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世界呈現出政治多極化、產業知識化、社會信息化的態勢,及我國的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我國的經濟成分和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形式、社會生活方式、社會崗位和就業形式等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特別是“入世”使我們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本文主要探討當前市場經濟下的素質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關鍵詞:素質教育;市場經濟;現狀;對策
面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也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使之成為德才兼備的真正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也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
一、市場經濟下我國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
(一)思想道德素質發展失衡
我國正處在從傳統的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過程中,在社會經濟轉型時期,信息急劇膨脹,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人們的價值觀念趨于多元化,這就造成了人們社會行為的多樣化和不確定化。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時期的當代大學生,思維敏捷,思想活躍,對其主體價值目標尤其是生命價值的關切和思考,使他們在心理上經歷了一切價值矛盾和價值沖突的洗禮。目前大多數大學生政治堅定,熱愛祖國,勤奮刻苦,生活樸素,具有崇高的理想。他們的思想主流是積極向上的。多數青年人認為,社會主義道德規范應該遵守,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道德應該擯棄。
(二)人文素質普遍匱乏
目前大學生普遍渴求自身人文素質的提高,大學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關系到整個社會專業人才的質量。在高校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活動非常受學生的歡迎,據統計62.4%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首選讀書,此外,美術欣賞、音樂欣賞、電影欣賞等選修課受到同學們的歡迎。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我們忽視了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導致了大學生人文素質存在著一些問題,大學生缺乏人文素質涵養,不少學生人文知識相當貧乏,知識結構趨于單一,知識面較窄,文史哲及藝術知識淺薄;部分理工科學生的語言、文字功底較差,連最簡單的應用文都寫不好,對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科技發展、優秀文化、優良傳統了解甚少。
(三)身心素質下降
當代大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青年,在時代變動、社會轉型的宏觀背景下,由于所面臨的社會競爭壓力、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等各方面壓力增大,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在挫折面前應變能力較低,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甚至導致不理智行為和惡性事件的發生。在急劇變革的社會環境面前,由于部分學生的心理準備不夠,信心不足,加之對學校教學改革、教學條件不滿等原因,學生思想焦慮增加不可避免,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當代大學生從表面上看生理成熟,但心理上的成熟滯后于身體上的成熟,往往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克服困難的堅定信心,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不善于與人合作共事,心態較為低沉、消極,身心健康下降,部分學生生活在壓抑、苦惱、空虛、煩躁和焦慮的環境下,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從而影響了自身素質的提高。
二、市場經濟下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個龐大的復合體系,它的培養途徑和方法是多方面的。
第一,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加強思想政治修養。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和提高,是個體內在因素與外部環境在社會實踐中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個由主體對外來政治信息進行反應、選擇、整合、內化以及提高、升華等多環節構成的過程。因此,大學生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必須重視理論學習,主要是學好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根本途徑。
第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自覺接受道德教育,努力提高道德素質。人們高尚的思想品德來源于社會實踐,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與實踐相聯系是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也是培養大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根本途徑。只有在人們相處的道德關系中,才能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離開了道德實踐,脫離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不存在道德修養。大學生積極投身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注重踐履,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即知行統一,把學習中掌握的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規范運用到指導自己言行的實踐中去,逐步培養自己的社會主義道德素質。
第三,努力學習,豐富知識,構建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不斷提高綜合文化素質。文化素質是大學生最基礎的素質。高等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的文化基礎和文化修養,與專業知識相比,在一定意義上更能反映人才的質量。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開展,人們越來越體會到實施素質教育包括文化素質教育對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培養的深刻意義在于,它可以使大學生運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方法論去認識世界、觀察社會、思考人生、探索未來,根據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去設計自己的成長道路,并成為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傅明,李映方著.走出困惑: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
[2]郭艷文,李海軍主編.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導論[M].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楚少保.市場經濟體制、科學發展觀與素質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10(01).
(作者簡介:羅 薇(1988.02-),女,四川江油人,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專業:教育經濟與管理。)