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緊迫。法國選民要求奧朗德改變先前的緊縮政策,促進經濟增長,但默克爾則表示不會修改德法已經達成的財政協議。更危險的是即將到來的希臘選舉。如果希臘人再次投票反對減少開支和改革,那么德國就要面臨一項嚴峻的抉擇:讓希臘離開歐元區。希臘一旦離開歐元區,勢必給葡萄牙、愛爾蘭甚至西班牙、意大利帶來沖擊,因此,歐元區各國急需采取措施以減輕這一連鎖反應。目前歐洲急需務實、可行的政策,但政治領導人卻都在兜售其迷惑性的說辭。
編造的童話
歐元區需要艱苦努力。短期來說,需要放慢財政改革步伐,增加投資、放松貨幣政策以鼓勵經濟增長,并且建立更牢固的金融防火墻;中期來說,需要對歐洲僵化的市場以及過度的國家福利進行結構性改革,還要共同分擔債務并建立一個歐洲范圍的銀行決議機制。
但現在歐洲正在跌跌撞撞地進入夢境。法國最為明顯,奧朗德認為通過簡化債務償還、整頓銀行、限制失業等可以促進增長、改變歐洲的經濟前景。
這是沒錯,但他忽視了兩個事實。其承諾的主要是通過花錢和征稅走出危機,但法國富人可不會就這樣慷慨解囊。另外他還告訴選民,自由主義、私有化以及缺乏管制是造成歐洲危機的罪魁禍首。但法國為企業提供庇護的想法也正是其經濟缺乏競爭力的重要障礙。如果僅憑降低利率、額外增加6萬名教師、新建幾條道路就能讓法國走出麻煩,那確實很棒。但這只是一個童話。
他們所相信的故事
類似的童話正在歐洲不斷重演。意大利政界認為,蒙蒂這位技術官僚能讓該國擺脫紊亂的政治,但地方選舉中的大量反對票告訴我們,觸及公眾生活的改革措施不受歡迎。
德國政界認為,債務國僅憑削減經費就能達到經濟繁榮。但現實是,德國人需要接受更高的通貨膨脹,并為歐盟中的經濟弱國提供幫助。只有當每個國家都盡忠職守時,歐元才能繼續存在。
希臘政客的說辭最為糟糕,因為即便一切順利,希臘明年的債務也將達到GDP的161%。
無論下屆希臘政府如何粉飾,認為希臘能償還債務是最異想天開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