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工作是一個多種要素的有機構成的復雜系統,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在新形勢下要推進文化工作的科學性,必須堅持鄧小平的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推進文化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使其更加符合文化工作的內在規律和科學規律,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需求。
關鍵詞:群眾文化;創新
一、群眾文化的功能
1.群眾文化的思想教化功能。新時期,我國的群眾文化始終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堅持著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始終富有思想性與教育性,并始終作為傳播先進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陣地。同時, 群眾文化又是群眾主體人格的對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它體現了健康、積極、向上的整體風貌,能提高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并塑造和培養其美好的心靈。不斷增強對社會的認同感、自豪感和榮譽感,產生高漲的工作熱情,從而對崇高理想執著追求,對消極現象自覺地抵制,使社會的凝聚力得以形成,使事業得以升華。
2.群眾文化的約束和熏陶的功能。群眾文化是一種具有較強凝聚力的文化,它把廣大群眾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緊緊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共同意志。使每個成員自覺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與強制性的約束手段不同,群眾文化更強調靈活的約束。通過將 群眾文化中的精神、道德、制度、行為、規范和價值標準內化為個人自律意識和自律行為,使廣大群眾在同一規范內活動,進行自我管理和制約,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 風貌。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單純硬性約束所帶來的偏頗與不足,也正是因為凝聚和約束功能,使得 社會的發展穩步向前、經久不息。
3.群眾文化的社會文化功能。群眾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再創造和更新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它通過中西方文化吸引,在校園文化這塊陣地上碰撞、交融,從而產生新的思想和觀念。一方面它對群眾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等產生一定影響,逐漸積淀為他們文化心理深層結構中的一種意識。這種新文化觀念通過 新思想、新觀念 不斷滲入到民族文化深層,有力地對傳統文化,進行挑戰,從而促進民族文化進行更新和再造。
二、群眾文化的創新
1.常規工作要力求形式創新。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式下,文化工作同樣面臨著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根據新的形勢對文化工作的內容、形式、方法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充實勢在必行,而且必須堅持黨的“雙百”方針、“二為”方向和科學的發展觀,只有在正確的思想指引下才能健康的發展,播下良好的種子、雜草才不會叢生,即堅持過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又要積極尋找和探索文化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鄧小平同志指出“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現在一年抵得上過去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念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當前,要適應新時期的文化工作的特點和要求,光憑熱愛文化工作的熱情是不夠的,還要積極的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立求形式的突破,如;全國的萬里邊疆文化長廊工程、知識工程、“薄公英”計劃、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送書下鄉工程、流動舞臺車工程等,擴大了文化工作的覆蓋面,還有各種文化館舍和教育基地的免費開放,網絡文化業、文化旅游業、廣場文化等,都是文化形式的創新,只有不斷的推出文化的新格局,才能凸顯文化工作的作用,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2.搞好文化活動探求形式創新。除了常規的文化活動外,還要積極探索文化工作必須走出定勢,克服自我封閉、自我陶醉的觀念,樹立竟爭意識和敢為人先的觀念,把文化工作同黨的總任務和人們的精神生活的發展需求有機的結合起來,并融匯在實際工作中,把群眾的需求及時再現,為百姓的娛樂消遣,探索新途徑、新方法、新規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文化市場不斷壯大,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隨著新興的動漫網絡游戲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娛樂業、演出業、文化旅游業等文化產業體系的逐漸形成,人們在改革春風的推動下,視野在逐步的擴大,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日益增長,如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文化需求,文化基地的建設,文藝人才的培養,對外文化的交流等都得到了重視,這些問題都待開發,因此,只有根據變化的情況,審時度勢,不斷的給自己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增強文化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讓文化工作在經濟建設和構建社會和諧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
3.在靜態工作中挖掘形式創新。文化工作通常是循規守舊的工作日程,按計劃行事,那么我們能不能走出定勢,超常規的思維和工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更加自覺更加主動的推動文化工作的大發展,促進文化市場的大繁榮,多觸角多渠道的挖掘,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所有制的文化產業新格局,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主動積極與國際交流,并在交流中學習,借鑒批判、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努力尋求文化藝術規律與市場規律的辨證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才能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親和力,讓中華文化自立于世界之林。
廣大文化工作者,要盡快更新觀念,樹立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銳意進取、積極爭先的意識,走出定勢,在靜態的工作中挖掘創新,以嶄新的風貌創造性的去開展工作,致力于促進兩個文化建設工作的同步發展,為文化領域推進改革創新奠定思想基礎。
(作者簡介:楊 環(1942-),女,館員,黑龍江省依安縣文化館,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