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川縣有豐厚的古滇國青銅文化積淀。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作為城市形象名片的城市雕塑展現出魅力。本文分析江川青銅文化以及青銅文化影響下的城市雕塑特點,并對城市雕塑與地方文化的關系問題提出看法。
關鍵詞:青銅文化;城市雕塑;地方文化;內涵
云南省玉溪市的江川縣位于滇中偏東,有“高原水鄉”、“滇中碧玉”、 “云煙之鄉”、“魚米之鄉”的美稱。該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牛虎銅案為代表的李家山青銅文化享譽文物界。在全球化時代,地方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出來。挖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使其在新時代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發揮作用中煥發出活力,這項工作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改革開放以來,江川縣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作為城市形象名片的城市雕塑進入公眾視野,古青銅文化成為現代城市雕塑創作的文化資源。
一、江川青銅文化概說
李家山原來只是江川縣縣城不遠處一座普通的小山, 經過1972年、1992年、1994年三次文物發掘,李家山已經蜚聲海內外,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家山青銅器是戰國至東漢初期的墓葬品,長4米、寬3米,深2米的規模化墓室,葬品數量、種類較多,著名的“牛虎銅案”就出土與這類墓穴。規模較小的墓室葬品較少。如果按功能和用途分類,李家山青銅器可以分為生產、生活、裝飾、軍事、音樂舞蹈等類別。社會生產類青銅器中各種銅鋤、蛇頭形鏤孔銅器造型獨特,學者普遍認為是水中作業的農具;貯貝器、扣飾造型為我們展現出古滇國農業、畜牧業、漁業、狩獵的面貌;饕餮紋劍、銅駑機、旋形金飾、獸形金飾、回紋鏡、百乳鏡、日光鏡、海貝等物品則說明古滇國與外部交往的狀況。生活類青銅器包括銅房子模型、立牛貯貝器、祭祀貯貝器、銅匜、銅釜、銅奩男女銅俑、銅罐、銅爐、祭祀扣飾等;軍事類青銅器包括銅斧、銅劍、銅戈、銅啄、銅叉、銅棒、銅矛、銅鋮、銅錘、立犬狼牙棒、鎏金甲片;音樂舞蹈類青銅器包括銅鼓、編鐘、鼓形貯貝器、繪有舞蹈場面的銅鼓;裝飾類青銅器較有藝術特色,各種動物扣飾、金釧、金項鏈、金發飾、金花、玉耳環、孔雀石珠管、銅鐲、金扳指、金劍鞘、杯形金飾、馬飾、瑪瑙扣、杖頭銅飾等屬于貴族用品,造型考究。
李家山青銅器具有南方古代百越民族的文化特征,圖像上反映的獵頭、紋身、競渡,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江川縣民族中依然有保留。戰國至漢代,內地的青銅器由于交流文化頻繁,造型風格大同小異。但是李家山青銅器幾乎和東漢以前的內地的青銅器鮮有共同點,樣式活潑靈動,構思奇特大膽,表現的主題、造型、紋飾都體現出濃郁的南方民族特色。
二、 江川代表性城市雕塑分析
江川城市雕塑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仿古青銅器城市雕塑,一般仿照李家山出土的青銅器文物建造,延用古青銅器的造型加以放大,如“立鹿銅針”、“牛虎銅案”等。原件1972年出土,是古滇國貴族宴請、祭祀時盛酒放肉的華貴用器。雕塑體現了古滇國青銅文化的獨特風格,是江川人的方向標、是藝術審美與實用功能成果結合的城市雕塑,代表了江川城市形象。第二類是古今結合的城市雕塑,延用古青銅器造型紋樣的同時加上了現代元素。“古滇文化園大門”上半部取自青銅器上的古滇祭祀建筑造型,下部分是現代建筑元素,設置在公路上,有雕塑和建筑雙重功能。古滇國人有祭祀禮拜的習俗,通過一系列祭祀、祈禱、贊頌神靈的儀式來祈求平安、豐收、去除痛苦。這種宗教信仰延續到今天,江川人每逢初一十五、過年過節都要到古滇文化園大門附近燒香禮拜。時間塵封了歷史景象,但雕塑連接了古代和現代的風俗文化。第三類時現代魚文化城市雕塑。江川盛產魚,魚文化廣場的“年年有余”雕塑既有吉祥的寓意,又有物產標識的作用。該雕塑形象穩定、主體與環境形成一種自然的統一,與城市建筑相協調。
三、 江川城市雕塑的得失
城市雕塑是現代化城市建設和環境藝術的產物,屬于一種具有功能性的公共藝術。它一般要成為地方文化的標志,顯現地方文化品質和時代精神,美化城市環境,影響居民的生活、情感。作為一個小縣,江川出現了眾多的城市雕塑,說明地方政府具有超前的文化意識。江川城市雕塑注重地域因素、傳統因素,這是比較好的方面。它告訴人們這里存在古樸的古滇文化,城市背后有著豐厚的人文歷史與典故,有著不同于其它城市的獨特歷史傳統。通過一系列的雕塑作品,百姓對本土的文化特色得到認識,并產生了認同,帶來的積極意義是多方面的。
但是,城市雕塑屬于藝術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從藝術的角度看,江川城市雕塑還有值得探討的地方。目前的雕塑大多是搬用青銅器的造型、色彩,有看圖識字的味道。發掘地方文化特色,并不意味著要完全使用既有的文化符號。通過藝術家的創造,轉換運用古青銅器藝術語言,透過現代的題材、形式顯出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這樣的藝術作品才高明。如果說“古滇文化園大門” 雕塑還在傳統與現代、美觀與實用方面做了思考,那么“牛虎銅案”雕塑除了加底座,主體造型和座子上的圖飾幾乎完全來源于青銅器原型,藝術家個人的視點沒有了。而“年年有余”雕塑雖然與城市建筑相協調,但形象就是一條具體的魚,沒有留給觀眾回味的空間。以后再做城市雕塑,類似的問題是值得注意的。
參考文獻:
[1]江川縣文化局.江川縣文化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
[2]應立國.城市雕塑藝術[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玉溪師范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