師和學生的直接交流,各種實際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才得以實施。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需要從海外引進人才,更需要立足本土,加強對年輕老師的培養,加大高水平的師資培養和教育,促進師資隊伍的整體進步。
(四)加強兄弟院系的聯合培養
金融學院、會計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數理統計學院都是兄弟院系,在學科上彼此有交叉但又各具特色,可以聯合起來培養學生并合作解決一些學科交叉問題。設立院與院、系與系、甚至是院與系之間的聯合培養模式,學科交叉的優勢會凸顯出來,這需要院系之間的強力合作,盡可能進行橫向與縱向聯系,共同培養金融工程人才。這些優勢學科強強聯手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會成為財經類院校畢業生的亮點。
參考文獻:
[1] 唐菁菁,譚春枝.美國金融工程課程設置比較及其啟示[J].高教論壇,2009,(1):53-56.
[2] 郭敏,劉立新,余湄.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J].財經科學,2004,(6):8-11.
[3] 李平,程鵬.工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研究生課程體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3):74-76.
[4] 徐慧賢,金樁.中國金融工程人才培養方式的研究[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9,(7):33-37.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