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明無論是在藏族文化史上還是在世界邏輯學上都有其獨特的學術價值,因明既是五部大論之一,又是藏族十明的重要構成部分。隨著因明傳入藏區,與藏民族的文化結合從而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因明理論體系。
關鍵詞:藏傳因明;發展
因明是古印度的邏輯學說,因是指推理的根據、理由,明是知識、智慧,所以因明是通過宗、因、喻等所組成的論式進行推理、證明的學問。多識仁波切在關于藏傳佛教的若干問題的回答時對因明作了定義,即“因明”的因指論證的理由、判定的根據,“明”通“學”如稱五明、十明。因明傳入我國西藏是隨著譯傳漢地和印度佛典開始的。藏文創制后,在公元七世紀四十年代,西藏就有了漢傳佛典的零星翻譯和傳習,而在八世紀后半期才有了第一部因明著作的藏譯本。公元八世紀末以法光(曲吉囊瓦)譯出《因輪論》藏文本為標志因明傳入藏區。
一、關于因明著作的藏譯本
贊普赤松德贊在位期間,從印度迎請中觀瑜伽自續派寂護論師來藏弘揚佛法,并與藏人法光共同藏譯陳那的《因輪論》,這是譯成藏文的第一部因明專著,但并不是藏區第一部因明著作。藏傳佛教對因明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漢傳因明,漢地僅僅在公元647年和649年先后譯出了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陳那的《觀所緣緣論》,而且這也是空前絕后的。西藏則不然,在幾個世紀內,不但把陳那除《因明正理門論》外的所有因明著作和法稱所有因明著作都已成了藏文,而且還翻譯了多家為這些所作的大量注疏。但這比起漢地從公元前2年開始傳入佛教道公元647年才翻譯出第一部因明著作(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所間隔的時間來,還是短了許多。一般來說,佛家首先是重教義,其次才是重視作為邏輯的因明。不過藏傳佛教對因明的重視程度卻遠遠高于漢地佛教。漢地僅僅在公元647年和649年先后譯出了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和《觀所緣緣論》,而且這也是空前絕后的。西藏則不然,在幾個世紀內,不但把陳那除《因明正理門論》外的所有因明著作和法稱所有的因明著作都譯成了藏文,而且還翻譯了多家為這些著作所做的大量注疏。除了翻譯以外,藏人在授受研習的基礎上,還撰寫了大量的因明論著和印度因明論著的注疏,其中除少部分見于刻板外,大多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的。可以說,因明的藏譯本和藏著本是多的難以統計的。關于因明在西藏的翻譯、傳習和發展史亦如佛法的弘揚那樣大致可分為前弘期和后弘期兩個時期。
二、 藏傳因明的前弘期
公元815年赤祖德贊繼承王位,為了促進翻譯事業的發展一方面加強對翻譯人員的培訓,精選大譯師和大班智達組成高層次的譯場,并派人從印度等地請來一批新的高水平班智達,其中有吉那米特羅、蘇勒羅菩提等。當時藏族自己也涌現出一批著名的譯師,其中最有名的有噶瓦貝孜(吉祥積)、覺若魯義堅贊(龍僮)、尚益西德(智軍),史稱“噶、覺、尚三大譯師”。但是三大譯師中,沒有覺若魯義堅贊的因明譯作;尚益西德的因明譯作有:法稱的《正理滴論》、律天的《正理滴論疏》、勝友的《正理滴論攝義》;噶瓦貝孜的因明譯作有:法稱的《因滴論》、《觀相屬論自注》、《成他相續論疏》、陳那的《觀所緣緣論疏》、蓮花戒的《正理滴論前品攝》、善護的《一切成就頌》和《成外境頌》等。因明在前弘期的翻譯和傳習盛極一世,直到朗達瑪被殺,隨著吐蕃王朝的覆滅,此前所譯大量因明書籍大都被燒光了,因明盡管在前弘期盛極一世,但它只是作為王室和寺院的一筆財產而已,王室并沒有消化它、吸收它,更還沒有把它作為供思辨或辯論之用的理論武器。
三、藏傳因明的后弘期
直到十一世紀,由俄洛登西饒以桑普寺為中心建立了因明學的實踐場地—辯經院。俄洛登西饒培養了大批弟子,是因明學的傳承后繼有人,因明發展至俄洛登西饒時期主要以翻譯印度因明著作為主。直至恰巴曲吉僧格和其四傳弟子薩班時期,以恰巴曲桑為代表的攝類辯論學的出現,使因明學在藏區得到大發展,他以《攝類學》為基礎教程,以辯論方式宣講量學,從而使量學在藏區形成一種獨具風格的教學方式。從因明初傳到薩班,在這長達五百年的歷史時期內,藏人主要重視邏輯的傳習,重邏輯而又無緣學習《正理門論》,事實上西藏尚無陳那所著《正理門論》的藏譯本,這對于藏傳佛教因明來說自然也是一種重大欠缺,也可能是后世藏人偏重法稱學說的原因之一。薩班對藏傳量論的貢獻在于他以中觀瑜伽行自續派觀點詮釋《量經》和《七部量論》,并撰成量學要著《量理藏論》,講哲學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推理有機的聯系起來,從客觀存在到感覺思維,再歸納出思維形式與規律。薩班的量學思想自成體系,并有新觀,為藏傳量論的發展開辟了新途徑,這一時期可劃分為藏傳因明研發階段。直至格魯派始祖宗喀巴大師,研究了陳那和法稱的因明,并提出了自己心的觀點,他認為因明不僅是論辯推理的工具,更是修正成佛的重要途徑,宗喀巴大師發揮了法稱后學教義派的思想,注重因明的認識論內容,把因明和內明融為一體,追求的是如何成為人格化的終極真理“佛”,其著作《因明七論入門》一書成為黃教因明的論綱。
藏傳因明作為佛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藏區已傳承了一千三百多年,因明在藏族傳統十明學科中始終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藏傳佛教各教派,特別是格魯派對因明學的弘揚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因明學的著述、翻譯、辯論、修習的學風從未中斷。
參考資料:
[1][俄]舍爾巴茨基著.佛教邏輯[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祁順來著.藏傳因明學通論[M].青海民族出版社,1941.
(作者簡介:格日措,女,西南民族大學藏學學院,邏輯學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