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僅是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取決于課堂教學質量,而課堂教學一定程度上說就是閱讀教學。因此,要真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首先要在閱讀教學上下功夫。
作為教師必須要找出相應的閱讀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途徑。下面,我結合自己初中語文教學經歷,針對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養成閱讀習慣
閱讀時有方法的,如果我們能讓學生把這些方法變成習慣,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培養學生專心致志讀書的習慣。只有把心放進去,才能夠走進文本,隨著作者的感情變化而變化。
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大多數學生讀書浮光掠影,只重視故事情節,而對于不懂的字詞等問題往往直接跳過,這樣就造成了閱讀的囫圇吐棗、不求甚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起點。”
圈點勾畫的習慣,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效率,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揣摩研讀文章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
小結整理的習慣往往被初中的學生忽視,閱讀過后不會加以小結整理,所以影響了閱讀效果。小結整理是閱讀過程的補充和延續,對閱讀有鞏固提高的作用。
二、分文體學習閱讀方法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不外乎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三大文體。學習一定的閱讀技巧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大有益處。下面以記敘文為例來講一下閱讀的技巧。
近幾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試題,無一不有對記敘文閱讀能力的考查,可見記敘文閱讀的重要性。從選材看,內容豐富,語言優美,貼近生活,易于理解。材料更多的是選擇反映親情、友情,給予人生啟迪的內容。從試題設置看,一般由主觀題占主導地位,其中開放性試題越來越多,著眼于對文章的整體感知
記敘文的閱讀,要明確有關的知識點,把握其文體特征。
1.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三種——順敘、倒敘、插敘。
3.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
4.記敘的人稱:一般采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5.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準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6.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7.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心情,為下文做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等。
8.人物描寫的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七主要作用是為了生動形象地來表達人物的心情或性格或精神狀態。
9.議論、抒情的作用。注意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去回答。
三、以學生為主體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傳統的閱讀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先是教師鉆研教材,閱讀教參及相關資料,然后寫出教案。教師將 “預設”好的問題與結論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猜測,這種“請君入甕”式的教學,使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久而久之,學生的個性被民滅,創造的天賦被扼殺。
首先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其次我們要為學生在文本言語與主體直接經驗之間架起“橋梁”。文本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是間接的,學生對此沒有直覺的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啟發學生,喚醒學生記憶,借助自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相似的直覺經驗去解讀文本的內容。然后我們還要積極鼓勵學生通過批判性閱讀,培養問題意識,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閱讀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
四、明確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我們可以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情感態度的變化入手,實施目標;?可以從誘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入手,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豐富他們的內心體驗,還可以從交流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入手,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在閱讀中享受探究和創造的樂趣,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在教學上要注重“練什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很大程度上就是閱讀訓練課。
課外閱讀應該更多地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使他們產生主動閱讀的內驅力,逐步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更多地激勵思考,喚起學生的尊嚴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導學生關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價值,并通過與文本、同學的相互交流、影響,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知識、信息,經過自我組織,不斷實現心靈的轉變和行為方式的變化,促進自我發展。
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說語文課是“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載體,以實踐能力的養成為依歸”的課。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必須要把閱讀訓練的內容放在課堂教學的重要位置,才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作者簡介:龐彩欣(1981.08-),女,晉州市晉州鎮姚莊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晉州市桃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