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拱頂下,豎立著一尊神秘的木質雕像,雕刻的是一名年輕男子。這尊雕像比活人要稍大,雙腿設計十分美妙,但整個軀干上卻缺少雙臂,也不見頭顱,看起來就像是個被凌虐的娃娃 。
而這尊雕像正是威爾士王子——亨利,1612年正值18歲的他死于傷寒。艾薩克·奧利弗(Isaac Oliver)曾稱亨利“活著的話,肯定會是英國最英明的君主”。無怪乎當人們聽聞亨利的死訊時,大街小巷充斥著人們的悲痛之情,他們“在這片國土上流著眼淚、大哭著、叫喊著甚至捶胸頓足”。
數百年間,這位早夭的王子一直為藝術家們帶來創作靈感,大英國家肖像館目前在展出《隕落的王子》。這個展覽不僅包括各種藝術品,還有亨利喪葬時的遺物和驗尸報告。所有和亨利有關的圖像刻畫出了一種延時的生命歷程:嬰兒時的亨利雙目炯炯有神,手里還握著一顆櫻桃;孩童時的亨利聚精會神地擦拭自己的佩劍;少年時的亨利則身穿鎧甲全神貫注的參加馬術比賽。這場展出以多方位的角度向人們展示了亨利王子的一生,他的書、玩具以及衣服。你甚至還能看見亨利早期在抄寫本上留下的筆記(字體緊湊而優雅),青少年式的涂鴉以及不成熟的試驗性簽名。你還可以看到老師寫給他的的評語以及亨利寫給自己父母的信件,他們是詹姆斯六世(James VI)和來自丹麥的安妮公主(Anne of Denmark),借此人們也可以懷顧英倫王室的歷史,封存在藝術品和過去事物中的古典氣息告訴人們,一位王子是怎樣短暫而真實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